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其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所引起,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相似文献   
2.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是一个位于染色体3p14.2 区域的抑癌基因,通过激活半胱天冬酶、抑制PI3K-Akt-survivin信号通路和IκB-α磷酸化以及与微管结合等途径发挥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FHIT的失活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文章就FHIT基因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失活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及基因治疗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良性脑膜瘤的复发与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关系 ,并寻找能预测其复发的指标。 方法 :对 1 5例复发的良性脑膜瘤和 2 2例非复发的良性脑膜瘤共 4 9份标本分别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Ki 6 7的免疫组化染色 ,计数阳性细胞数的比率即标记指数 (LI) ,比较各组间的PCNALI和Ki 6 7LI。 结果 :复发的良性脑膜瘤的PCNALI和Ki 6 7LI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 (P <0 .0 5 ) ;复发组中同一患者前后两次手术标本的PCNALI和Ki 6 7LI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复发的良性脑膜瘤的细胞增殖性高于未复发组 ,当PCNALI>2 .0 %时 ,提示肿瘤有复发倾向。良性脑膜瘤复发后其增殖特性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4.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附75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评价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8年至2003年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7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其疗效、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73例有效(总有效率97.3%),其中疗效优者70例(93.3%),疗效良者3例(4%),无效者2例(2.7%);并发症有脑脊液漏1例、轻度面瘫2例、面部麻木6例、术后口唇嘴角处疱疹11例。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病因性治疗,具有治愈率高保持三叉神经功能的特点,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人抑癌基因FHIT真核细胞表达载体。[方法]采用PCR方法,从人胎脑组织的总cDNA中扩增出444bp的人FHIT cDNA片段,然后定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B中,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后酶切分析和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用该表达质粒转染COS-7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FHI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人FHIT基因cDNA以正确方向插入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DcDNA3.1/myc-His(-)B中;转染COS-7细胞后,可见转染细胞有Fhit蛋白的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地构建了人抑癌基因FHIT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B-FHIT,为研究FHIT基因在肿瘤的发生中的作用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源性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的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系U87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将载有人外源性FHIT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B-FHIT和空载体质粒pcDNA3.1/myc-His(-)B分别转染胶质瘤细胞系U87。实验细胞分U87-FHIT组(转染FHIT基因的U87细胞)、U87-vector组(转染空载体质粒的U87细胞)和空白对照组(亲本U87细胞)。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外源性FHIT蛋白的表达;MTT法及流式细胞术观察转染前后细胞生长特性的变化。结果U87-FHIT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明显高于U87-vector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FHIT基因表达能诱导U87细胞凋亡,抑制其生长,具有抗胶质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成人髓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 年8月至2008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16 例成人髓母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治疗措施与效果.结果 肿瘤全切除12 例,次全切除3 例,部分切除1 例,术后均行放疗,3 例同时行化疗.术后复发3 例,术后2 年生存率86.7%,5 年生存率66.7%.结论 成人髓母细胞瘤发生于后颅窝中线区者多见.手术切除及术后全脑脊髓放疗是主要治疗方法.复发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29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 临床表现最常见为患侧三叉神经麻痹.肿瘤可位于中颅窝、后颅窝或骑跨中后颅窝呈哑铃形.本组中肿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颅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改善20例,无明显变化4例,加重5例,主要表现为面部麻木和眼球外展受限.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起源部位和生长方向复杂.MRI对临床诊断及选择手术入路有重要意义.合适的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相结合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术后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将142例STB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1例,两组均行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颅内监测探头置入术ICP监测,对照组采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进行无创性ICP动态监测.在常规止血、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等治疗的同时,如ICP> 15 mmHg超过30 min,即用20%甘露醇脱水,同时予镇静,保持呼吸道通畅,抬高头位30°,每日补液量2000~2 500 mL,有创颅内压监护同时引流脑脊液.如ICP继续升高,>30mmHg,多提示颅内血肿增加或发生了较严重的脑水肿,应及时复查CT并做相应处理.观察两组甘露醇应用时间、剂量及术后第1、3、5天的ICP变化.结果 观察组甘露醇平均应用时间为7d,平均剂量为1 125 g;对照组分别为12 d、1 420 g,两组比较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第3、5天ICP水平减低(P均<0.05).结论 有创ICP监测能准确反映STBI患者术后ICP变化,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0.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是一个位于染色体3p14.2 区域的抑癌基因,通过激活半胱天冬酶、抑制PI3K-Akt-survivin信号通路和IκB-α磷酸化以及与微管结合等途径发挥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FHIT的失活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文章就FHIT基因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失活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及基因治疗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