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82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226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4篇
  1篇
中国医学   190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大黄高位灌肠结合大剂量皮硝外敷在急性胰腺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标准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观察及生皮硝局部外敷,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腹痛减轻时间、腹胀减轻或者消失时间、腹部压痛减轻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液学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血液学指标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58%,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大黄高位灌肠联合皮硝外敷可有效抑制急性胰腺炎患者内毒素的释放,改善消化道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应用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技术鉴别来源不明的胎儿标记染色体,明确其遗传物质的来源,并探讨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讨论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Pallister-Killian syndrome,PKS)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提高对此类罕见染色体疾病的认识。该病例因在妊娠中期超声发现胎儿异常而行羊水穿刺进行CNV-Seq检测,同时分析胎儿和父母的核型。羊水CNV-Seq结果示该样本12号染色体p13.33-p11.1处检测到拷贝数为3.5、片段大小为34.70 Mb的嵌合重复区域;羊水染色体核型结果为47,XY,+i(12)(p10)[58]/46,XX[42],综合上述结果考虑为PKS。通过结合超声结果,综合应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和CNV-seq技术能准确确认染色体异常片段来源,在产前有效诊断PKS患者。  相似文献   
3.
认知老化导致的认知功能衰退是老龄化过程中的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对于降低认知老化发生和发展的速度,目前尚无明确、统一的治疗原则可循。由神经营养因子减少所致的认知功能衰退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运动作为有效的、低成本的干预方式,在认知功能衰退的早期,从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和延缓的作用。探讨有氧运动通过神经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对认知功能衰退改善作用的内在机制,从而对延缓认知功能衰退的运动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参数与定量血流分数(QFR)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接受QFR和IVUS检查的116例患者(117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根据QFR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QFR≤0.80组(25处病变)和QFR>0.80组(92处病变),比较两组IVUS检查参数的差异。应用Poisson线性相关性分析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VUS与QFR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QFR≤0.80的预测因素。结果IVUS检查发现,QFR≤0.80组最小管腔面积(MLA)[(3.1±0.8)mm2比(3.6±1.1)mm2,P=0.040]、最小管腔直径(MLD)[(1.8±0.3)mm比(2.0±0.3)mm,P=0.012]显著小于QFR>0.80组,而斑块负荷[(73.5±5.6)%比(68.0±8.4)%,P=0.002]、面积狭窄率[(69.8±8.8)%比(63.8±9.8)%,P=0.007]、斑块偏心指数[(0.83±0.12)比(0.73±0.19),P=0.008]及回声消减斑块比例(52.0%比23.9%,P=0.003)显著高于QFR>0.8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is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MLA(r=0.259,P=0.005)、MLD(r=0.300,P=0.001)与QFR正相关,而斑块负荷(r=–0.357,P<0.001)以及斑块偏心指数(r=–0.247,P=0.008)与QFR负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斑块负荷>70%(OR 4.531,95%CI 1.443~14.222,P=0.010)和斑块偏心指数(OR 1.066,95%CI 1.014~1.121,P=0.012)为QFR≤0.80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IVUS检查结果中斑块负荷>70%以及斑块偏心指数是QFR≤0.80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眼针带针康复疗法是指眼针疗法与现代康复技术有机结合,根据康复对象不同的功能障碍,选取“眼针八区十三穴”对应穴区进行埋针,留针期间同步进行各种康复训练的一种疗法。制定眼针带针康复疗法技术操作规范主要目的是规范管理和指导中医专业技术人员正确使用眼针带针康复疗法进行康复治疗。本标准通过对眼针带针康复疗法的技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定义和术语(眼针物理疗法、眼针作业疗法、眼针言语训练、眼针认知康复训练、眼针止痛康复技术)、操作步骤与要求(眼针针具选择、取穴原则、体位选择、环境要求和操作方法等)、主要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规范制定。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各级各类医院及医疗机构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眼针带针康复疗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异型南五味子根茎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结构鉴定和细胞毒活性研究。方法:将药材异型南五味子根茎阴干,粉碎成粗粉,用95%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减压回收提取液至无醇味后,将提取液用水分散,过聚酰胺柱色谱,依次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得到水洗脱物,30%乙醇洗脱物,60%乙醇洗脱物和95%乙醇洗脱物。30%乙醇洗脱部位过小孔树脂柱色谱(MIC),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洗脱MCI树脂,得到水洗脱物,30%乙醇洗脱物,50%乙醇洗脱物和95%乙醇洗脱物,50%乙醇洗脱物为富集得到的总倍半萜部位。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用中压制备液相色谱对总倍半萜类部位进行分离,用TLC和HPLC对得到的组分进行合并。对于含有倍半萜的组分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用ESI-MS和NMR谱学技术进行结构确定。结果:从异型南五味子根茎中获得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1α-hydroxy-9-deoxycacalol(1),balsamiferine B(2),balsamiferine D(3),chaetopenoid A(4),chaetopenoid B(5),asterothamnone A(6),asterothamnone B(7),and 10-dehydroxy-melleoliede B(8)。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表明,化合物2,6,7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具有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0.6,9.5和15.5μmol·L~(-1)。结论:倍半萜化合物1~8为从南五味子属植物中首次获得。  相似文献   
7.
