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呈球形,直径约为55 nm,作为遗传物质包含双链DNA的小型的非包裹病毒,1970年,在人疣组织中被首次观察到,1983年,从兔子体内Rich ard Shoppe第一次将HPV识别并分离出来[1-2]。1970年以后,确认了HPV与宫颈癌的病因密切关联,与之相关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特别是在分子病毒学领域[3]。子宫颈癌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占全妇科肿瘤的12%,是世界上第二大妇科恶性肿瘤,同时发生率在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中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性激素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与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与丹那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变化,并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8(IL-8)水平。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FSH、LH水平明显升高,E2水平明显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SH及LH明显低于对照组,E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4、TNG-α、hs-CRP及IL-8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IL-4、TNG-α、hs-CRP及IL-8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患者的IL-4、TNG-α、hs-CRP及IL-8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明显改善性激素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治疗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剑波 《云南医药》2008,29(2):195-196
我院以前做小儿手术时,常以单纯氯胺酮麻醉为主。氯胺酮麻醉镇痛效果好,但可引起气道分泌物明显增加、心率增加、血压升高、术后苏醒慢、有精神症状等。本研究改用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静脉注射麻醉,可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并减少氯胺酮的一些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及单纯氯胺酮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及其苏醒时间.方法 选择1-6岁100例手术惠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对照组)为单纯氯胺酮麻醉;B组(实验组)为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麻醉.术中均予面罩给氧2L/min,均在手术结束前20-30分钟停药.结果 A组出现喉痉挛2例,未出现呼吸抑制病例,术后完全清醒时间(12.45±2.50)h;B组未出现喉痉孪病例,但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2例,术后完全清醒时间(4.05±2.07)h.结论 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患儿呼吸、循环影响轻微,优于单纯氯胺酮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麻醉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5.
罗剑波 《医学信息》2008,21(5):682-684
目的 观察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对高血压患者上腹部手术后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胆囊切除手术后5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Ⅰ组采用传统肌注哌替啶方法镇痛.Ⅱ组保留硬膜外导管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记录术前、术毕、术后8h、16h、24h、32h、.40h各时点血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各时点的镇痛效果.以及术后有无恶心、呕吐、头晕等指标.结果 通过观察,术后Ⅰ组血压、心率与术前相比较明显升高(P∠0.05).Ⅱ组与Ⅰ组相比较除术毕外,术后Ⅰ组血压、心率明显增高(P∠0.05).通过术后各时点VAS观测,Ⅱ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Ⅰ组(P∠0.05).结论 高血压病人上腹部手术后应用PCEA不仅镇痛效果确切,而且可抑制高血压病人术后内皮素(ET)的进一步释放.从而确保了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的稳定,预防和减少了高血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孕早期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及白细胞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将符合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标准的35例GDM孕妇作为GDM组,42例葡萄糖耐量正常孕妇作为NGT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正常的30例孕龄女性作为对照组,收集三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并检测受试者实验室检测指标,并对有差异的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同时对显著性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GDM组和NGT组受试者FINS、HOMA-IR、hs-CRP、TG、LDL-C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而SHBG指标显著降低(P<0.05),与NGT组比较,GDM组FBG、FINS、HOMA-IR、hs-CRP、TG和LDL-C均显著升高(P<0.05),而SHBG指标显著降低(P<0.05).GDM组中SHBG与FINS、HOMA-IR和hs-CRP呈负相关(r=-0.233,-0.412和-0.512,P<0.05),而与FBG、TG和LDL-C均无相关性,GDM组中HOMA-IR和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027,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SHBG水平与GDM发生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hs-CRP、FINS和HOMA-IR与GDM发生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孕早期低水平SHBG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性因素,对孕早期妇女进行SHBG检测,能够预测GDM发生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 1,ACC1)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细胞增殖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与Western Blot方法,分析10例卵巢癌患者癌与癌旁组织中ACC1表达,以明确卵巢癌细胞中ACC1的表达是否发生了异常改变。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下调卵巢癌细胞SKOV3中ACC1表达后,分别用MTS与EDU实验分析ACC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分析ACC1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卵巢癌组织中ACC1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发生上调(P<0.01);下调ACC1表达可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P<0.01);下调ACC1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ACC1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提示ACC1可能是潜在的卵巢癌治疗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头孢拉定预处理对良性甲状腺结节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87例资料,按预防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未干预组42例和干预组45例;未干预组患者术前未给予药物预防切口感染,干预组患者术前给予头孢拉定干预预防切口感染;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 d中性粒细胞(NEUT)百分率、白细胞计数(WBC)测得值的变分情况,以及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术前两组患者NEUT百分率、WBC计数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两组患者其值均高于术前;干预组患者干预后其值均低于未干预组(P<0.05);干预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未干预组(P<0.05)。结论:良性甲状腺结节切除术后患者,采用术前头孢拉定预处理,有效预防了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9.
现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糖尿病近2年来就诊并每日参加糖尿病健康教育830例患者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临床表现特征,探讨其与解脲支原体(Uu)的关系。方法:400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入院时均对外阴、宫颈和阴道粘膜进行检查,采集阴道分泌物。依据阴道状况及分泌物情况对患者进行诊断,将其分为BV组和健康人群组。比较两组阴道临床症状特征和微生态(细菌培养情况及菌群密集度)特征,并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分析其与BV的关系。结果:25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白带异味患者127例,占50.8%;发作时间14天至2年半,平均发作时间(3±6.1)月;白带增多者84例,占33.6%;外阴瘙痒者70例,占28%;64例无明显症状,占25.6%。阴道分泌物检查表明,186例(74.4%)分泌物呈均匀稀薄状,235例(94.0%)阴道pH值高于4.5,所有患者线索细胞呈阳性;139例(55.6%)氨性实验成阳性。与健康人群相比,BV组的pH值、Nugent评分、白带异味、白带增多、无显著症状、均质稀薄分泌物、阴道pH值高于4.5、氨性实验阳性(%)、线索细胞阳性比例患者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BV患者沙眼衣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检出率分别为6.0%和41.6%,卡方检验表明其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5);BV组乳酸菌密集度较高,集中于0-Ⅰ级,阴道加特纳菌密集度增加,Ⅱ-Ⅳ级占77.6%,组间Ridit分析表明两组的乳酸菌密集度和阴道加特纳菌密集度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0例BV患者中,复发性BV共7例(2.8%)。25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中,190例(76.0%)解脲支原体呈阳性;150例健康人群中,90例(60.0%)呈解脲支原体阳,二者差异显著(χ2=8.69,P=0.00);215例人群菌量高于104ccu/mL,其中含172例(80%)BV患者,185例菌量低于104ccu/mL,合并BV阳性者78例(42.2%),二者差异显著(χ2=9.92,P=0.00)。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V阳性率与Uu检测菌量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2=0.99,P=0.01。结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临床多表现为白带异常、阴道分泌物呈稀薄状、阴道pH值高于4.5和微生态失调,其解脲支原体阳性率较高,其量与BV发生率呈正相关,临床中应注意合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