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3D-CTA和3D-DSA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均经手术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前分别行3D-CTA及3D-DS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动脉瘤的确诊率及显示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的能力.结果3D-DSA对动脉瘤的确诊率为97.5%,3D-CTA为85.0%.3D-DSA对动脉瘤瘤颈及其与载瘤动脉关系的显示能力明显优于3D-CTA,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DSA成像在早期诊断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3D-CTA.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临床资料和CT平扫图像.结果 14例中,11例附件区可见囊状混杂密度团块,囊肿壁呈环状,厚薄较均匀,囊内呈水样密度,其中7例位于右侧,4例位于左侧.14例均可见囊周及盆腔不均匀密度积血,10例伴有中上腹腔积液.12例经手术证实,2例保守治疗痊愈.术前CT诊断卵巢黄体囊肿破裂9例,5例未能做出明确定性诊断.结论 盆腔混杂密度出血中的"环征"为卵巢黄体囊肿破裂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该征象的显示率较高,结合临床,该病大多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功能性肝脏显像评分(FLIS)在评价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情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行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扫描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04例,分别比较MRI肝功能评分与实验室相关生化指标(血清总胆红素、人血白蛋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MRI肝功能评分与Child-Pugh功能评分、MRI肝功能分级与Child-Pugh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MRI肝功能评分与血清总胆红素、人血白蛋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中度负相关、中度正相关、中度负相关(r=-0.64、0.43、-0.47);MRI肝功能评分与Child-Pugh肝功能评分为中度负相关(r=-0.47);MRI肝功能分级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47)。结论 FLIS能较好地反映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情况,有望为患者的随访监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多排螺旋CT(MSCT)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伴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PTC行功能性颈清扫的术前MSCT结果,并与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结果 38例患者MSCT检查阳性率为84.2%(32/38),且绝大多数淋巴结转移灶有特征性影像学改变。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最高,达52.6%(20/38),但该区小的转移淋巴结MSCT难以检出,而致6例假阴性。结论 MSCT诊断PTC颈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准确率。PTC初次手术建议常规行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SCT3D戍像诊断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8例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的MSCT3D戍像的cT表现及其临床特征。结果MScT3D戍像对诊断转移性颈部恶性淋巴结增大有较高的敏感性(95.45%)和特异性(85.7%):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转移与其原发灶之间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MscT3D成像可作为诊断颈部恶性肿瘤侵犯颈淋巴结的一项重要的检查方法,MscT能较好地显示颈淋巴结转移的引流特征与影像特征,两者问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对肠系膜下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间因诊断腹部大血管病变行MSCTA检查的病例共50例,其中出现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狭窄或闭塞者13例,采用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血管添加技术(add vesse,AV)对血管进行三维重建,观察IMA狭窄或闭塞后的侧支循环形成情况。结果采用AV技术行血管重建后13例IMA狭窄或闭塞患者均可观察到Riolan动脉弓。结论 MSCTA能准确评价肠系膜下动脉狭窄或闭塞后的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对临床诊疗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性质病变所致弥漫性肠系膜混浊征(NMM)的多层螺旋CT (MSCT)诊断价值,提高疾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80例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非创伤、代谢类疾病患者,CT均表现为NMM,其中门脉高压症(PH)25例,非结核性腹膜炎20例,结核性腹膜炎(TBP) 15例,癌性腹膜炎(CP) 20例.观察不同性质病变所致NMM的特点.结果 80例患者中,PH易出现单纯NMM,肠系膜呈缆绳样增厚,可有少量小结节影(Ⅰ级NMM),急性胰腺炎易伴有肾前筋膜增厚;TBP易导致高密度(>20 Hu)肠系膜混浊征;CP易表现为NMM合并腹膜后间隙混浊,结节样增厚的网膜相互融合,形成网膜饼征(Ⅲ级NMM)、壁腹膜肿块和腹腔肿块.21例出现Ⅰ级NMM的PH患者中,18例(85.71%)以肠系膜根部混浊明显.2例PH出现肠壁增厚均发生于升结肠.CP出现壁腹膜肿块的11例患者中,位于右下腹部7例(63.64%),腹膜前壁2例(18.18%),周围壁腹膜2例(18.18%);CP出现腹腔肿块的9例患者中,位于右下腹部5例(55.56%),前下腹部2例(22.22%),多发于腹腔内2例(22.22%).结论 NMM可见不同病因所致肠系膜改变,结合CT其他征象和临床病史有助于明确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对中央型肺癌并支气管阻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合并阻塞性肺不张的中央型肺癌患者53例,行平扫加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分析肿瘤与并发的阻塞性肺不张的动态强化差异。对增强扫描实质期的全肺容积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分析肿块的空间影像解剖。结果平扫时肿瘤实性部分边界不清。动态增强扫描时肿瘤呈轻~中度强化,而不张的肺组织呈逐渐、持续强化。动态增强扫描各期能够分辨肿瘤与实变肺组织边界的例数分别为:肺动脉期14例,支气管动脉期48例,实质期29例,三期的差异有显著性(χ2=44.52,P0.01),其中支气管动脉期可判断肿瘤范围的比率最高。三维重建显示肿瘤包绕、破坏支气管壁,支气管腔狭窄及截断,断端表现为平直、杯口或锥状。26例左右肺动脉及/或其分支血管壁受侵蚀或包绕,呈向心性或偏心性狭窄甚至闭塞。结论对于中央型肺癌并发支气管阻塞者,利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可很好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和大小,肿瘤阻塞支气管的情况,以及肿瘤与外周结构的解剖关系,为临床分期及治疗提供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对中央型肺癌并支气管阻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合并阻塞性肺不张的中央型肺癌患者53例,行平扫加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分析肿瘤与并发的阻塞性肺不张的动态强化差异。对增强扫描实质期的全肺容积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分析肿块的空间影像解剖。结果平扫时肿瘤实性部分边界不清。动态增强扫描时肿瘤呈轻~中度强化,而不张的肺组织呈逐渐、持续强化。动态增强扫描各期能够分辨肿瘤与实变肺组织边界的例数分别为:肺动脉期14例,支气管动脉期48例,实质期29例,三期的差异有显著性(x^2=44.52,P〈0.01),其中支气管动脉期可判断肿瘤范围的比率最高。三维重建显示肿瘤包绕、破坏支气管壁,支气管腔狭窄及截断,断端表现为平直、杯口或锥状。26例左右肺动脉及/或其分支血管壁受侵蚀或包绕,呈向心性或偏心性狭窄甚至闭塞。结论对于中央型肺癌并发支气管阻塞者,利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可很好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和大小,肿瘤阻塞支气管的情况,以及肿瘤与外周结构的解剖关系,为临床分期及治疗提供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2009年7月-2011年6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18例,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血管添加技术(AV)显示肿瘤及其供血动脉,从而判断肿瘤的起源,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18例GIST患者中,肿瘤起源于胃8例,空肠2例,回肠5例,结肠2例,1例来源于肠壁或肠系膜,未能明确其具体起源。MSCTA均清晰显示肿瘤主要供血动脉,显示率100%(18/18),定位诊断准确度为94.4%(17/18)。结论多层螺旋血管造影(MSCTA)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准确率高,显示肿瘤供血动脉是判断GIST起源的主要依据,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