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评价Th17/Treg细胞平衡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与意义.方法 收集73例动脉瘤破裂患者,比较术前、术后24、72 h及1周的Th细胞及胞内细胞因子介素-17(IL-17)、Treg及细胞因子介素-10(IL-10)的百分含量;并以未破裂的62例动脉瘤患者及6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标本对照.分析动脉瘤破裂患者出院时NIHSS、ADL及住院天数与Th17/Treg细胞平衡、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Th17及IL-17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且破裂组显著高于未破裂组;而Treg及TGF-β1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且破裂组显著低于未破裂组(均为P<0.05).与术前比较,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24 h的Th17及IL-17含量均显著升高,而Treg及TGF-β1均显著较低(P<0.05);术后72 h,动脉瘤破裂患者Th17及IL-17含量较术后24 h均回落,而Treg及TGF-β1上升(P<0.05);术后1周,动脉瘤破裂患者Th17及IL-17含量较术后72 h均明显回落,Treg和TGF-β1较术后72 h显著上升(P<0.05).动脉瘤破裂患者Th17、IL-17与NIHSS、住院天数呈正相关性,而与ADL呈负相关性;Treg、TGF-β1与NIHSS、住院天数呈负相关性,而与ADL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Th17过亢及Treg不足是颅内动脉瘤全身免疫炎症反应的重要特征,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检测两者及其细胞因子有助于评估动脉瘤破裂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钻孔外引流术的老年CSDH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给予醒脑静+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醒脑静组(给予醒脑静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各22例。比较三组给药前及给药7、14、30 d的颅内神经功能情况(NIHSS评分)、颅内出血量,以及给药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情况(TNF-α、hs-CRP)。结果:给药期间,三组NIHSS评分均较给药前降低,其中联合组在给药期间NIHSS持续降低,且均低于醒脑静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给药30 d,阿托伐他汀钙组NIHSS评分低于醒脑静组(P0.05);给药7、14 d,三组颅内出血量均较治疗前均明显持续降低(P0.05),但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30 d,联合组颅内出血量均低于其他两组及给药前(P0.05),但醒脑静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颅内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三组TNF-α和hs-CRP水平均低于给药前,且联合组均低于醒脑静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醒脑静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TNF-α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CSDH患者在行钻孔外引流术后,采用醒脑静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血肿吸收,并能显著减少体内的炎症因子,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脑疝患者外周血CD8+CD28-T细胞的动态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6例脑疝组(A组)患者外周血,以41例未出现脑疝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B组)及32例健康人(C组)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8+CD28-T细胞及其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介素10(IL-10)百分含量。分别在伤后3 h、6 h及12 h观察A及B组患者外周血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变化。结果〓三组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总体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但B组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而A组上述三者均显著低于另外B及C组(P < 0.05)。B组患者在伤后3 h、6 h及12 h的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3 h、6 h及12 h的CD8+CD28-T细胞、TGF-β1及IL-10均呈进行性下降,表现为任意两个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均显著低于B组(P < 0.05)。结论〓CD8+CD28-T细胞显著下降是脑疝患者的一个重要细胞免疫学特征,其伤后12h内进行性下降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43例行微创穿次手术治疗的患者列入观察组,35例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列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后1m及6m日常生活能力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和术后两组患者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及术后6m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间术后1m及术后6mNIHSS评分与术前相比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且预后并发症的较少,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JAZF1对脑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侵袭、迁徙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 方法通过挖掘TCGA数据库中不同级别胶质瘤患者JAZF1的转录水平差异以及患者生存曲线差异,然后通过科内收集的胶质瘤样本提取总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实验研究JAZF1蛋白水平在胶质瘤不同级别中的差异,通过Trans-well实验、细胞划痕实验研究JAZF1对胶质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实验研究JAZF1对胶质瘤细胞侵袭和迁徙能力的关键分子的影响。 结果(1)Ⅳ级胶质瘤中JAZF1的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上相较于Ⅱ级和Ⅲ级胶质瘤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JAZF1高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3.0个月,而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期为30.2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JAZF1表达下降后,U87M细胞的侵袭和迁徙能力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扰JAZF1的表达后,p-Akt、MMP9、MMP2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kt的表达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JAZF1在GBM中高表达且显著缩短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通过调控Akt的磷酸化水平进一步调控相应信号通路下游的MMP9、MMP2的表达影响GBM的侵袭和迁徙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颅内压变化与CD8+CD28-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关系。 方法 以56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A组),以38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进行开颅去骨瓣减压的患者作为阳性对照(B组),并以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阴性对照(C组);比较以上3组外周血及脑脊液内CD8+CD28-Treg及其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百分含量,并监测A组在不同时间点颅内压、CD8+CD28-Treg、IL-10及TGF-β1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 A组术前CD8+CD28-Treg、IL-10及TGF-β1均不同程度低于B及C组(P<0.05),但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的推演,A组患者颅内压逐渐降至正常,而外周血及脑脊液内CD8+CD28-Treg、IL-10及TGF-β1均逐渐回升。相关性分析显示颅内压与CD8+CD28-Treg、IL-10及TGF-β1均呈显著负相关。 结论 CD8+CD28-Treg及其细胞因子降低是颅脑损伤的重要免疫学现象,且与颅内压升高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病的作用。方法收集自发性(A组)及外伤
性(B组)SAH患者各15例,并选取15例头痛查因而行腰穿最后被证实为非器质性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作为对照(C组)。使用
流式细胞术检测以上3 组外周血及脑脊液内Treg 及其胞内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百分含
量。比较自发性及外伤性SAH患者格拉斯哥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头痛视觉评分(VAS)及住院时间的差
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自发性SAH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内Treg、IL-10及TGF-β1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外伤性SAH组
及头痛对照组(P<0.05),但外伤性SAH组以上三者却与头痛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随着治疗的进展,SAH患者的
Treg含量呈进行性上升趋势,前2次腰穿两组患者脑脊液Treg含量存在统计学差异,以自发性SAH偏低(P<0.05),但第3及第4
次腰穿脑脊液的Treg 含量无组间差异,且第3 及第4 次腰穿的脑脊液Treg 含量明显高于第一及第二次(P<0.05);(3)自发性
SAH组的GCS、NIHSS、VAS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短于)外伤组;(4)相关性分析显示Treg、IL-10及TGF-β1三者当中的任意
一者与NIHSS、VAS及住院时间之间四者当中的任意一者呈负相关性,但与GCS呈显著正相关性(r绝对值均大于0.6,P均小于
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减少可能是自发性SAH的一个重要机制;该细胞含量越高,自发性SAH患者预后
越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病人血液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浓度变化及其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aSAH病人(aSAH组)出血12 h、24 h及72 h的HGF、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变化;并以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病人(阴性对照组,n=50)及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n=50)作为对照。随访aSAH病人出院3个月后GOS,对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aSAH组病人出血12 h时HGF、IL-10及TNF-α浓度明显升高(均P0.05)。56例aSAH病人出院3个月均存活,根据GOS分为预后好组(GOS 4~5分)和预后差组(GOS 1~3分)。aSAH后12 h、24 h及72 h时HGF浓度,预后好组均高于预后差组(P0.05);aSAH后12 h及24 h时,预后好组的IL-10浓度高于预后差组(P0.05),而TNF-α浓度低于预后差组(P0.05)。结论 aSAH 12 h时,病人血液中HGF、IL-10及TNF-α浓度明显升高,HGF浓度越高提示aSAH病人预后好,可能与HGF抑制炎症反应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