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脉搏波包含大量的人体生理病理信息。如何有效提取其中包含的信息,一直为国内外研究者所关注。目前脉搏波分析的主要方法有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时频分析、数学建模分析和脉搏波速度分析等。研究者们应用上述脉搏波分析方法提取相应的脉搏波特征参数,用于评估心血管功能状态,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进行中医脉象方面的研究。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脉搏波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对脉搏波分析研究的成果和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心肌短暂(2~20min)缺血后恢复灌流,其功能并未立即恢复,往往延迟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这种缺血后功能障碍称为心肌顿抑.……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协助入院精神病患者232例次干预的分析,以期为社会提供更安全、更人性化的服务。方法对2004年1年来开展协助精神病患者入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年来协助入院例数占同期入院总数的11.12%,以21~40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多,占57.33%,职业以工人和干部最多,占75.3%。干预的原因主要为生活失理(52.2%),暴力行为(31.9%),躯体状况不佳(10.3%),以及自伤、自杀(5.2%)。干预方式以心理诱导为主(69.40%)、强迫约束为辅(30.60%)。结论开展协助精神病患者入院有效地缓解了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困难,是一项有利于社会安定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乌司他丁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兔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新西兰白兔30只,随 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创伤失血性休克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动物模型用经股动脉放血使平均动脉压降至 (40±5)mm Hg(1 mm Hg=0.133 kPa).维持90 min后回输全部失血及等量乳酸林格液进行复苏。复苏后4 h 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BALF-NE)活性、肺叶湿/干重比 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休克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MPO含量、BALF-NE活性以及湿/干重比均较假手 术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5),乌司他丁治疗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休克组(P均<0.05)。结论 蛋白酶抑 制剂乌司他丁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时能够抑制肺MPO和NE活性,降低肺组织湿/干重比,减轻缺血-再灌注 后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大鼠心肌梗死后外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多西环素 ,Doxycycline)在心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10只 )、手术对照组 (9只 )、心肌梗死后 1天组 (10只 )、心肌梗死后 1周组 (10只 )、心肌梗死后 2周组 (8只 )、心肌梗死后 4周组 (7只 )、治疗 2周组 (8只 )和治疗 4周组 (8只 )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酶谱法、免疫印迹 (WesternBlotting)、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AcusonSequoia 5 12超声心动图仪分别测定胶原含量 ,Ⅰ Ⅲ胶原比例、基质金属蛋白酶 2 ,9(MMP 2 ,9)蛋白和mRNA的变化规律及心功能。结果 多西环素治疗后 ,胶原含量明显减少 ,Ⅰ Ⅲ胶原比例下降得以改善 (P <0 .0 5 ) ,MMP 2 ,9蛋白和mRNA在心肌梗死后活性减少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1蛋白含量和mRNA转录无明显变化 ,治疗组心功能在术后 4周得以改善。结论 多西环素治疗后MMP 2 ,9的mRNA转录减少 ,MMP 2 ,9活性降低 ,胶原含量减少 ,Ⅰ Ⅲ胶原比例恢复 ,这些影响可能是其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中枢神经细胞瘤又称为中央神经细胞瘤,为罕见的良性小神经元细胞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为Ⅰ级(脑室内神经细胞瘤,CNC)及Ⅱ级(脑室外神经细胞瘤,EVN)。CNC好发于透明隔或侧脑室内前2/3处近Monro孔区,常以一侧脑室为主向双侧侧脑室生长。以头痛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预后较好。EVN较之更罕见,在形态学特征及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犬多巴酚丁胺(Dob)负荷试验(DSE)中左心室容积的变化。方法健康杂种犬32条,随机分为3组:心肌顿抑组8条(冠状动脉结扎15min,再灌注30min),心肌梗死组16条(冠状动脉结扎180min,再灌注30min),正常对照组8条。