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圆形皮肤扩张器扩张皮瓣修复面部旁正中瘢痕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面旁正中部瘢痕患者30例,于瘢痕外侧颧颊部埋置圆形皮肤扩张器,经注水扩张后,设计推进或异位扩张皮瓣修复面旁正中瘢痕。结果:30例患者完成扩张,注水扩张中3例发生感染经腔内灌洗引流控制,4例并发血肿行血肿清除术。30例面旁正中瘢痕成功修复,其中11例伴下睑外翻者完全矫正7例、改善4例;伴上唇外翻、口角歪斜、鼻翼畸形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6~12个月,患者对瘢痕修复效果较满意。结论:选择圆形皮肤扩张器修复面旁正中瘢痕,皮肤利用率高、皮瓣设计方便、修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环耳浅表肌肉腱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SMAS)高位悬吊技术在中下面部提升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7年8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中下面部衰老患者98例,在耳前设计隐蔽切口并延伸至颞区及耳后,在皮下层面分离皮瓣,使用不可吸收线于颞区高位...  相似文献   
3.
逆行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前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皮瓣逆行运用修复前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3月-2009年3月,对11例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逆行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观察其成活、外观及功能。结果 11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6个月,皮瓣外观满意、耐磨耐压性能好。结论逆行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前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正>树突棘是存在于哺乳动物大脑神经元树突上的小突起,通常作为突触后成分与投射来的轴突共同构成完整的突触连接。树突棘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形态的多样性,在形态、大小和数量上的动态变化与突触的效能密切相关,是突触结构可塑性的主要形式〔1,2〕。树突棘的主要细胞骨架成分是肌动蛋白,肌动蛋白与肌动蛋白结合蛋白相互作用,在树突棘的形态学改变和重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负重区域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0月~2010年1月,对25例足负重部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采取顺行或逆行足底内侧皮瓣、逆行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修复,观察皮瓣成活、耐磨性、足功能恢复以及供瓣区修复情况,随访3~6个月。结果:25例皮瓣全部成活,足部软组织缺损得到修复,皮瓣耐磨,足行走负重功能恢复,供瓣区无继发功能障碍。结论:带血管蒂皮瓣移植是修复足负重部位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细胞培养液原位注射对兔耳静脉淤血皮瓣成活和皮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兔耳静脉淤血皮瓣作为实验模型,分为两组:对照组于皮瓣原位注射细胞培养液,观察组于皮瓣原位注入等量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术后1周对两组皮瓣组织进行切取,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比较两组皮瓣成活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两组皮瓣组织中的VEGF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原代分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接种2 d后多数可贴壁,并且以多角形或长梭形为主。第一次传代后,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于72 h后可取得75%融合。并且,传至第3代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生长为显著的长梭形同时以放射状至四周分布。术后1周,观察组坏死范围显著减少,而对照组皮瓣组织肿胀明显且淤血坏死;观察组皮瓣成活率[(47. 98±9. 42)%]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2. 08±4. 96)%](P 0. 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发现,两组均存在VEGF抗原抗体复合物,均为深棕色,并且积聚于血管腔周围。此外,在同等观察条件下,观察组细胞胞浆着色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相比细胞培养液,采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原位注射可有效促进皮瓣组织中VEGF的分泌,有助于生成新血管,并且能够减轻静脉淤血与坏死的程度,使得皮瓣的成活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20岁,汽车修理工,因汽车修理间内乙炔燃爆致伤,伤后在当地医院行补液抗休克、运用头孢哌酮抗感染、烧伤创面涂磺胺嘧啶银(SD-Ag)糊剂等治疗,因病情危重于伤后8h转入笔者单位。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130次/min。呼吸24次/min,烦躁,全身皮肤除头顶及会阴正常外均被烧伤,烧伤面积97%TBSA,全身多处软组织挫裂伤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严重烧伤后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38例严重烧伤后SIRS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EEN组。在第(1、4、8、12)d分别检测炎症介质TNF-α、CRP、IL-1和IL-6。结果:第4d、8d和第12d EEN组的TNF-α、CRP、IL-1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EEN能减少炎症因子生成,对严重烧伤后SIRS患者肠黏膜屏障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寻求危重烧伤早期简便、快速、有效的补液治疗方案.方法 对2002-07~2009-07收治的15例危重烧伤患者立即行锁骨下深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以此作为快速补液通道,同时床旁安装简易中心静脉压(CVP)监测装置,根据CVP监测结果,结合尿量、心率、呼吸及意识等无创监测指标调节补液;计算伤后第1个24 h和第2个24 h补液量;根据补液公式:晶胶体总量=面积×体质量×k,换算出k值(k为晶胶体系数).结果 15例危重烧伤患者休克期平稳度过.伤后第1个24 h补液总量为(10 963±1062)mL,晶体(5321±983)mL,胶体(4013±887)mL,5%葡萄糖(2754±753)mL,k=1.7~2.0.第2个24 h输液总量为(8135±725)mL,晶体(3356±652)mL,胶体(2953±375)mL,5%葡萄糖(2584±804)mL,k=1.3~1.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与中心静脉压监测运用于危重烧伤早期补液治疗,方法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用作微粒皮的覆盖物除异体皮外包括猪皮、羊皮、自体焦痂、凡士林油纱布等,由于猪皮皮肤结构与人体相近似,价廉易得,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微粒皮覆盖物。 目的:观察脱细胞猪皮为覆盖物的微粒皮移植术运用于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5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采用早期切(削)痂术或肉芽创面清创后,行自体微粒皮移植、以脱细胞猪皮为覆盖物,移植后观察覆盖物脱落以及创面修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与结论:术后脱细胞猪皮与创面粘贴良好,术后5~7 d首次换药见脱细胞猪皮呈黄褐色或紫黑色,脱水干燥,猪皮下偶有少量积液,开窗引流后猪皮未溶解脱落;三至四周脱细胞猪皮干燥坏死、与创面逐步分离,猪皮脱落后创面完全愈合,鲜有创面裸露,创面愈合后瘢痕较轻,外观及弹性可。提示,脱细胞猪皮可替代大张异体皮成为微粒皮移植术的理想覆盖物,可使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修复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