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1.
随着对脾脏功能的深入认识,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越来越多,但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并不多[1]。本文总结16例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患者资料,并分析其应用可行性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腹腔探查下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保脾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128例脾破裂患者分为非手术组(Ⅰ组)和腹腔镜组(Ⅱ组),对比2组保脾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平均开始排气排便时间、平均开始流质饮食时间、平均应用镇痛剂剂量指标。结果腹腔镜组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明显早于非手术组,应用镇痛剂剂量明显少于非手术组;腹腔镜组保脾成功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手术组。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行腹腔镜探查腹腔并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行脾创面止血治疗,保脾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且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腺残端捆绑结扎对胰腺远端切除术后胰瘘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8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胰体尾部病变行胰腺远端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男24例,女36例;中位年龄为45岁,年龄范围为19~68岁。60例病人中,36例离断胰腺仅采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设为未捆绑组;24例离断胰腺前在距离胰腺离断处近端>1 cm用10号或7号丝线予以捆绑结扎,设为捆绑组。观察指标:(1)术后恢复情况。(2)影响胰腺远端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ANOVA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术后恢复情况:未捆绑组病人术后淀粉酶、生化漏、B级胰瘘、并发症、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分别为(2629±592)U/L、14例、5例、7例、(11.9±0.7)d、(13.6±0.7)d、(49430±1626)元,捆绑组病人上述指标分别为(683±312)U/L、3例、1例、2例、(9.7±0.6)d、(11.3±0.5)d、(44767±1163)元,两组病人术后淀粉酶、生化漏、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28,χ2=1.512,t=2.341、2.311、2.111,P<0.05);两组病人B级胰瘘、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512、1.394,P>0.05)。(2)影响胰腺远端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长径和胰腺残端捆绑结扎是影响胰腺远端切除术后胰瘘的相关因素(χ2=4.462,5.061,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胰腺残端捆绑结扎是胰腺远端切除术后胰瘘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0.187,95%可信区间为0.037~0.954,P<0.05)。结论胰腺残端捆绑结扎是胰腺远端切除术后胰瘘的独立影响因素,该方式可有效降低胰腺远端切除术后胰瘘特别是生化漏发生率,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促进病人恢复并降低总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不同浓度雷米芬太尼预防依托咪酯诱导时肌阵挛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2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靶控输注前静脉注射0.03 mg/kg咪唑安定,按雷米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随机分为4组(R0、R2、R4、R6组),即0、2、4、6 ng/ml组,达到效应室平衡后5min,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静脉诱导,病人意识消失后静注罗库溴铵行气管插管,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肌阵挛的发生率及强度.结果 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2 ng/ml以上明显减少依托咪酯诱导时肌阵挛的发生率.R0、R2和R4组插管后1min及2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均高于插管前(P<0.05),而R6组插管后1 min及2min的MAP和HR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2 ng/ml以上即能有效抑制依托咪酯诱导时的肌阵挛,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6 ng/ml复合依托咪酯能有效抑制诱导时的肌阵挛与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是指术前未有明确诊断,而在行“良性”疾病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由病理切片确诊为胆囊癌者。  相似文献   
6.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术前超声特征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8月廊坊市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为PTC的患者160例,根据术后病理颈部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分为转移组(72例)和非转移组(88例)。计算术前超声特征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统计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术前超声对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6.1%(62/72)、90.9%(80/88)、88.8%(142/160)。单因素分析显示,纵横比>1、微小钙化、皮质回声、与甲状腺被膜紧密接触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与甲状腺被膜关系紧密、微小钙化、皮质回声为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针对此类患者,术前超声医师应采取更多手段明确淋巴结转移情况,以便外科医师制定更精准化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前,肝门部胆管癌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其解剖部位特殊,可早期侵犯肝门区的血管、神经、淋巴和邻近组织,故切除率较低,预后差。但逐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本病的切除率已有了明显的提高。现总结我院1997年12月~2003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3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颈部超声联合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甲状腺癌患者50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确诊。其中乳头状癌41例,滤泡状癌9例。所有患者首次手术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复查同时行颈部超声和抑制性Tg的检查。结果:在Tg水平≥0.2 ng/m L提示复发转移的42例中,经病理证实38例为阳性。Tg对DTC复发转移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88.4%。Tg水平检查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颈部超声提示的63个异常淋巴结,经病理证实57个为转移性淋巴结。颈部超声对DTC复发转移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90.5%。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超声联合Tg(≥0.2 ng/mL)对DTC的复发转移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引导下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两点法颈丛加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200例择期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50例,均选用0.375%罗哌卡因30ml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实施两点法颈丛加臂丛神经阻滞(颈4横突和颈5横突水平,每个穿刺点注入局麻药15m1),A组0.375%罗哌卡因30ml,B组药液中加入舒芬太尼0.1μg/kg,C组药液中加入舒芬太尼0.2μg/kg。D组药液中加入舒芬太尼0.3μg/kg。麻醉实施后,观察并记录c。(第4颈神经)、C,(第5颈神经)支配区域感觉阻滞(针刺法)的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运动阻滞完善时间、镇痛的持续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后4组患者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受试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完善时间、运动阻滞完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镇痛持续时间较A、B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0~20minC、D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A、B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μg/kg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30ml是成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两点法颈丛加臂丛神经阻滞的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