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CTcoronary angiography,CTCA)在固定噪声水平低剂量扫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连续行CTCA检查患者60例分为两组,回顾性分析30例作为固定mA组,随后采用前瞻性分析30例作为个体mA组,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噪声、CT剂量指数(CTDIvol)及有效剂量(effectivedose,ED)的差异。结果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及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mA组CTDIvol、ED分别为(99.29±9.04)mGy和(28.10±2.73)mSv,较固定mA组分别减少了10.64%、15.03%(P〈0.01)。结论 64层MSCT冠脉成像在固定噪声水平个性化调节mA的方法,可有效地减少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CH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50例,所有患者均在1月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评价64层MSCT诊断冠脉狭窄≥50%的诊断价值以及斑块与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 50例共计683个冠脉节段可用于评价;64层MSCT诊断冠脉节段≥50%狭窄与CAG符合率为84.0%(63/75),诊断冠脉节段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84.0%、97.9%、96.5%;不同斑块性质对冠脉狭窄程度影响不同,单纯钙化斑块所致的狭窄程度常较轻,混合斑块所致的狭窄程度较重,而非钙化斑块所致的狭窄程度分布无一定特异性,常与CAG表现一致;钙化与非钙化斑块、钙化与混合斑块在狭窄程度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对于CHD的筛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成人肠套叠的多层螺旋CT直接征象及应用价值。方法在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所有肠套叠患者中随机选择38例进行研究,均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进行临床检查,观察患者的直接征象。结果直接征象主要有彗星尾征和靶环征,以及血管卷入征和脂肪征。其中,血管卷入征20例,靶环征或彗星尾征34例,脂肪征28例。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对成人肠套叠患者进行检查,可以较为清晰的观察到各种直接征象,并较为全面的了解到患者的相关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血管源性急腹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血管源性急腹症患者中随机选择20例进行研究,均采用螺旋CT进行临床诊断。结果:8例为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栓,8例为动脉瘤,1例为腹部动脉瘤,1例为肠系膜扭转伴肠梗阻,1例为腹部动脉血栓,剩余1例为外伤所致的肠系膜血肿。结论:利用螺旋CT对血管源性急腹症患者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可以快速的查明发病原因和部位以及具体范围等,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分子阳性亲淋巴对比剂二氨基乙基乙二醇醚-DTPA酰胺共聚物钆配合物(Gd-poly-DTPA-EOEA)增强MR淋巴造影对肿瘤转移、炎性增生淋巴结显像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共14只新西兰大白兔,其中7只于后肢注射完全型免疫佐剂,建立腘窝淋巴结的炎性增生组模型,另7只于后肢肌肉内接种VX2瘤,建议腘窝淋巴结肿瘤转移模型,对侧正常腘窝淋巴结作为对照。实验兔在接种前后行2次MR淋巴造影检查。图像3D重建后,选取兔腘窝淋巴结中直径最大者测量其各观察时间点的信噪比。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比较每一观察时间点的正常对照侧、炎性增生侧、肿瘤转移侧淋巴结之间的信噪比差异,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1只兔接种肿瘤未成功,其他接种均良好。全部模型兔均完成二次MR淋巴造影检查。在MR淋巴造影图像上,炎性增生组在各扫描时间点,炎性侧与对照侧腘窝淋巴结信噪比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转移组在各扫描时间点,肿瘤侧与对照侧腘窝淋巴结信噪比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比较炎性侧和肿瘤侧腘窝淋巴结,在各扫描时间点,炎性侧与肿瘤侧腘窝淋巴结信噪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大分子阳性亲淋巴对比剂Gd-poly-DTPA-EOEA增强的MR淋巴造影是特异性地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敏感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周围型小肺癌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其CT影像的认识和诊断.方法 搜集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对其CT征象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中空泡征7例,细支气管充气征3例,分叶征38例,毛刺征32例,血管集束征11例,胸膜凹陷征26例.结论 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肝癌合并动-静脉瘘(AVF)的多排cT和肝动脉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表现,加深其对CT作用与限度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肝癌病例的CT及肝动脉血管造影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经肝动脉造影证实合并有AVF,CT扫描为16排螺旋CT增强三期动态扫描。结果42例肝癌患者的CT表现:17例有肝动脉-门脉瘘(HAPVF)(40.5%)(其中中央型动-门静脉瘘10例(23.8%),动脉期门静脉主干或分支早期显影,肝实质强化;周围型动-门静脉瘘7例(16.7%),动脉期出现门静脉二级以上分支显影,有时可与动脉伴行呈“双轨征”,肝实质楔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强化);肝动-肝静脉瘘(HAHVF)5例(11.6%)(动脉期肝静脉主支显影);混合型肝动脉-门脉瘘合并肝动脉-肝静脉瘘3例(7.1%)(上述征象同时出现);17例CT未见AVF(40.5%)(在肝动脉造影证实存在动静脉瘘,CT检查中未见上述特征出现)。结论动脉期门静脉及肝静脉提前显示及相应肝实质异常强化是肝癌合并AVF的特征表现,也是诊断肝癌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提高多排螺旋CT对肝癌患者的动脉期扫描时间分辨率,可降低其合并AVF显示的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