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0篇
  1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4个基因位点:-800G/A、-509C/T、+869T/C、+915G/C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构成的单体型与中国广东地区汉族女性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广东地区汉族女性240例(正常对照组120例,GDM组120例)。利用SNaPshot基因测序技术对各组TGF-β1的4个基因位点(-800G/A、-509C/T、+869T/C、+915G/C)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各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及其构成的单体型与GDM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GDM组与正常对照组TGF-β1的+915 G/C、-800G/A 2个基因位点暂未发现SNP多态性,而-509C/T、+869T/C 2个基因位点存在多态性。②GDM组+869T/C位点的C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5.83%vs 32.50%、75.42%vs 54.58%),而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00%vs 23.33%、24.58%vs 45.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统计分析提示,CC基因型(OR 2.626,95CI 1.553~4.439)、C等位基因(OR 2.553,95%CI 1.731~3.764)可能是GDM的危险因素,TT基因型(OR 0.173,95%CI 0.069~0.435)、T等位基因(OR 0.392,95%CI 0.266~0.578)可能是GDM的保护因素。③GDM组与正常对照组-509C/T位点的CC、TT、CT基因型频率及C、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单体型分析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869T/C、-509C/T 2个位点构建的C-T单体型在GDM组明显增加(65.83%vs 49.58%),而T-C和T-T单体型明显下降(19.58%vs 31.25%、5.00%vs 1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统计分析提示,C-T单体型可能是中国广东地区汉族女性GDM发生的危险因素(OR 1.959,95%CI 1.356~2.830),T-C单体型(OR 0.536,95%CI 0.352~0.815)、T-T单体型(OR 0.319,95%CI 0.161~0.632)可能是其保护因素。结论:GDM发病是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TGF-β1+869T/C SNP位点和+869T/C、-509C/T两个SNP位点构成的C-T单体型、T-C单体型、T-T单体型可能和中国广东地区汉族女性GDM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辽河油田总医院2004年1月—2012年1月1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出现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低血糖发作时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和低血糖症,口服糖类食物及静脉输注葡萄糖均可取得理想效果。原发性肝癌伴发低血糖症并不少见,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及时补充能量是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需积极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延迟增强MRI对基质诱导自体膝关节软骨移植术的临床评估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行自体膝关节软骨移植术患者45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软骨损伤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MRI扫描,对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CR值(0.92±0.08)较术前(1.33±0.15)明显降低,且随着患者病情分级的不断升高,其CR也随之增高(P<0.05);各部位的MRI增强扫描结果明显优于平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基质诱导自体膝关节软骨移植术患者进行MRI增强扫描,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高质量的膝关节软骨检查图像,同时通过对手术前后软骨强化率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手术效果进行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深圳市隐性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感染高危因素,为隐性手足口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1—2013年深圳市某区未患手足口病儿童肛拭子4 352份样本,采用RT-PCR方法对所有样本进行核酸检测;同时对所有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4 352份样本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隐性手足口携带率为4.34%(189例),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159例,阳性率为3.65%;柯萨奇病毒A16(Cox A16)30例,阳性率为0.69%。多因素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907、性别(OR=1.959)、职业(OR=4.366)、家庭或班级拥挤程度(OR=2.759)、家庭儿童个数(OR=1.710)等为手足口病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该地区隐性手足口病以EV71病毒感染为主;年龄、性别、职业、家庭或班级拥挤程度、家庭儿童个数等是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调查孕期三卤甲烷内暴露水平及影响因素,为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的暴露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湖北省武汉市某医院2011年7-12月入院分娩的277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4种三卤甲烷(三氯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和三溴甲烷)的浓度,采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探讨孕期三卤甲烷内暴露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血液中三氯甲烷的检出范围为13.08~480.26 ng/L,中位数为70.17 ng/L,检出率为100%;二氯一溴甲烷的检出范围为未检出~38.24 ng/L,中位数为3.30 ng/L,检出率为86.6%;一氯二溴甲烷的检出范围为未检出~20.92 ng/L,中位数为0.48 ng/L,检出率为27.4%;三溴甲烷的检出范围为未检出~78.76 ng/L,中位数为1.41 ng/L,检出率为43.7%;总三卤甲烷的范围为17.04~491.42 ng/L,中位数为84.86 ng/L;广义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液中三氯甲烷含量和总三卤甲烷含量均与年龄呈正相关(β=0.007,P=0.039;β =0.007,P=0.016),均与饮水煮沸呈负相关(β=-0.170,P=0.003;β=-0.135,P=0.004).结论 年龄和饮水煮沸可能影响孕期三卤甲烷内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治疗性晚期早产的相关危险因素,降低晚期早产发生率.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11年6月于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 421例治疗性晚期早产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n=1 421);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同期就诊的1 288例足月分娩产妇为对照组(n=1 288)(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晚期早产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平均住院时间、新生儿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OR=5.442,95%CI(3.53~8.40);P〈0.001]、双胎[OR=7.918,95%CI(3.52~17.81);P〈0.001]、重度子痫前期[OR=13.234,95%CI(6.28~27.87);P〈0.001]与晚期早产密切相关.结论 胎膜早破、双胎、重度子痫前期、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是治疗性晚期早产的相关因素,其中,前三者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推行孕前咨询及产前检查,加强围生期管理,进行早产二级预防,开展对自发性早产的预测,可延长孕周,降低治疗性晚期早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与电刺激治疗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CVA)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CVA后吞咽障碍患者91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吞咽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疗法,观察组采取常规吞咽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EMGBF)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临床疗效、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结果、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及吞咽相关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洼田饮水试验法分级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两组sEMG平均波幅均明显升高,吞咽时限缩短,其中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MGBF治疗急性出血性CVA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较NMES更明显,且能有效改善其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综述智力障碍患者疼痛评估的研究进展,从智力障碍患者疼痛评估不足的原因和疼痛评估方法两方面进行介绍。疼痛评估方法包括自我报告、行为观察法、生理指标测量法,重点介绍了行为观察法中的观察性疼痛评估工具,并提出建议和展望,以期为智力障碍患者临床疼痛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