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两种姑息性引流方式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免疫学变化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治疗的82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ERCP组和PTCD组,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有效率、围术期指标及肝功能变化等差异。结果 PTCD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急性胰腺炎及急性胆管炎发生率均低于ERCP组,两组患者术后7d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均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术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脂多糖指标均低于术前,且术后2周ERCP组均明显低于PT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与PTCD比较,具有经济实用、恢复快及预后佳等优点,可作为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的首选措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使用缓泻剂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无症状组和急性炎症组,每组再随机分为服用泻剂组及未服用缓泻剂组,分别观察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对于无症状胆囊切除组,术前使用缓泻剂与不使用缓泻剂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急性炎症组,使用缓泻剂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不使用缓泻剂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疾病是否为急性炎症期是影响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术前使用一定剂量的缓泻剂有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3.
脾损伤非手术治疗病例遴选原则和诊断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林  陈瑜  曾江潮  赵忠文 《医学信息》2009,22(7):1232-1234
目的探讨脾损伤非手术治疗的病例遴选原则和诊断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0.10—2006.10非手术治疗76倒脾损伤病例。结果76例中,经非手术治疗伤愈出院70例(92.1%),中转手术4例(53%),均为Ⅱ级脾损伤患者,2例(2.6%)死于多发伤合并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脾脏具有特殊免疫功能和自我修复能力,非手术治疗脾脏损伤是安全可行的,治疗结果取决于合适的病例遴选和诊断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56岁.因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入院.MRCP提示胆总管下端多枚细小结石,胆总管扩张,无心肺疾患.入院后经对症治疗病情缓解,予内窥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BCP)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断、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0月-2008年10月治疗的各类医原性胆管损伤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施行胆管修补术5例,胆管端端吻合术3例,胆肠吻合术14例,胆管内置“T”型管或导尿管引流者6例。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所有病例随访2~5年余,其中2例术后出现胆管狭窄而再次手术,其余愈后良好。结论: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后,根据损伤原因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胆总管囊肿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1988~2002年间我院收治的21例胆总管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均行手术治疗,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2例,囊肿部分切除空肠Roux-en-Y吻合1例;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18例,其中,粘膜下囊肿切除8例.21例痊愈出院,15例获得随访,囊肿癌变1例,吻合口狭窄致反复胆管炎、左肝管结石1例,其余病例良好.结论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胆总管囊肿、降低手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岁,因“突发腹痛、发热9h”入院,无恶心、呕吐、腹胀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半个月前有腹部外伤史。查体:T38℃,P120次/分,R24次/分,BP110/75mmHg,腹平,未触及明显包块,全腹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可疑,肠鸣音弱。血常规:RBC3.50×1012/L,Hb97g/L,WBC18.2×109/L,N0.90。X线检查未见明显肠梗阻表现。腹部B超、CT均发现左上腹大量液性暗区,肠管被挤压向后方,无漂浮征,结果提示:腹腔巨大囊肿。因患者有腹部外伤史,且包块位于左上腹,血色素偏低,临床初步诊断:“脾破裂、脾包膜下血肿”。遂行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520例行LC患者中29例术中、术后发生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血原因。术中出血24例,5例中转开腹止血,余19例行施夹(钛夹或可吸收夹)、电凝(单极或双极)、压迫、缝扎等止血;术后出血5例,腹腔镜探查止血。结果手术时间50-200min,平均70min。所有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3-9d,平均4.5d。29例患者随访1-14个月,平均6个月,均无再发出血。结论重视LC术中、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及避免出现严重后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普外科或肝胆外科常见的手术,由于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手术的大面积开展,使得腹腔镜技术得到极大提高,同时,手术也越来越规范化,国内外已经形成比较肯定一致的处理诊治流程.  相似文献   
10.
68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不放置T管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后不放置T管的适应症.方法总结68例胆总管探查后不放置T管,一期缝合的经验教训.结果 63例术后恢复良好,3例出现胆漏,1例术后早期出现黄疸,1例术后残余结石. 结论胆总管切开探查后不放置T管在临床上可行,应用指征:(1)胆总管探查阴性;(2)术前经B超或CT、ERCP检查无肝内胆管结石;(3)胆总管下段能通过5mm金属探子;(4)胆道镜检查胆管无残余结石;(5)胆总管壁充血水肿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