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纳晶针作用于皮肤后,可在皮肤表面形成开放给药通道,从而促进外用药物经皮渗透和吸收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1)扫描电镜观察纳晶针作用后在皮肤表面形成针孔的存在和闭合;(2)以0.125%荧光素钠为模型药物,在荧光显微镜下对比观察纳晶针+荧光素钠和单纯外用荧光素钠后,荧光在大鼠皮肤的分布情况。结果 (1)纳晶针可在皮肤表层形成给药通道,该通道在20 min左右即可闭合;(2)经过纳晶针处理过的大鼠皮肤可见耀眼的荧光(+++);而未经纳晶针处理的大鼠皮肤仅在角质层可见明确的线状荧光(+),其他部位可见微弱荧光(-)。结论纳晶针对外用药物有明显的促进渗透作用,且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清热消痤颗粒对兔耳痤疮模型的抗角化作用.方法 取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造模组(30只)和空白对照组(10只),于兔耳郭内侧涂抹油酸,连续2周,造模成功后造模组随机分为3组,清热消痤颗粒组(10只)及异维A酸组(10只)分别给予0.86 g/kg 清热消痤颗粒溶液及3.26 mg/kg异维A酸胶囊溶液灌饲,模型对照组(10只)与空白对照组(10只)均灌饲等量蒸馏水.于给药2周后兔耳造模处行皮肤组织活检,镜下观察病理改变,根据痤疮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对各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用药2周后,清热消痤颗粒组和异维A酸组兔耳毛囊丘疹基本消失,镜下观察接近正常组织.结论 清热消痤颗粒对油酸引起的家兔耳郭痤疮模型有明显的抗角化作用,可用于痤疮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IL-15 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PV)皮损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3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20例正常人表皮IL-15 mRNA的表达。结果:在正常皮肤组织中IL-15 mRNA表皮基底层阳性着色3例,阳性率15.0%,阴性着色17例;在PV皮损组织中,IL-15 mRNA主要在表皮基底层形成细胞胞浆阳性着色,阳性率100%,强阳性为57.1%(20?35),中强阳性为31.4%(4?35),阳性为11.4%(4?3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在PV皮损组织中IL-15 mRNA表达线性密度为9.512±6.503,高于在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1.339±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15 mRNA在PV的发病过程中有显著的作用,为阐明PV的发病机制及病变的演变过程提出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PV)皮损组织与正常人皮肤中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收集PV皮损组织及正常人皮肤组织。提取蛋白,进行二维凝胶电泳,选择在PV皮损组织中明显差异表达的蛋白点,进行质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PV患者角质层和真皮层二维凝胶电泳鉴别蛋白总数分别为(1961±21)和(1928±49)个,确定差异表达蛋白30个,其中14个被鉴定分型:包括角质1型细胞骨架(K1C10、K1C14、K1C15、K1C16)、角质2型细胞骨架(K2C1),肌动蛋白(ARP3,ACTA,ACTBM),热休克蛋白(PHB,HSPβ1,CH60),中心体蛋白(CP135),膜联蛋白(ANXA4、ANXA5)。结论:差异表达蛋白可能在PV的病理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是潜在的PV诊断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将改良的大面积烧伤创面的外科护理应用于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护理体会。方法在内科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改良的大面积烧伤创面的外科治疗护理方法,如使用翻身床、床上固定烤灯架,定时翻身、充分暴露创面,外用磺胺米隆、银锌霜、风筒吹干等,进行创面护理。结果本组患者通过应用大面积烧伤创面的护理,加速皮损愈合,降低了并发症,缩短了治疗时间。结论将改良的大面积烧伤创面的外科护理技术应用于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护理,对控制皮损感染,促进皮损快速愈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尹璐  戴逸楠  杨鑫  刘佳  张庆瑞 《临床军医杂志》2015,43(2):180-181,188
目的探讨HLA-DQB1等位基因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技术检测30例汉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同一地区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群228例的HLA-DQB1等位基因。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组中DQB1*0602等位基因频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RR=3.24),而DQB1*0303和DQB1*0601等位基因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与DQB1*0602等位基因的关联,可为揭示寻常型银屑病发病的免疫遗传学机制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