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海藻酸盐支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物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体内应用的可能性,为人工肝组织的体内应用提供基础。方法: BMSCs用氯甲基苯甲酰氨荧光染料(CM-DiI)标记后种植于海藻酸盐支架形成支架细胞复合物。动物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构建70%肝切除大鼠模型,实验组大鼠给予支架细胞复合物平铺于肝脏创面上,对照组给予单纯支架。4周后取出支架细胞复合物行荧光显微镜追踪观察;切片行白蛋白及糖原染色追踪支架上细胞的分化;同时比较两组大鼠生存率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CM-DiI能很好地标记细胞。体内应用后BMSCs能够在海藻酸盐支架上分泌白蛋白,合成糖原。实验组大鼠的生存率及肝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海藻酸盐支架-BMSCs复合物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体内能够起到部分肝功能支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肝外胆管癌一般症状较隐蔽 ,且转移较晚 ,一经发现多属晚期 ,且常侵及门静脉 ,肝动脉 ,使手术受到限制 ,有时胆肠吻合内引流也难进行 ,常须用外引流解除胆道梗阻 ,以延长生命。外引流常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 ,且会丢失大量体液 ,造成电解质失衡。作者采用体外架桥达到内外引流相结合 ,取得较好的效果。临床资料例 1:罗×× ,女 ,49岁 ,以全身进行性黄疸伴上腹胞胀 ,食减消瘦 ,全身搔痒 ,以肝炎在外治疗 2个月无效入院。B超提示 :胆总管内见高回声团块影约 2 .5cm× 1.8cm ,后方无声影。胆总管扩张 3cm ,提示 :胆总管占位性病变。剖腹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1-42)作用的小胶质细胞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s)生存的影响。方法: 利用Transwell小室在体外建立NSCs与小胶质细胞共培养体系,检测Aβ1-42蛋白作用小胶质细胞前后NSCs增殖、分化及凋亡情况。结果: 与单纯共培养组相比,Aβ1-42干预共培养组的增殖率降低,且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胆碱乙酰转化酶(CHAT)阳性表达率也均降低。结论: Aβ1-42介导的炎症反应抑制了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能显著降低其分化成神经元尤其是胆碱能神经元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背景:常规干细胞示踪的检测方法,需取实验动物组织进行检查,缺乏示踪的动态检测和无创性。 目的:通过体外菲立磁标记骨髓间质干细胞并进行磁共振成像扫描,明确不同浓度菲立磁对人骨髓间质干细胞细胞活性的影响和检测菲立磁标记的最佳浓度,并筛选出适合人骨髓间质干细胞磁共振成像扫描的成像序列。 方法:使用不同质量浓度菲立磁(100,50,25,12.5 mg/L)与生长状态良好第3代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孵育24~48 h,另设未进行标记的第3代细胞为空白对照组。两组细胞进行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增殖生长情况并描绘生长曲线。细胞普鲁士蓝染色鉴定人骨髓间质干细胞的标记情况。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测,确定最佳磁共振成像序列。 结果与结论:质量浓度≤25 mg/L的菲立磁标记对人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不会产生影响,并且以25 mg/L的标记效果最佳。而≥50 mg/L的菲立磁标记则明显抑制人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增殖。磁共振成像扫描显示菲立磁标记24,48 h或子代的人骨髓间质干细胞标本T1WI、T2WI以及T2*WI 3个序列上均可见信号降低,以T2*WI变化最为明显。证实菲立磁可用于体外标记人骨髓间质干细胞连续性研究。菲立磁标记对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存在浓度相关性,25 mg/L为最佳标记浓度。磁共振成像T2*WI序列更适合追踪菲立磁标记的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5.
我们自1987年10月至1992年7月应用康神医用胶(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治疗肝、脾、肾损伤165例(含171例次实质性脏器)破裂粘合修补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165例,男126例,女39例,男:女为3.2∶1;年龄4~76岁,平均年龄30.2岁。平均住院天数为20.6天。其中肝破裂或损伤95例次,脾破裂或损伤64例次,肾破裂或损伤12例次,同时合并两个以上实质脏器损伤者6例,合并出血性休克25例,单发或多发性骨折47例,胸部损伤(气胸、血气胸)15例,腹膜后血肿13例,胃损伤或穿孔10例,膈肌裂伤6例,胰腺损伤或断裂2例,后尿道断裂2  相似文献   
6.
