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篇
  免费   177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5篇
外科学   2104篇
综合类   191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8篇
  2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62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405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壶腹周围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壶腹周围癌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03—2014年间122例壶腹周围癌患者(病例组)和同期122例非肿瘤、非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在控制了混杂因素后,壶腹周围癌的危险因素为吸烟、饮酒及乙肝感染。其结果为,随着每日吸烟量(支)的增加壶腹周围癌的患病率随之增加,其中现在不吸烟者、<20支/d、20~39支/d、≥40支/d者的优势比(OR)分别为0.450(95% CI=0.205~0.988)、0.500(95% CI=0.092~2.730)、 2.571(95% CI=1.074~6.156)、3.000(95% CI=0.312~28.841);每日饮酒<40 g、40~99 g、≥100 g者患壶腹周围癌的OR值分别为3.000(95% CI=0.312~28.841)、65.289(95% CI=0.006~70.239)、4.50(95% CI=0.972~20.827);乙肝感染者患壶腹周围癌的危险性是无乙肝病史者的3.25倍(95% CI= 1.060~9.967)。 结论:大量吸烟、饮酒以及乙肝感染是壶腹周围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肠道微生物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微生物可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肠道微生物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进而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总结了肠道微生物研究的发展历史,重点综述了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在肠道微生物上的研究进展.肠道微生物稳态的破坏是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重构肠道微生物稳态,如抗生素与益生菌治疗,以及粪便移植等方式或可成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Metheods DLC- Ti, pure Ti, medical stainless steel and pure copper were implanted in the mices, and NK cell activity and Il2 were determined respectivgy 1, 2,4 and 6 weeks after the implantation.Results The results imdicated that the suppression of NK cell aetivity and IL2 effected by the DLCTi was remarkable at the 4th week after implantation, them returned to normal at the 6th week. But the effects of the pure Ti was more severely than that of DLCTi. Conclus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LCTi has better biocompectibility than pure Ti.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GP7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0例肝癌、相应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GP7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GP73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1.25±0.17 vs. 0.62±0.06,0.46±0.03;2.20±0.26 vs. 0.87±0.07,0.26±0.04)(均P<0.05);GP7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血管有无侵犯及肿瘤分化程度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血管侵犯和肿瘤分化低者GP73表达水平高于无侵犯及分化高者(均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数目及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无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GP73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肝癌侵袭性密切相关;它有望成为新的判断肝癌侵袭性及术后转移复发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段晚期胆管癌姑息性手术中内置硅胶支撑管引流胆汁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以78例上段胆管癌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姑息性切除肿瘤,按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支撑引流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T管外引流,支撑引流组采用胆道硅胶支撑管引流,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以及生存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支撑引流组患者肝功能恢复快,并发胆管炎的几率显著降低(25.6% vs.7.7%),术后生存时间延长[(13.39±2.79)个月vs.(10.89±2.63)个月],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置硅胶支撑管引流胆汁可显著提高晚期上段胆管癌姑息性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38岁.因左肩背部钝痛伴疲乏无力6h入院.患者自诉因饮酒,于2013年2月17日晨8时出现恶心、干呕.随即出现左肩胛背部钝痛不适,自认为"岔气",未行任何治疗.但1h后渐出现疲乏无力,伴头晕.急去当地医院就诊,行腹部CT后示腹腔积液,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遂转我院就诊,门诊以"腹腔脏器破裂"收住.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差,小便正常,即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胃溃疡等病史.入院体检:体温35.8℃,脉搏108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70/50 mmHg(1 mmHg=0.133 kPa).眼睑苍白,四肢冰凉.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减弱,无腹壁静脉曲张,肠型及蠕动波未见,左上腹压痛阳性,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助下未触及.全腹叩诊呈浊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经术中胆总管切开处清除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应用电视输尿管硬镜经术中胆总管切开处清除肝内外胆管结石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一次性取净28例(93.3%),2例基本取尽,有效率100%。手术时间30~75 min,平均45 min。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应用输尿管硬镜经术中胆总管切开处清除肝内外胆管结石,不仅微创、高效、快速,而且安全可靠,是术中清除肝内外胆管结石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运用精细肝脏外科理念治疗肝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运用精细肝脏外科理念治疗肝血管瘤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肝切除的52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精细肝切除术23例,传统肝切除术29例。 结果:5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顺利康复,术中及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发生。精细肝切除组与传统肝切除组比较,前者手术时间延长[(128.0±25.7)min vs.(100.9±20.4)min](P<0.05),术中出血、输血例数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7.0±1.5)d vs.(8.6±1.5)d](P<0.05),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峰值[(277.5± 189.3)U/L vs.(960.0 ±635.0)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峰值[(254.2 ±191.4)U/L vs. (838.5±677.1)U/L]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8.7% vs. 31.0%)(均P<0.05)。 结论:运用精细肝脏外科理念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较传统肝切除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IBDI)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9月期间56例术后发生IBDI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56例IBDI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所致分别为36例(64.3%)与12例(21.4%),胆总管探查术所致5例(8.9%),胃癌根治术所致3例(5.4%);术中发现胆道损伤33例(59.0%),术后发现胆道损伤23例(41.0%);分别行胆道修补、重建、胆肠吻合、胆道支撑等胆道修复方式,其中3例经3次修复术后仍再发胆道狭窄、肝内胆管结石,3例因术后感染性休克或肝衰竭死亡,术后随访优良率为89.3%(50/56),疗效差占10.7%(6/56)。 结论:IBDI原因与局部解剖变异因素、病理因素、术者技术因素有关;IBDI需根据其发生原因、发现时间、损伤部位与程度,胆管狭窄程度及患者全身情况等综合因素行个体化胆道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复苏前后大鼠胃Cajal间质细胞及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 43(Cx43)的变化。方法: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大鼠行假手术;实验组大鼠通过放血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维持休克状态1 h后行液体复苏。分别于休克1 h和复苏治疗后3,6,12,24 h取大鼠胃组织于电镜下观察Cajal细胞超微结构;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Cx43的表达。结果:电镜显示实验组休克1 h时Cajal细胞水肿、核皱缩、基膜破坏;复苏治疗后3,6 h无明显变化,12 h时结构开始逐渐恢复,至24 h Cajal细胞恢至接近对照组状态。免疫荧光染色发现实验组Cx43荧光强度于休克1 h明显减弱,但从复苏治疗后逐渐升高,至24 h基本接近对照组。Western blot法显示Cx43蛋白表达量变化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相一致。结论:失血性休克能导致Cajal细胞损伤与Cx43表达减少,两者改变所造成细胞间信息传递缺陷可能是失血性休克时胃肠道动力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