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双切口3至4块钢板固定治疗累及后内侧柱的Schatzker Ⅴ、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倒L形双切口,外侧1块3.5 mm锁定钢板,内侧及后内侧2至3块3.5mm小钢板固定治疗累及后内侧柱的Schatzker Ⅴ、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5例,分析术后复位效果及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情况,评估手术临床疗效.结果 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 ~30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骨折复位效果满意,末次随访时复位无丢失,骨折均愈合,膝关节活动度0 ~135°,平均115..膝关节功能采用HSS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2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80%.结论 对于累及后内侧柱的SchatzkerⅤ、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双切口,3至4块3.5 mm钢板固定,可以获得有效固定,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Zweymtiller双锥面螺旋臼治疗Ⅲ、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继发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使用Zweymtiller双锥面螺旋臼假体及sL柄治疗16例DDH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18髋),髋臼假体均安放于真臼位置,其中4例5髋Ⅲ型行髋臼植骨;6例7髋Ⅲ型未行髋臼植骨;6例Ⅳ型未行髋臼植骨,采用转子下短缩截骨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40(22.6±9.1)个月。患者术后疼痛均基本消失。Harris评分:术前22—61(43.5±5.2)分,末次随访时72~97(85.3±6.7)分。1例术后出现股神经损伤症状,6个月时症状基本消失。结论使用Zweymtiller螺旋臼假体治疗DDH继发骨性关节炎,关节功能可以达到良好的恢复,早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距下关节炎的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7年2月,对8例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行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交替使用三个入路。结果8例术后随访20~55个月,平均30个月。未见皮肤坏死、麻木、感染等手术并发症。8例X线片均示骨性融合,平均愈合时间10.8周(9~12周)。改良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从术前的(51.0±11.7)分提高到(82.0±10.9)分,差异具有显著性(配对t检验,t=19.69,P〈0.01)。结论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创伤小,理论上不损伤跟骨距骨的血供,患者痛苦小,操作简单,避免切开,早期适当活动及负重,有助于恢复本体感觉,有利于骨性愈合,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使用Zweymüller双锥面螺旋臼联合PLUS-SL微创柄治疗股骨头坏死继发骨关节炎疗效分析。方法:使用Zweymüller双锥面螺旋臼假体联合PLUS-SL微创柄治疗股骨头坏死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58髋)。所有髋臼内衬均采用高交联聚乙烯防脱位内衬,陶瓷球头,随访10~32个月。结果:50例患者术后疼痛基本消失,双下肢长度差异平均(1.2±0.51)cm,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显著增高(P〈0.01)。结论:Zweymüller双锥面螺旋臼联合PLUS-SL微创柄治疗股骨头坏死继发骨关节炎可以达到良好的恢复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外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3月-2009年3月,我科收治37例骨外露患者,采用闭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锁定接骨板结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骨修复材料植入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行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结合rhBMP骨修复材料植入治疗的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15例,采用外侧"L"型切口,术中复位跟骨后关节面,恢复跟骨高度及宽度,在骨缺损处用1~2 mg的rhBMP骨修复材料填塞,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B?hler角、Gissane角变化,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估足部功能.结果 患者术后无切口不愈合及感染,骨折均愈合并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57 ±2.42)个月,术后半年均能正常行走.术后B?hler角(35.8 ±1.75)°和Gissane角(132.9 ±2.85)°改变较术前B?hler角(3.62 ±1.00)°和Gissane角(159.3 ±3.6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末次随访时B?hler角(35.2 ±0.92)°和Gissane角(132.4 ±2.41)°无明显改变(P>0.05),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3.3%.结论 锁定接骨板结合rhBMP骨修复材料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可有效维持跟骨解剖形态,促进骨愈合,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Austin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中度拇外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Austin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采用第一跖骨远端Austin截骨联合近节趾骨近端Akin截骨术治疗拇外翻患者40例45足。患足均于手术前后、随访时摄正侧位X线片。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愈合良好。Maryland拇跖趾关节评分:优38足,良4足,可3足,优良率达93%。结论Austin联合Akin截骨术是治疗中度拇外翻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后内侧切口联合外前外侧切口内固定治疗KlammerⅡ、Ⅲ型后Pilon骨折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9-07诊治的31例KlammerⅡ、Ⅲ型后Pilon骨折,取患肢腓骨下段外侧切口显露外踝骨折端,复位骨折后固定外踝。切口向近端延伸,同时远端向内踝"弧形"延伸,将跟腱向外侧拉开显露后方骨块,将足拇长屈肌腱与血管神经束向内侧牵拉,充分显露后内侧骨块和后外侧骨块,以此同时内踝弧形延伸切口可显露并复位内踝骨块。结果 3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10~15)个月。术后1例切口浅表感染,对症治疗后愈合。随访期间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为(4.1±0.9)个月。末次随访时踝-足功能AOFAS评分为(91.7±12.1)分。结论改良后内侧切口联合前外侧切口可作为临床治疗KlammerⅡ、Ⅲ型后Pilon骨折的有效手术入路,具有创伤小、骨折端显露清晰、骨折复位方便、内固定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s 1,AQP-1)表达变化可能与细胞凋亡相关。通过观察软骨组织中AQP-1和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探讨AQP-1表达与软骨细胞凋亡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骨性关节炎(os teoarthritis,OA)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8周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86~320 g,平均300 g;随机分为手术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手术组采用切断前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部分切除内侧半月板方法制备大鼠双膝OA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关节腔;对照组不作处理。造模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于1、2、4、8周处死大鼠取膝关节标本行大体、组织学观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QP-1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情况;使用酶标仪检测Caspase-3蛋白酶活性;并对AQP-1 mRNA表达与Caspase-3 mRNA的表达及蛋白酶活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共6只大鼠死亡,均给予补充;其余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各时间点对照组及假手术组膝关节软骨外观及结构均正常;随时间延长手术组关节软骨表面粗糙且有裂隙,可见大量赘生物,软骨表层纤维化,细胞排列紊乱。参照Mankin评分标准,造模后1周各组组织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8周时手术组与对照组、假手术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周,手术组AQP-1、Caspase-3 mRNA表达和Caspase-3蛋白酶活性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4、8周时手术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且随时间延长呈增高趋势。AQP-1 mRNA和Caspase-3 mRNA表达成正相关(r=0.817,P=0.000),回归方程为y=0.426 7x2+0.051 5x;AQP-1 mRNA表达和Caspase-3蛋白酶活性亦成正相关(r=0.945,P=0.000),回归方程为y=15.423 0x+4.392 8。结论 AQP-1的表达上调可能与软骨细胞凋亡相关,在OA发病过程中AQP-1表达的变化可能参与了OA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定量检测骨关节炎(OA)大鼠模型血清、关节软骨蛋白提取液中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CTX-Ⅱ)的变化,探讨其作为OA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指标的价值和意义。方法:SD大鼠行前交叉韧带切断术诱导OA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于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分批取血并处死取关节标本,检测血清及软骨蛋白提取液中CTX-Ⅱ水平,观察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术后2周开始出现OA特征性病理变化且逐渐加重,CTX-Ⅱ水平在术后3天开始不断升高。两组血清及软骨蛋白提取液中CTX-Ⅱ水平在造模后各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血清和软骨蛋白提取液中CTX-Ⅱ水平变化具有相关性。结论:在大鼠OA模型中,血清CTX-Ⅱ水平在未出现明显病理变化时即已开始增高,并与病灶区软骨中CTX-Ⅱ表达一致,可作为OA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