胆结石在人群中非常普遍,目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ute calcolous cholecystitis,ACC)的诊断与治疗存在较大争议,学术上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对于手术与保守治疗的选择,特别是针对高手术风险的患者,这方面的问题仍缺乏广泛的论证.其他方面的争议还包括:胆道系统结石的诊断方法与其诊断的必要性、治疗方法的选择、手术方式、高手术风险患者(澄清胆囊造口术的角色与作用)的诊疗.由此,世界急诊外科学会决定召开会议,以探究相关争议并明确ACC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对肝星状细胞的体外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目前肝纤维化尚没有公认的特效疗法,近年来骨髓间质干细胞应用于肝纤维化的治疗已取得一定效果,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目的:体外探讨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对肝星状细胞的调控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6/12在中山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骨髓来源于青年健康志愿者髂骨,入肝星状细胞购自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人正常肝细胞系L-02购自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方法:将分离提纯的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与肝星状细胞在β孔Transwell板上建立上下共培养体系.接种密度均为2×104cells/well.另设L-02代替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作为阴性对照,单纯培养的肝星状细胞为空白对照,培养72 h.主要观察指标:肝星状细胞形态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肝星状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肝星状细胞活化标志α-肌动蛋白的表达.结果:倒置显微镜下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呈扁平状,胞浆内缺乏脂肪滴,α-肌动蛋白位于肝星状细胞胞质内,呈高张力纤维状分布.与L-02+肝星状细胞组、单纯肝星状细胞组比较,骨髓间质干细胞+肝星状细胞共培养组的肝星状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α-肌动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促进其凋亡,这可能是骨髓间质干细胞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林继宗  陈署贤  胡昆鹏  林楠  钟跃思  汤照峰  许瑞云 《新医学》2010,41(7):468-471,F0003
目的:对比研究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与半乳糖化壳聚糖支架的和壳聚糖支架相容性,为未来肝脏组织工程寻求理想的种子细胞载体。方法:制备半乳糖化壳聚糖和壳聚糖支架,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将大鼠BMSC接种于这两种支架内进行体外培养,扫描电镜观察显微结构,采用MTT法及荧光显微镜观察大鼠BMSC在两种壳聚糖支架上的生长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扫描电镜显示BMSC在这两种支架内均呈球形方式生长,MTT法和荧光显微镜显示BMSC在壳聚糖支架与半乳糖化壳聚糖支架均能很好地黏附、生长和增殖,MTT法显示细胞接种后10、13、16、19、22d半乳糖化壳聚糖组OD值明显高于壳聚糖组(P〈0.05),细胞接种后14d荧光显微镜下显示半乳糖化壳聚糖支架上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壳聚糖支架(P〈0.05)。结论:大鼠BMSC与壳聚糖支架及半乳糖化壳聚糖支架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BMSC在半乳糖化壳聚糖支架上能更好地黏附和生长,半乳糖化壳聚糖支架可望成为未来肝脏组织工程的良好的种子细胞载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EIN)对肝癌肝切除患者术后早期肝功能及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癌肝切除患者随机进入EI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7d的血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补充量、血浆内毒素及术后7d内肠道排气时间及大便球杆比异常率。结果EIN组和PN组患者术后血白细胞计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第7天,EIN组患者ALT、TBIL恢复优于PN组,血浆白蛋白补充量少于PN组;肠道恢复时间早于PN组,同时大便球杆比异常率较PN组低(P〈0.05)。结论肝癌肝切除术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联合肠内免疫微生态支持治疗可以补充肠道正常菌群,减少细菌易位,减少内毒素血症及炎症因子的发生,有利于肝切除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髓血干细胞采集及肝内移植过程中故障的应对。方法对20例患者于髂骨上棘穿刺采集自体骨髓,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获得含干细胞的骨髓血,经与门静脉插管相连的皮下药盒注入,对出现故障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每例采集和注入3次,共60人次,出现故障6人次(10%),其中导管堵塞最多见(3人次);皮下药盒与门静脉插管连接头滑脱1人次;骨髓穿刺困难,抽取量少1人次;皮下脂肪层过厚,穿刺困难1人次。经及时处理后,60人次均顺利完成骨髓血的采集和移植。结论骨髓血采集及经皮下药盒肝内移植过程中可能出现困难,以导管堵塞最多见,处理不当,移植难以顺利进行。为确保移植成功,必需预防为主,做好移植前准备和移植后处理。出现困难时,应及时应变,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