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4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93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71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45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733篇
内科学   318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1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248篇
综合类   1232篇
预防医学   448篇
眼科学   114篇
药学   520篇
  10篇
中国医学   424篇
肿瘤学   8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物理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ENTRAL、MEDLINE、EMBASE、CINAHL Plus、Academic Search Premier、Teacher Reference Center、ERIC以及Education Research,纳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物理治疗学教学的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6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在物理治疗学教学中的效果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共检索文献1 307篇,最终纳入7篇,包括至少770名学生。发表时间集中在2013年至2019年,研究对象为物理治疗学专业学生,主要结局指标为考试成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总体说来可提高学生的笔试成绩,增强高阶思维能力,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2.
去乡村踩雪     
霜雪天,宜到老村约布衣旧友,就瓦松老屋桑木桌,呷农家酿,嚼乡土菜。柴门犬吠,风雪归人,踏雪寻梅,霜夜听更,是人世间最温暖的事。雪覆小村,是空灵轻软的水墨意境,是苍茫天地间清灵的大写意。有时雪花簌簌而下,柔若无骨,决绝清冽,世间万物绣满琼花,绣满苍凉。斜倚木格小窗,静赏轻盈雪花,岁月静好,内心丰盈。风在瓦楞间掠过,留下一串清亮的笛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煮炸鹿茸加工过程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生成规律及动力学参数。方法通过构建葡萄糖与赖氨酸模拟煮炸鹿茸加工过程美拉德(Maillard)反应体系,分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UPLC-MS/MS法测定体系褐变指数和典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羧甲基赖氨酸和羧乙基赖氨酸)含量变化,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生成规律和动力学参数。结果鹿茸加工过程中煮炸时发生褐变反应,生成羧甲基赖氨酸和羧乙基赖氨酸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5.07、40.44、78.47 kJ/mol,且均为零级反应;烘烤时相应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6.72、89.34、164.77 kJ/mol,也均为零级反应。相对于生成羧甲基赖氨酸而言,生成羧乙基赖氨酸所需能量更高,反应更难发生。结论烘烤过程温度变化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动力学参数影响显著高于煮炸过程,长时间较高温度的烘烤使鹿茸中产生了较多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这些结果为鹿茸加工过程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阻断、抑制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生产绿色安全的鹿茸及加强中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具有表面金壳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载体包载全氟溴辛烷(PFOB)和四氧化三铁(SPIOs)的纳米粒子,用于探究其体外超声显像和磁共振成像能力和光热杀伤肿瘤细胞效果。方法采用单乳化水包油(O/W)溶剂挥发法制备PFOB-SPIOs@PLGA纳米粒子,金种子生长法形成纳米粒子表面金壳制备;对其进行表征;通过CCK-8法评估纳米粒子的细胞毒性情况;采用超声和磁共振成像仪器观察纳米粒子的体外成像效果;近红外激光照射纳米粒子溶液观测升温效果;AM单染在激光共聚焦下观察光热杀伤肿瘤细胞效果。结果成功制备了PFOB-SPIOs@PLGA@Au纳米粒子,纳米粒子平均粒径(347±65.8)nm,粒径均一,分散性好;磁共振测得r2值为(465.23±30.39)mM-1s-1,具有体外磁共振T2成像效果;具有体外超声成像效果;近红外激光照射纳米粒子溶液10min最高温度可达45.2℃;CCK-8法检测纳米粒子对各组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结论成功制备了粒径均一的PFOB-SPIOs@PLGA@Au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超声和磁共振T2体外成像效果和体外升温效果,且无明显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自然条件下气象因素对钉螺密度变化的影响,为控制血吸虫病及其钉螺扩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90-2014年湖北省潜江市春季查螺资料及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采用一阶自回归分析方法对实际钉螺密度进行趋势拟合与分解,利用相关分析法对钉螺密度变化率与不同时段、不同气象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钉螺密度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是温度,其次为降水;其中1月平均最低气温和冬季平均最低气温分别是钉螺密度变化率、活螺框变化率影响最大的温度因子;1月平均最低温度升高(或降低)1 ℃,将会导致钉螺密度上升(或下降) 5.080%~6.710%;冬季平均最低温度升高(或降低)1 ℃,活螺框变化率上升(或下降)15.521%~15.928%。降水对钉螺密度影响最大的时段是上年11月至当年4月,该时段内降水偏少20%以上,有利于降低钉螺密度。9-11月日照与钉螺密度变化率、活螺框变化率存在一定相关性。在相关分析基础上分别建立了钉螺密度变化率、活螺框变化率与气象因子的统计回归模型。结论 在12月到来之前清除有螺区杂草有利于降低地表温度和土壤水分含量,能取得一定的灭螺效果。伴随全球气候变化湖北省冬季温度升高趋势明显,可能引发钉螺密度升高。  相似文献   
6.
抗磷脂综合征是由抗磷脂抗体引起的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动脉、静脉血栓,病理性妊娠、血小板减少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本文报道中年起病的以反复缺血性脑血管病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分析该病的临床资料、神经影像等,讨论可能的机制,并就该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及抗磷脂抗体的特征进行简要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以肾功能损伤、蛋白尿、水肿为主要表现,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改善DN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医药在早期DN治疗中显现出良好前景,其中中药方剂——益气养阴活血方具有滋阴补肾、益气活血之功效,是临床治疗早期DN的常用方剂。此外,有研究[1]表明,中药联合穴位敷贴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肾功能改善,且操作简便、经济安全。故本研究将益气养阴活血方与穴位敷贴联合应用于早期DN,旨在研究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消化内科71例胃肠息肉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应用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胃肠息肉患者应用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消化道早期癌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择选阳江市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早期癌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剥离组,各50例。常规组行传统黏膜切除术,剥离组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统计分析两组的临床手术情况、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复发率为16.0 %,高于剥离组的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组与常规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早期癌患者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其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