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两种主要的内源性大麻素花生四烯乙醇胺(AEA)及2-花生四烯酸甘油(2-AG)在胆道恶性肿瘤(BTC)患者体液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规律。 方法采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2例BTC患者及8例良性胆道疾病患者的外周血及胆汁,其中15例BTC患者同时收集癌巢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利用氯仿/甲醇抽提法配合固相萃取,分离患者体液及组织样本中的脂质,以二甲基异丙基硅烷-咪唑对脂质进行硅烷化处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AEA及2-AG的浓度。 结果与良性胆道疾病患者相比,BTC患者血浆中2-AG显著升高[180.01(140.72~283.84)nmol/L vs 42.33(25.61~148.93)nmol/L,P<0.05],AEA浓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汁中AEA浓度显著降低[1.80(0.50~5.00)nmol/L vs 10.15(2.68~17.49)nmol/L,P<0.05],2-AG浓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TC癌巢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AEA浓度显著降低[22.01(16.55~53.61)pmol/g vs 58.68(25.36~68.97)pmol/g,P<0.05],2-AG显著升高[1.97(1.44~5.43)nmol/g vs 1.10(0.36~1.47)nmol/g,P<0.05]。 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在BTC中定量检测AEA和2-AG两种内源性大麻素浓度的有效方法,测定AEA及2-AG在BTC患者体液及肿瘤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可作为BTC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胃肠术后血清白蛋白浓度的影响与预测因素。方法:通过相关和回归的检测方法研究159例胃肠手术后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浓度与11个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白蛋白浓度在术后6~12 h有显著的下降(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血清白蛋白浓度(22.62±4.59)g/L依次与术前血红蛋白浓度(P0.01)、前白蛋白浓度(P=0.009)及白蛋白浓度(P=0.021)呈正相关,与术中净入液体量比体重(P0.01)、手术时间(P=0.002)及术中净失血浆量比体重(P=0.004)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血清白蛋白浓度(Y,g/L)与术前血红蛋白浓度(X1,g/L)、术中净入液体量比体重(X2,mL/kg)及术中净失血浆量比体重(X3,mL/kg)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0.052X1-0.081X2-0.411X3+21.243。结论:血浆白蛋白浓度在胃肠大中手术后6~12 h有显著下降。术前血红蛋白浓度、术前前白蛋白浓度、术前白蛋白浓度、术中净入液体量比体重、手术时间及术中净失血浆量比体重是术后血清白蛋白浓度的影响因素;其中,术中净入液体量比体重、术中净失血浆量比体重及术前血红蛋白浓度是术后血清白蛋白浓度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RT-PCR检测CK19 mRNA技术,从分子水平探讨在青年结直肠癌患者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扩增,对角蛋白CK19检测。对3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108个淋巴结进行检测,检测良性结直肠疾病(结直肠息肉、憩室等)手术的20例患者的正常肠周淋巴结20枚作为对照组,同时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 30例结直肠癌患者均有CK19 mRNA表达,108个淋巴结中有47个存在CK19 mRNA阳性表达,阳性率为43.5%;常规病理检查有25枚有癌转移,阳性率为23.2%;20例良性病变患者30枚淋巴结CK19mRNA表达为阴性。结论 RT-PCR扩增CK19 mRNA检测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是一种敏感而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对青年结直肠癌患者指导治疗,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胃癌扩大根治切除术自应用至今已有数10年历史,上世纪60-70年代曾盛行一时,但其后数年总结的病例资料中欠缺肯定的支持数据,于是又一度受质疑。近年来,由于进展期胃癌的比例大、手术技巧与仪器设备先进性提高、并发症率降低等原因,胃癌扩大根治切除术又渐受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RT-PCR检测CKl9mRNA技术,从分子水平探讨在青年结直肠癌患者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扩增,对角蛋白CKl9检测。对3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108个淋巴结进行检测,检测良性结直肠疾病(结直肠息肉、憩室等)手术的20例患者的正常肠周淋巴结20枚作为对照组,同时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30例结直肠癌患者均有CKl9mRNA表达,108个淋巴结中有47个存在CKl9mRNA阳性表达,阳性率为43.5%;常规病理检查有25枚有癌转移,阳性率为23.2%;20例良性病变患者30枚淋巴结CKl9mRNA表达为阴性。结论RT-PCR扩增CKl9mRNA检测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是一种敏感而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对青年结直肠癌患者指导治疗,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补充外源性白蛋白对胃肠术后低白蛋白血症患者的益处.方法 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27例胃肠术后早期低白蛋白血症的患者,按入组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到白蛋白组(64例)和生理盐水组(63例).白蛋白组的受试者从术后当天始每天静脉补充20%人血白蛋白100 ml,连续3 d;生理盐水组以相同剂量补充生理盐水,连续3 d,作为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的发生、营养状态、液体平衡情况、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血浆白蛋白水平术后均有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浆白蛋白、总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两组白蛋白3 d和5 d恢复率无明显差异,白蛋白组7 d恢复率明显较低(P<0.05).两组液体总入量和尿量均无显著差异;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白蛋白组为23.4%,对照组为12.7%,P=0.116).结论 对胃肠术后早期低白蛋白血症,补充外源性白蛋白对于纠正低白蛋白血症或改善临床结果均无益处.  相似文献   
7.
目的找出胃肠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与并发症的关系并为,临床工作提供有用信息。方法前瞻性观察连续159例胃肠手术后患者,检测并统计患者的术前及术后0,1,2,3,5,7d白蛋白水平与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有并发症纽与无并发症纽患者的术后血浆白蛋白水平存在差异(P〈O.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第3天的血浆白蛋白水平是住院期间并发症的独立预后因素,ROC曲线和配对卡方检验显示,综合敏感性与特异性考虑,术后第3天血浆白蛋白水平〈30g/L是住院期间并发症的最佳预测指标。结论术后第3天血浆白蛋白水平是住院期间并发症的良好预测指标。术后第3天血浆白蛋白水平〈30g/L可作为胃肠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手术后出现低白蛋白血症是外科常见的问题.术后是否应该补充外源性白蛋白在国内外均存在较大争议.本试验探讨补充外源性白蛋白对胃肠外科术后低白蛋白血症患者是否有益处.方法 使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27个胃肠术后早期低白蛋白血症的患者随机分配到白蛋白组和生理盐水组.研究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的发展、营养状态、术后液体平衡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的血浆白蛋白浓度在术后均有显著下降(P<0.01).与术前相比,两组的血浆白蛋白浓度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的术后血浆白蛋白、总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两组的术后白蛋白3d恢复率和5d恢复率无明显差异,7d恢复率在白蛋白组明显较低(P<0.05).两组的液体总入量和尿量无显著差异,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白蛋白组23.4%,对照组12.7%P=0.116).结论 对胃肠术后早期低白蛋白血症补充外源性白蛋白对于纠正低白蛋白血症或改善临床结果均无益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