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心肌灌注通过心肌内对比剂的浓度直接反映心肌灌注情况,与MRI、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等心肌灌注技术一致性良好.CT心肌灌注扫描方法分为单次心肌灌注扫描和动态心肌灌注扫描,通过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可对心肌缺血进行临床研究和诊断,药物负荷试验、延迟扫描还能区分梗死心肌和缺血心肌.随着256层、320层等动态容积CT的出现,CT在合理剂量下同时对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灌注及心脏功能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成像(BOLD-f MRI)技术已经成为心肌无创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已有研究证实其评估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随着MRI设备的发展及扫描序列的优化,BOLD-f MRI技术不仅实现了对心肌缺血的定量评估,而且可以对存活心肌进行无创检出。  相似文献   
3.
正目的研究肺磨玻璃结节(GGN)与血管的关系及其对于GGN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08个GGN的多层螺旋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GGN与其供血血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我们可以把人类历史的发展,理解为“长期不懈的致力于用最初代表现实、然后作用于现实的、经过不断改善和日益有效的手段,来克服复杂性。”(《回答未来的挑战》)当前,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与国际分工正面临着大调整、大变革,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文化已成为提升区域软实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确定静息态下透壁心肌灌注指数(TPR)的正常值,并探讨静息态下不同分支的冠状动脉狭窄与各冠状动脉分支的不同狭窄程度对左室壁不同节段TPR的影响。方法 274例患者行Toshiba 640层CT检查,包括冠状动脉CTA及左心室室壁CT灌注(CTP)检查。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17节段进行分组。计算正常组及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组之间相应节段内TPR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相应节段TPR的相关性。结果前降支及左旋支病变对于左室壁心肌灌注影响较为明显,前降支狭窄主要影响中间段前壁(r=-0.288)、心尖段前壁(r=-0.263)及中间段间隔壁(r=-0.196),左旋支主要影响基底部前侧壁(r=-0.241)、基底部后侧壁(r=-0.279)及心尖段侧壁(r=-0.201),而右冠状动脉病变影响较小,主要影响中间段后壁(r=-0.195);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组对于左室壁心肌灌注影响程度较大(P<0.05),轻度狭窄影响较小;左室前壁心肌灌注最易受到冠状动脉狭窄影响;在静息状态下前降支供血区域组、左旋支供血区域组及右冠状动脉供血区域组正常心肌和重度狭窄心肌平均TPR值分别为1.14±0.09和1.07±0.13、1.13±0.11和1.06±0.14、1.15±0.14和1.10±0.12。结论不同冠状动脉分支狭窄分别可以影响不同节段的心肌透壁灌注;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心肌的TPR,二者具有相关性;静息状态下TPR正常值大于负荷状态下TPR。本研究提供了TPR静息态下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0岁。鼻塞、嗅觉减退6个月、加重20天。体检:鼻黏膜慢性炎症,鼻中隔左偏,双侧下鼻甲肿大。右侧鼻腔内息肉样肿物。咽部急性炎症。实验室检查及胸片未见异常。CT检查:鼻腔上中部见分叶状肿块,向后经鼻后孔延伸至鼻咽腔、向后上方侵犯并占据蝶窦,边缘清楚,大小4.5 cm×4.2 cm×2.9 cm,内部密度不均匀,似见分隔,CT值18~30 HU,周边部见多个斑点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59岁.突发头痛并呕吐10天,无发热、抽搐、大小便失禁及意识障碍等.体检:神志清楚,双侧视乳头轻度水肿,颈部略抵抗,病理反射阴性.实验室检查及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9.
正背景迄今尚未阐明非典型胸痛和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病人他汀类药物治疗的CT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 952例CT显示冠状动脉狭窄1%~69%病人。倾向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伴发桥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肌桥(MB)形态位置特点及壁冠状动脉(MCA)压缩程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0例接受640层冠状动脉CT扫描患者资料,其中251例检出MB,根据MB桥前冠状动脉是否伴有粥样硬化将其分为无粥样硬化组和粥样硬化组,比较两组MB位置、厚度以及MCA长度、走行及压缩程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251例中共检出MB 262处,粥样硬化组123例(133处),无粥样硬化组128例(129处)。粥样硬化组与无粥样硬化组中MB厚度分别为(1.61±0.99)mm、(1.35±0.67)mm(P<0.05),MCA长度分别为(18.87±12.28 )mm、(18.09±7.73)mm(P>0.05);粥样硬化组与无粥样硬化组MB位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392,P=0.822)。粥样硬化组中MB近端或远端存在血管纡曲成角者共93处;无粥样硬化组中为66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662,P=0.002);两组MCA压缩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7,P =0.011)。结论 与未合并桥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MB患者相比,并发粥样硬化者MB较厚,MCA压缩程度大,近、远端血管走行相对纡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