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血液透析设备的管路系统主要分为透析液管路和体外血液管路两大系统[1]。而透析机外的原液中供管路与水路,在血液透析的全部治疗和维护过程中,需要连接和分离操作多次,既增加了护理人员操作程序环节,也增加了透析液污染和消毒液渗漏的风险。为此,对透析机供液与消毒管路三通连接器进行了改进,并在实际工作中验证了其实用性和安全可靠性。1血液透析机管路改进方法透析中心血液透析机机型为日机装DBB-27C,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致病菌及有效治疗。方法分别进行临时性颈内静脉置管390例次,与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40例次,股静脉置管150例次,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共出现68例次导管感染。每例次导管感染均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结果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总感染率为11.7%,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主要致病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表皮葡萄球菌。股静脉置管导管感染发生率高于颈内静脉置管。结论抗生素全身应用或封管局部应用及拔出中心静脉导管是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变迁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药敏同时兼做K-B法按最新版本的NCCLS折点对我院2011~2013年确诊泌尿系感染患者送检的10049份中段尿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在10049份中段尿液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3187株,阳性分离率为31.7%,主要病原菌检出顺序是大肠埃希菌1107(34.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79(11.9%)、肠球菌属275(8.63%)肺炎克雷伯菌234(7.34%)。肠杆菌科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碳氢酶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性较低,革兰阳性球菌没有发现对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株。结论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大肠艾希菌为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实验室应定时监测本地区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菌群和其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麸炒对枳壳挥发油中柠檬烯含量的影响,并分析枳壳挥发油的抑菌活性与柠檬烯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结合外标法测定不同产地枳壳炮制前后挥发油中柠檬烯含量区别;采用96孔板法测定枳壳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1/MIC值代表抑菌活性,运用双变量相关分析计算挥发油的抑菌活性与柠檬烯含量的关联性。结果:麸炒会降低枳壳柠檬烯含量;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枳壳挥发油中柠檬烯含量越高,其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越强。结论:麸炒炮制可影响枳壳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柠檬烯为枳壳挥发油的抑菌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股骨髁骨折应用锁定接骨板固定逐渐被大家接受和应用,但是随着锁定接骨板固定越来越多,随之出现的断板断钉的病例也越来越多,治疗困难,患者痛苦,易影响膝关节功能,我们于2007年至2010年治疗股骨髁锁定接骨板断裂30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24~50岁,平均38岁;交通伤2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病的临床高危因素,由此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能力。方法筛选从2010年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诊断胆红素脑病的新生儿57例(设置为脑病组),同时在该时期内筛选57例无胆红素脑病的高胆红素新生儿(设置为无脑病组),对两组新生儿的各种因素进行统计记录筛选出高危发病因素。结果脑病组新生儿体质量、12h内发生黄疸、感染、G-6-PD缺乏以及溶血等因素和无脑病组新生儿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发生胆红素脑病,可能的高危因素有:出生时体质量较低、12h内发生黄疽、感染、存在G6PD缺乏和新生儿溶血、低蛋白血症,尤以感染和溶血性疾病为甚,因此对这些因素需要密切关注,尽可能避免高危因素的发生,从而来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8.
张智敏 《吉林医学》2013,34(24):4911-4911
目的:探讨早产儿肺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方法:选择早产儿肺出血患儿45例,将其设置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无肺出血的早产儿90例设置为对照组,对相关早产儿肺出血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和肺出血有密切关系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出生体重过低、Apgar评分≤7、低体温、产时窒息、肺炎是导致早产儿肺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密切观察早产儿,尽早诊断治疗,对相关肺出血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早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了解病原菌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菌群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室参考。方法:对2011~2013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 737株从新生儿血液标本培养分离出的阳性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送检血培养标本10 437份中阳性2 737例,阳性率26.2%。其中革兰阳性菌2 083株(76.1%),革兰阴性菌456株(16.7%),真菌198株(8.7%)。血培养结果显示新生儿血培养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革兰阳性菌药敏显示对常用的青霉素类、头孢类、克林霉素类、磺胺类高水平耐药,耐药率>80.0%,但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较为敏感,但对常用抗生素包括复合制剂(氨苄西林他唑巴坦)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类均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新生儿科血培养以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为主,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为首选抗生素,实验室要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