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s lymphoma,NHL)骨髓侵犯患者骨髓病灶中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43表达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患者26例,骨髓组织中查见呈灶性分布且已通过免疫组化证实为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的患者9例,正常骨髓组织10例行免疫组化染色,根据阳性率及阳性程度评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Cx43在NHL样本中的阳性率(30.8%)低于在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样本(88.9%)及正常样本(100%)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样本和正常样本间Cx43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样本的阳性积分明显低于正常样本(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时病灶处Cx43表达情况显著低于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及正常骨髓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提高血常规异常形态学检出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统计该院检验科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后各1 400例血常规中检出异常形态学的报告数,并收集相应血常规标本各1 400例,全部进行显微镜复检,计算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前后血常规异常形态学检出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血常规异常形态学检出率仅为49.6%,实施后检出率为88.5%,实施前后血常规异常形态学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该院检验科对血常规复检规则进行了调整(假阴性率5%),优化了检验科工作流程,血常规异常形态学检出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分别对201例CHB患者(CHB组)和12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和左侧股骨颈和腰椎前后位(L1-4椎体)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进行测定。对两组的BMD、骨质疏松患病率进行比较,并对BMD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男性及女性受试者中,CHB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左侧股骨近端多个部位和多个腰椎BM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在男性受试者中,CHB组中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小于40岁、40岁至60岁、大于60岁的不同年龄段男性及女性受试者中,CHB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左侧股骨近端多个部位和多个腰椎BM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线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以CHB患者的左股骨近端BMD为因变量,BMD与CHB病程呈负相关(r=-0.52,P0.05)。以CHB患者的腰椎BMD为因变量,BMD与CHB病程呈负相关(r=-0.28,P0.05)。结论 CHB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初发急性白血病骨髓微血管CD105表达强度及微血管形态研究。方法:选取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27例作为试验组,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2例,并选取25例骨髓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两组患者骨髓中CD105表达强度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观察其微血管形态。结果:试验组骨髓CD105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30565.5(55838.0)vs 2856.0(8077.7),t=-4.526,P=0.000];CD105染色的MVD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2.5±11.7 vs 12.7±7.3,t=-2.569,P=0.015);试验组骨髓中CD105阳性细胞排列紊乱,形成的微血管多为单层结构,对照组微血管多为多层结构,且极少见CD105阳性表达。结论:急性白血病时患者骨髓中可见较多白血病性微血管,可能和白血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植入不良患者与植入良好患者间骨髓基质细胞上黏附分子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2016年118例行allo-HSCT患者,根据移植后植入状态将其分为植入良好(good graft function,GGF)组和植入不良(poor graft function,PGF)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原发病、干细胞来源、HLA配型、性别匹配、ABO血型匹配、移植前骨髓增生程度及复发率、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异;选取其中28例移植后植入不良患者作为研究组,植入良好患者27例作为对照组,提取其行移植术前骨髓活检标本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选择CD44、CD105、CD29、ICAM-1、VCAM-1,比较上述黏附分子的表达.结果 PGF组与GGF组在年龄、原发病、干细胞来源、HLA配型、性别匹配、ABO血型匹配、移植前骨髓增生程度等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GF组移植后CMV感染率显著高于GGF组,PGF组移植前缓解率显著低于G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分析显示,allo-HSCT后出现PGF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未出现患者(P <0.05,HR=3.598);研究组免疫组化染色CD44、CD29、ICAM-1、VCAM-1表达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0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llo-HSCT后出现植入不良的患者生存率显著下降;移植后植入不良的发生可能与移植前骨髓基质细胞CD105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5-2017年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7116株常见病原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该院近3年病原菌分布、细菌耐药情况。采用 Phoe-ni-10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 共检出革兰阳性菌1612株(23%);革兰阴性菌4592株(64%),真菌912株(13%)。痰液标本最常见。排名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9.2%)、铜绿假单胞菌(12.3%)、肺炎克雷伯菌(11.6%)、金黄色葡萄球菌(8.3%)、鲍曼不动杆菌(5.8%)。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夫西地酸钠及利奈唑胺均敏感。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低于26%,较往年相比呈上升趋势;近三年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无明显变化,检出率在50%~60%之间;近3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稳定,未发现粘菌素耐药菌株。结论 该院近三年G-菌检出率较高,呼吸道标本最为常见。G-菌的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应继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延缓细菌耐药产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