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 我院自1995年以来,应用单臂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4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4例,女26例;年龄15~69岁,平均年龄43岁,左侧24例,右侧16例,骨折后就诊时间最短2h,最长8h,骨折部位上段4例,中段12例,中下段24例,单纯的胫骨骨折10例,胫腓骨双骨折30例,开放性12例。1.2 治疗方法 采用硬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手术在充气止血带下进行,开放性骨折先行清创术,以骨折为中心作胫骨前外侧入路,或将伤口“s”形延长,显露骨折断端,根据术前x片将骨块与远(或近)端对合,手法复位,于远近端适当部分,沿胫骨前内侧中央部作皮肤小切口,长约0.5cm直血管钳纯性分离,直达骨皮质,将定位器和外套管插入切口,拔出定位器,锤击外套管,使其尖端固定于腔骨骨皮质,放入内套管,模具夹紧外套管并与胫骨干平行,手摇钻钻孔,使用钻头限位器,以防损伤对侧软组织,取出内套管,拧入合适螺钉,当拧入的阻力增大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对53例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闭合复位后,在C型臂X线透视下经皮穿克氏针交叉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结果本组53例切口均甲级愈合,摄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复查,骨折达到解剖或近解剖复位,克氏针位置满意,固定可靠。根据Flynn对肘关节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44例(83.02%),良7例(13.21%),可2例(3.77%)。优良率96.23%。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固定可靠、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及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3.
<正>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创伤,由于病人年龄大,保守治疗易发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卧床时间长又容易发生一些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如:褥疮、肺炎、尿路感染等,在治疗上,优先考虑人工股骨头置换,因此项手术的对象为高龄人,术后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男19例,女17例,住院时间9~20 d,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2 术后护理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复时记录,随时配合医疗工作。2.2 控制补液速度,以40~60滴/min为宜,待病情允许配合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采用侧块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2例,均获6个月~3年随访。术后X线摄片,颈椎均复位完全。35例脊髓损伤患者中有10例A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8例恢复至B级,2例无恢复;15例B级患者,7例恢复至E级(完全恢复),5例恢复至C’级,2例恢复至D级,1例无恢复;6例C级患者,3例恢复至E级,2例至D级;1例恢复至E级。本组病例未发生椎动脉或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或脊髓损伤加重等严重并发症。本组病例术后6个月均获得良好愈合。结论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具有固定、节段短、牢固、创伤小等优点,是颈后路内固定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对无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2例均获5~24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植骨融合良好,无感染、脑脊液漏,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未见明显丢失,Cobb角减小到6°~12°,无椎弓根钉折断、松动情况;CT复查示椎管内占位基本消失,椎管内骨块占位回缩至20%以下,椎弓根螺钉固定在位。结论: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减压彻底,固定坚强,融合快,且避免了后期因后凸畸形而导致脊髓神经再损伤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全部予以术前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准备事项和术后并发症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0例患者术后有5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其中包括:腹腔内出血2例,腹腔感染1例,应激性溃疡1例和胰瘘1例。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均于围手术期进行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结论全面加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利于调整患者术前心态、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