按照心脏负荷5min阶段程序行DSE。应用RT-3DE获取犬静息状态及输注Dob5、10、20、30、40μg.kg-1.min-1及终止后5min的RT-3DE容积数据库,根据心尖长轴观8平面法勾画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比较三组实验犬DSE过程中LVEDV及LVESV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随Dob剂量的逐级增加,平均LVEDV和LVESV明显减小;心肌顿抑组:平均LVEDV和LVESV在Dob<20μg.kg-1.min-1时呈减小趋势,在Dob≥20μg.kg-1.min-1时呈增大趋势;心肌梗死组:平均LVEDV和LVESV在Dob<20μg.kg-1.min-1时也呈减小趋势,但在Dob≥20μg.kg-1.min-1时则明显增大。三组实验犬LVEDV及LVESV呈不同的变化趋势。结论应用RT-3DE定量分析DSE过程中左室容积的变化,可以区分心肌顿抑和心肌梗死。RT-3DE有望为临床定量评价心肌顿抑和心肌梗死提供一项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梗死模型胶原的变化规律,认识心室重塑及心脏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实验选用SD大鼠68只,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10)、手术对照组(n=10)、心肌梗死后1d组(n=12)、心肌梗死后1周组(n=12)、心肌梗死后2周组(n=12)、心肌梗死后4周组(n=12)。通过结扎68只SD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分别于术后第1天,及1,2,4周取心肌组织,采用羟脯氨酸消化法和免疫组化分别测定胶原总量和Ⅰ/Ⅲ胶原比例变化。结果:心肌梗死后2,4周组大鼠心肌Ⅰ/Ⅲ胶原比例(2.12±0.62,2.18±0.71)明显高于对照组(2.71±0.30)(t=2.84,2.79,P<0.05)。心肌梗死后2,4周组大鼠心肌胶原犤(37.16±2.67),(38.19±1.41)mg/g犦明显高于对照组犤(35.61±1.52)mg/g犦(t=3.12,5.23,P<0.01)。手术对照组、心肌梗死后1d、1周组与对照组大鼠心肌胶原含量、Ⅰ/Ⅲ胶原比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D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内胶原总量增加,Ⅰ/Ⅲ胶原比例减少,这种胶原代谢变化规律是心室重塑发生机制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超声心动图实时三平面成像法测量左心室容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实时三平面成像法(Tri-plane)在正常离体猪心和模拟左心室室壁瘤的橡胶水囊中测量左心室容积的准确性。方法应用Tri-plane法同步采集8个正常离体猪心的心尖四腔观、心尖二腔观及心尖左室长轴观图像;同步采集8个模拟左室室壁瘤的橡胶水囊三个互成60°角的长轴观图像,手动勾画上述切面观的内膜边界测量左心室容积。同时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双平面Simpson法(2DE-Simpson)测量左心室容积。以注水法测量的左心室容积作为“金标准”,分别将Tri-plane法及2DE-Simpson法容积测值与之比较。结果①在正常离体猪心,Tri-plane法和实测左心室容积呈高度正相关(r=0.981);2DE-Simpson法与实测左心室容积亦呈正相关(r=0.938)。Tri-plane法、2DE-Simpson法与实测左心室容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在模拟左心室室壁瘤的橡胶水囊,Tri-plane法和实测左心室容积呈高度正相关(r=0.982);2DE-Simpson法与实测左心室容积亦呈正相关(r=0.930),但其相关性明显低于前者(P<0.05)。Tri-plane法和实测左心室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DE-Simpson法与实测左心室容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i-plane法可准确测量正常心腔及心腔变形情况下的左心室容积,该方法测量容积的准确性优于2DE-Simpson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小左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早期形态学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探讨小左心室患者瓣膜置换术的麻醉策略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8月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合并小左心室的患者51例,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持续泵注丙泊酚维持麻醉,并根据血流动力学及BIS监测,间断静注舒芬太尼及哌库溴铵,围术期维持BIS<50。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CPB前(T3)、CPB后(T4)、手术结束关胸后(T5)的SBP、HR、CVP、平均肺动脉压(PAP)和肺动脉楔压(PCWP)。结果与T1时比较,T2、T3时SBP明显下降,T2~T5时HR明显减慢(P<0.05),T4、T5时CVP、PAP及PCWP均明显著降低(P<0.05)。14例(27.5%)患者术后早期发生重度低心排,围术期死亡2例(3.9%)。术前及术后早期(7~14d)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大小无明显变化,左心室收缩功能较术前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左心室瓣膜术后早期易发生低心排,应积极防治;缩小的左室舒张末径在术后早期不会立即恢复,要对心肌功能予以较长时间的维护以保证左室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