王兴 《双足与保健》2017,(24):155-155
目的研究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不同手术时机的临床对比。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接受单侧自体半腱肌及股薄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分为2组。对照组为早期重建组,实验组为晚期重建组,进行随访,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IKDC及关节活动度等临床指标。结果经过对应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6个月的Lysholm评分为(62.30±11.32)分,实验组患者的术后6个月的Lysholm评分为(79.31±11.40)分,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IKDC评分为(58.32±12.43)分显著低于实验组评分为(77.30±14.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23.23±30.88)与(119.20±31.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重建与早期重建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均可得到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但晚期重建治疗可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牙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 探讨牙种植体植入后即刻修复的临床可行性、技术特点并评估其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从1999年3月至2003年12月间,共24例患者行种植体植入后即刻修复。3例无牙颌患者在下颌前部各植入4个专用种植体,1周内完成种植体支持的连杆式上部结构覆盖义齿修复;21例牙列缺损患者共植入30个种植体,均于1周内在种植体上部完成树脂单冠或联冠修复,4-6个月后行种植体烤瓷冠修复。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3、6、12个月,之后每12个月复查1次。结果 24例共42个种植体即刻负重。平均负重28个月(最短3个月,最长49个月),种植体无脱落、无感染,种植体周围未出现X线透影,未见明显骨吸收。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特殊设计的种植系统,应用改良的种植外科和修复技术对一些牙列缺损及无牙颌患者行种植即刻修复,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上颌窦提升植骨及同期种植体植入术   总被引:48,自引:6,他引:48  
目的为解决上颌后牙缺失后牙槽骨高度不足、种植体易穿入上颌窦腔导致种植失败这一难题。方法作者对9例患者12侧上颌窦行上颌窦提升、植骨及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术后随访平均时间14个月(10~23个月)。结果无种植体松动或脱落,无上颌窦炎症发生,X线复查显示种植体周围无阴影;有8例患者颏部取骨术后下唇出现暂时性感觉迟钝或麻木,均自愈。结论上颌窦提升、植骨及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对解决上颌后部牙齿缺失后牙槽骨高度不足、种植困难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并提出了适应证,对手术方法、植骨技术方面的注意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纯钛膜在种植外科中应用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价无孔纯钛膜治疗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应用技巧。方法 81例患者的92颗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均采取自体碎骨及Bio-Oss人工骨移植充填后,国产无孔纯钛膜覆盖治疗,术后6~10个月行种植Ⅱ期手术,同时取出钛膜。结果 5例(6颗种植体)发生种植术后软组织瓣早期裂开或穿孔,钛膜外露且早期取出;其余76例软组织瓣愈合良好,原骨缺损完全骨性修复。结论 钛膜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效地防止移植的骨代用品移位、纤维结缔组织长入,其塑形性好,能维持较大的骨再生修复空间,骨生成量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