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目的:分析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与病理资料,探讨胆囊息肉的手术指征。方法:统计分析行手术治疗的2054例患者胆囊息肉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非肿瘤性息肉占90.1%,年龄≥60岁、直径≥10mm的单发息肉、息肉基底宽或无蒂、合并有胆囊结石者,术后病理检查属恶性者占12.3%。结论:大多数胆囊息肉恶变率极低,年龄≥60岁、直径≥10mm的单发息肉、息肉基底宽或无蒂、近期增长明显增快、息肉合并胆囊炎症状较重或胆囊功能丧失等,是胆囊切除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临床症状及(或 )食管炎症的一种疾病。反流物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 ,尚可有十二指肠液、胆酸、胰液等 ,前者临床上多见 ,后者主要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 ,食管肠吻合术后。GERD患者可仅有临床症状而无食管炎症表现 ,有食管炎症状者其临床症状不一定与炎症程度呈平行关系[1]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烧心、胸骨后压痛、反酸及反食 ,严重病例可并发吞咽困难、上消化道出血、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等。1 病…  相似文献   
5.
正(上接本刊2019年13卷4期)第九章戳卡放置的位置并建立气腹对于腹壁疝及切口疝的腹腔镜治疗戳卡的放置和建立气腹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否应该总是采用开放的方法建立气腹;在哪种情况下,气腹针更适合用于建立气腹;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内窥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肝胆胰疾病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2月至2005年12月用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3597例肝胆胰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内窥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23例,胆道疾病2846例,胰腺疾病728例,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灵活掌握和运用内窥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肝、胆、胰疾病是可行、有效的,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软硬镜的优势,达到理想的微创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优缺点及其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6月至2005年12月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后GERD的83例临床资料。其中65例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18例行腹腔镜Toupet胃底折叠术。结果 两组均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术后两组症状均完全消失。平均随访2.6年,Nissen组未出现症状复发,Toupet组2例病人症状复发,需服抑酸药物控制。术后4个月复查食道测压和酸反流的指标两组均在正常范围内。Nissen组食道炎症的治愈率为84.6%,Toupet组为66.7%。术后4d,Nissen组吞咽困难、腹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Toupet组(分别为27.7%和16.7%);术后1年,两组之间的差别明显减小(分别为1.5%和0)。结论 Toupet胃底折叠术后短期内吞咽困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Nissen胃底折叠术,但随着术后恢复时间的延长,两者间差异明显减小。对中重度GERD应首选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对高龄,术前检查提示食管蠕动功能明显减弱的病人,可考虑行腹腔镜Toupet胃底折叠术。  相似文献   
10.
李锟  杨慧琪 《西部医学》2015,27(2):224-225,228
目的总结微波消融针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特殊部位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9月~2013年4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应用微波消融针于腹腔镜肝切除术特殊部位的肝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评价微波消融针的应用价值。结果共治疗14例患者18个肿物,无中转开腹,术中平均出血量80(30~300)ml,平均手术时间85(50~120)min,所有病人均康复出院,其中肝癌9例,转移癌3例,肝局灶性增生结节2例。结论联合腹腔镜行微波消融治疗特殊部位的肝癌安全、有效,可以实现完全腹腔镜下操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