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药学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目的回顾性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10年1月,对25例35个椎体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降钙素综合治疗。术中在透视机监视下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置入1枚可扩张球囊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灌注骨水泥充填由球囊扩张所形成的椎体内空腔。术后每天静脉注射鲑鱼降钙素,通过观察患者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来评估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32个月,平均(21.3±0.2)个月。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症状性并发症发生。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率59.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及恢复脊柱序列,联合降钙素的应用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较好微创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10年1月,对25例35个椎体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降钙素综合治疗。术中在透视机监视下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置入1枚可扩张球囊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灌注骨水泥充填由球囊扩张所形成的椎体内空腔。术后每天静脉注射鲑鱼降钙素,通过观察患者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来评估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32个月,平均(21.3±0.2)个月。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症状性并发症发生。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率59.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及恢复脊柱序列,联合降钙素的应用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较好微创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复杂类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复杂类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其疗效影响因素. 方法 2000年6月-2006年8月,收治复杂类型髋臼骨折54例.男44例,女lO例;年龄20~75岁,平均39.1岁.车祸伤40例,高处坠落伤8例,重物压砸伤6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后柱伴后壁骨折5例,横形伴后壁骨折25例,T型骨折2例,双柱骨折2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5~72 d.术中采用Kocker-Lagenbach入路23例,髂腹股沟入路3例,前后联合入路28例.均采用AO重建钢板和螺钉内固定. 结果 5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2~74个月,平均31.3个月.23例解剖复位,19例满意复位,10例复位差,复位优良率80.77%.术中髂外静脉撕裂1例,行静脉修补后痊愈;坐骨神经损伤2例,术后口服甲钴胺,1例完全恢复,另1例随访18个月部分恢复.末次随访时,重度异位骨化6例,1例行异位骨切除术,余保守治疗后功能恢复;创伤性骨关节炎9例,1例行全髋关节置换,余保守治疗骨关节炎无进一步恶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例,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1例股骨头未塌陷末作特殊处理,2例放弃全髋关节置换.改良Merled'Aubignd.Postel功能评分优良率75.00%.患者SF-36生命质量综合评分较一般人群低,但一般健康状况、生命力、情感角色和心理健康4个维度与一般人群相当.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髋关节脱位复位时间、骨折复位质量以及创伤性骨关节炎是影响术后功能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性复杂类型髋臼骨折疗效满意.髋关节脱位后复位时间、骨折复位质量及创伤性骨关节炎是影响术后功能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SC、ECM凝胶、bFGF-PLGA缓释微球、PLGA纤维微丝整合至高渗透性聚乳酸[poly(D,L-lacitic acid),PDLLA]导管中,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方法,并评价其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培养和纯化1d龄SD近交系乳鼠SC,取第1代细胞(1×107个/mL)与bFGF-PLGA缓释微球、ECM凝胶复合,注入内置PLGA纤维微丝的高渗透性PLLDA导管中,构建组织工程神经。取成年SD大鼠60只,制备坐骨神经15mm缺损模型后,根据移植物不同随机分为5组(n=12)。A组:采用自体神经移植修复;B组:PDLLA导管,管内注满PBS液;C组:含PLGA纤维微丝的PDLLA导管,管内注满30?M凝胶;D组:含PLGA纤维微丝的PDLLA导管,管内注满30?M凝胶与SC的混合物;E组:组织工程神经。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于术后12、16、20及24周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 index,SFI)测定,术后12及24周神经电生理检测,并取材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术后12、16周,E组SFI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24周,E组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电生理检测E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 velocity,NCV)大于B、C组(P<0.05),复合动作电位振幅(compound amplitude,AMP)和动作电位面积分数(action potential area,AREA)大于B、C及D组(P<0.05);术后24周,E组NCV、AMP和AREA大于B、C组(P<0.05)。组织学观察术后12周,E组再生神经组织面积及有髓神经纤维数与A、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髓神经纤维密度和直径小于A组(P<0.05),大于B、C、D组(P<0.05)。术后24周,E组再生神经组织面积大于B组(P<0.05),有髓神经纤维数与A、B、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髓神经纤维密度和直径大于B、C组(P<0.05)。结论SC、ECM凝胶、bFGF-PLGA缓释微球、PLGA纤维微丝与高渗透性PDLLA导管相互整合构建的组织工程神经修复神经缺损后,能促近神经再生,修复效果接近于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