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离辐射会对人体造成损伤,根据受照剂量、时间等因素的不同可诱发多种生物效应。目前对于低剂量辐射产生的健康效应仍有争议,筛选对低剂量敏感的辐射响应生物标志物,对于完善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机制、拓宽低剂量辐射在临床中的应用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综述探讨各核糖核酸(RNA)在低剂量辐射反应中的变化及其对辐射敏感性的调节作用,同时评估各RNA作为低剂量辐射响应标志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爆炸伤指由于爆炸形成的人体损伤,分化学性爆炸和物理性爆炸两类。最近笔者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手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成功治疗小儿鞭炮爆炸伤患者1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患儿,男,8岁,因"双大腿、阴茎鞭炮炸伤10h"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NFATc1在乳腺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收集于我院就诊的39例乳腺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采用RT-PCR技术、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NFATc1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利用小干扰RNA(siRNA)构建NFATc1稳定敲除的MCF7及MDA-MB-231细胞系。利用CCK-8试剂盒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NFATc1敲除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利用Ki67染色检测对照组和NFATc1敲除组乳腺癌细胞中Ki67阳性细胞的比例。此外,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NFATc1基因敲除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最后利用免疫印迹技术分析各组细胞RhoA/ROCK信号通路的表达状况。结果:NFATc1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流式细胞学结果表明NFATc1 siRNA干预能够显著促进两组乳腺癌细胞系的凋亡(P<0.05)。此外,Ki67染色、CCK-8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NFATc1敲除后两种乳腺癌细胞系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免疫印迹结果揭示,NFATc1敲除能够明显抑制癌细胞中RhoA/ROCK信号通路的激活(P<0.05)。结论:NFATc1可能通过调控RhoA/ROCK信号通路进而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有望成为治疗乳腺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db/db和野生型(WT)小鼠大脑皮质组织全转录组学分析,探索参与调节2型糖尿病诱导的脑功能障碍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相关通路和网络。方法取雄性野生型WT和db/db小鼠各9只,在第8和24周检测小鼠的体质量和血糖,之后收集动物大脑皮质进行全转录组测序(RNA-seq),并进行DEGs,GO、KEGG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与WT组相比,db/db组大脑皮质发生变化的306个转录本中有178个表达上调,128个表达下调。DEGs中,43个上调(如Clcnka和Trim17),59个下调(如Arih1和Nectin-3)。蛋白互作网络图中的13个枢纽基因均下调,且大多属于线粒体编码家族。同时,db/db小鼠在多项GO富集类别中具有显著差异,如细胞过程、细胞部分等。此外,KEGG功能富集结果显示DEGs在代谢、帕金森病(PD)、阿尔茨海默病(AD)等相关通路中高度富集,且这些富集通路中的DEGs主要影响了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结论揭示了2型糖尿病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之间的关系及潜在的相关基因、通路及网络。  相似文献   
5.
口腔影像学是口腔正畸学诊断的重要依据。锥形束CT(CBCT)的临床应用使正畸诊断从二维时代走向了三维时代。CBCT对于正畸治疗方案设计、治疗后的预测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价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显微鉴定新技术的进展及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对各种新型显微鉴定技术的优势与局限进行剖析的同时,重点介绍了不同显微放大技术的原理、使用范围,并将各种显微分析技术进行了比较,为显微鉴定新技术的发展及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背景:研究证明外周血中存在间充质干细胞,但含量极少。 目的:拟从兔外周血中提取间充质干细胞,并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6/12在山东省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新西兰大白兔6只,购自山东省农科院。α-MEM培养基、L-DMEM培养基为Hyclone公司产品。 方法:每隔2 d从兔背部不同部位切去3 cm×3 cm的全层皮肤(保留背部肌层),所切皮肤做原位移植后包扎,每只兔连续创伤4次。分别于创伤前及末次创伤1周后从股静脉取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间充质干细胞,设立2组,分别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基或L-DMEM培养基。细胞传至第2代以1×105/cm2密度接种于12孔板,加入含成骨诱导剂的H-DMEM培养液进行成骨诱导。 主要观察指标:创伤前后细胞形态观察,成纤维样细胞集落形成率,成骨诱导效果。 结果:创伤前所获得的细胞首次换液后,未见有梭形细胞贴壁;创伤后所获得的细胞接种24 h即可见有短梭形及多角形细胞贴壁,五六天后出现细胞集落。与L-DMEM培养基组比较,α-MEM培养基组外周血成纤维样细胞集落形成率明显升高 (P < 0.05)。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后,呈梭形、三角形或多角形,有突起,可见两三个核仁和细胞分裂相,增殖速度缓慢,诱导7 d后碱性磷酸酶阳性率达80%以上,诱导21 d后茜素红染色形成钙结节。 结论:皮肤损伤刺激后可成功从兔外周血中获取间充质干细胞,且具备成骨分化特性,α-MEM培养基较L-DMEM培养基更适合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生长。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38(PACAP38)对大鼠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1)将大鼠胰岛和胰岛细胞分为4组:正常组(2.8 mmol·L^-1葡萄糖)、模型组(8.3 mmol·L^-1葡萄糖)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模型组+1,10 nmol·L^-1 PACAP38),测定不同干预下的胰岛素分泌量。(2)将大鼠胰岛和胰岛细胞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实验组、阿折地平(L型钙通道阻滞药)组(模型组+0.1μmol·L^-1阿折地平)和联合组(阿折地平组+高剂量实验组),用胰岛素分泌实验和钙成像技术分别检测阿折地平干预下胰岛素分泌量和β细胞内Ca^2+浓度(F-F0值)水平。结果 (1)正常组、模型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的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86.74±4.05),(165.63±5.26),(175.03±5.21)和(209.28±4.13)μu·mL^-1,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胰岛素分泌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胰岛素分泌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实验组、阿折地平组和联合组的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46.93±4.58),(79.11±8.02),(135.65±3.68),(72.78±7.95),(78.51±5.13)μu·mL^-1;这5组的Ca^2+浓度分别为3.00×10^-2±0.12,6.57×10^-2±0.35,1.40×10^-1±0.46,7.71×10^-2±0.42,8.00×10^-2±0.43,上述指标: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联合组与高剂量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阿折地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ACAP38通过作用于L型钙通道,使β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最终促进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表明新西兰兔软骨组织可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中关节软骨及耳软骨的脱细胞基质的研究较多,采用肋软骨作为组织工程软骨支架的研究较少.目的:制备新西兰兔肋软骨脱细胞基质,讨天然软骨支架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用联合去垢剂-酶法获得软骨支架,据脱细胞过程中Triton X-100第2次处理时间0,4,8,6 h分为4组.脱细胞完毕后各组支架固定行扫描电镜采集图像观察计算支架孔隙率、孔径长度,对支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脱细胞支架植入异体新西兰兔皮下观察其相容性.结果与结论:兔肋软骨脱细胞基质呈乳白色,小均一,色示支架结构完整,保存大量酸性黏多糖及Ⅱ型胶原成分,描电镜观察经一定时间的脱细胞处理后可得到结构完整,隙均匀的天然软骨支架,孔隙率为(61.31±8.45) %;孔径长度为(32.80±5.15) μm,合正态性分布,组脱细胞支架植入异体新西兰兔皮下7 d后生物相容性良好,围软组织无明显充血、化脓等炎症排斥反应出现.结果显示,肋软骨脱细胞支架具有良好的基质组成,较完整、均匀的孔隙结构及孔径分布,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