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Ponseti方法治疗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3年1月门诊就诊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3周至12个月)130例(共192足)。108例(158足)完成随访,患儿按月龄分成小婴儿组(≤6个月)和大婴儿组(6个月,且≤12个月),均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使用Diméglio分类和评分方法评估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平均随访(5.37±1.06)(4~8)年后,患儿总体优良率为92.41%,小婴儿组和大婴儿组优良率分别为92.59%和9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婴儿组4足、大婴儿组8足,共12足,因未能坚持穿戴矫形支具,出现不同程度畸形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大婴儿组比较,小婴儿组平均打石膏次数少,跟腱切断百分比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nseti方法是治疗3周至12个月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出生6个月内开始治疗,畸形更易矫正;依从性差、未能坚持穿戴矫形鞋是畸形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背景:采用改良Watson-Jones入路的微创全髋关节置换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目的:比较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与改良Gibson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方法:52例接受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根据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2例接受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照组30例接受改良Gibson后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完整随访至置换后18个月49例,实验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实验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置换后出血量、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近期随访结果表明,改良Watson-Jones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创伤小,髋关节功能恢复好,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背景:采用改良Watson-Jones入路的微创全髋关节置换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的:比较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与改良Gibson 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 方法:52例接受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根据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2例接受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照组30例接受改良Gibson后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完整随访至置换后18个月49例,实验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实验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 (P < 0.05),实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 < 0.05)。两组置换后出血量、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近期随访结果表明,改良Watson-Jones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创伤小,髋关节功能恢复好,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内翻截骨联合Salter截骨术治疗Perthes病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8—2014-08采用股骨近端内翻截骨联合Salter截骨术治疗的23例Perthes病,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髋臼指数、头骺突出指数、中心边缘角,末次随访时按Mckay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按改良Stulberg分级标准评定患髋预后。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9(26~67)个月。术后无感染、内固定松动,截骨端愈合良好。20例髋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屈髋位内外旋基本正常,3例屈曲中度受限,屈髋位内外旋活动度欠佳。末次随访时改良Stulberg分级:优14例,良7例,差2例。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按Mckay标准评定:优14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86.9%。末次随访时髋臼指数、头骺突出指数均较术前减小,而中心边缘角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内翻截骨联合Salter截骨术治疗Perthes病能明显改善患髋的头臼包容及恢复患儿髋关节功能,早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异位骨化是指不应发生骨化的软组织内出现病理性骨组织形成,多见于骨骼肌肉创伤、骨关节术后、神经系统损伤等。文章总结了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比较异位骨组织在不同形成阶段的调控蛋白质在种类、数量存在的差异,据此可以筛选出不同时间点差异表达的功能蛋白,并针对性地对其中感兴趣的蛋白进行鉴定和功能验证,这种方式有助于发现新的调控蛋白,了解各种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证实蛋白质组学在创伤后异位骨化调控蛋白的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创伤后异位骨形成机制以及探索新的生物分子调控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39例(43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行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术后的基本资料。其中男7例,女32例;右髋7例,左髋28例,双髋4例。脱位程度按照Tonnis分级:Ⅰ度1髋,Ⅱ度11髋,Ⅲ度17髋,Ⅳ度14髋。测量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CE角(center-edge angle,CEA)和髋关节活动度,并在末次随访时,分别按Severin影像学评级标准和Mckay功能评级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5.5个月。[结果]本组病例中,术后1髋出现半脱位,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末次随访时,AI平均22.6°,CEA平均29.1°,均较术前获得明显改善(P<0.05);患侧髋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按Severin标准评级,优良率为95.4%;按Mckay标准评级,优良率为93.0%;Severin标准影像学评级与Mckay标准功能评级间存在正相关,r=0.73(P<0.05)。[结论]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术后,脱位的股骨头能获得稳定的中心性复位,头臼包容改善并逐渐趋于正常。术后中短期的影像学改变与临床疗效具有一致性,影像学改变越满意,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  相似文献   
7.
背景:采用改良Watson-Jones入路的微创全髋关节置换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目的:比较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与改良Gibson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方法:52例接受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根据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2例接受改良Watson-Jones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照组30例接受改良Gibson后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完整随访至置换后18个月49例,实验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实验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置换后出血量、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脱位、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近期随访结果表明,改良Watson-Jones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创伤小,髋关节功能恢复好,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尸体解剖及DR-X 线摄片系统观测儿童肱骨远端泪滴影的解剖形成及前倾角度。 方法 利用细铅丝在儿童肘关节尸体标本上模拟肱骨远端泪滴影以探讨其解剖形成,同时利用细铅丝模拟肱骨小头及滑车的形状,通过DR-X 线摄片测量肱骨小头及滑车的前倾角度。 结果 泪滴影前部、后部及下部的致密影分别由肱骨远端冠状窝后缘、鹰嘴窝前缘及滑车相对区肱骨干骺端骺板下骨形成。肱骨小头前倾角为(42.63±2.24)°,滑车前倾角为(10.58±2.82)°。 结论 儿童肱骨远端泪滴影分别由冠状窝后缘、鹰嘴窝前缘及滑车相对区肱骨远端干骺端骺板下骨等三部分围绕形成,其结构变化可作为诊断隐匿型或者无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参考指标;肱骨远端骨折复位时应注意恢复肱骨小头、肱骨滑车的前倾角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骨筋膜室内压与脉搏血氧饱和度在骨筋膜室综合征(OCS)中的相关性。方法:家兔31只,用袖带止血带法建立右小腿 OCS模型,造模完成后,通过 Whiteside 法测量骨筋膜室内压及右下肢远端脉搏血氧饱和度,对2组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切开骨筋膜室观察大体病理,取小腿胫前肌肌肉行病理检查。结果:实验中死亡5只家兔,有效实验家兔为26只。造模后测试骨筋膜室内压为(40.17±3.58)kPa,脉搏血氧饱和度为(75.08±6.83)%,行 Pearson相关性分析呈高度负相关(r=-0.819,P=0.000)。切开右小腿骨筋膜室见较多淡红色渗液及暗红色积血,呈典型 OCS改变,胫前肌肌肉切片 HE染色光镜下见肌细胞肿胀,部分肌细胞坏死,证实肌肉呈现不可逆损伤。结论:在 OCS中,骨筋膜室内压越高,血氧饱和度越低。  相似文献   
10.
异位骨化是指不应发生骨化的软组织内出现病理性骨组织形成,多见于骨骼肌肉创伤、骨关节术后、神经系统损伤等.文章总结了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比较异位骨组织在不同形成阶段的调控蛋白质在种类、数量存在的差异,据此可以筛选出不同时间点差异表达的功能蛋白,并针对性地对其中感兴趣的蛋白进行鉴定和功能验证,这种方式有助于发现新的调控蛋白,了解各种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证实蛋白质组学在创伤后异位骨化调控蛋白的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创伤后异位骨形成机制以及探索新的生物分子调控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