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3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携带Ubc9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1/Ubc9,制备含Ubc9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Ubc9,并使Ubc9在HeLa细胞中高效表达。方法 PCR法扩增目的Ubc9基因;用pemI酶切将穿梭质粒pAdTrack-CMV-Ubc9线性化;将线性化的穿梭质粒pAdTrack-CMV-Ubc9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在感受态BJ5183菌内进行同源重组,筛选阳性重组子pAdEasy-1/Ubc9;再用PacI酶切pAdEasy-1/Ubc9使之线性化,线性化的重组腺病毒质粒经脂质体转染HEK293细胞,进行重组腺病毒的包装和扩增。收集重组腺病毒,感染HeLa细胞,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Ubc9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通过PacI酶切证实携带Ubc9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包装出携带Ubc9基因的腺病毒能有效感染HeLa细胞。结论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方法成功地构建了携带Ubc9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能在HeLa细胞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2.
被棘毒鱼蜇伤轻者局部剧烈肿胀、疼痛,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心慌、胸闷、血压下降,甚至死亡.山东省地处黄、渤海之滨,全省约1/2的边界濒临大海.沿海渔业工作人员,时有被棘毒鱼蜇伤的可能.国外有关棘毒鱼类的研究报道,均只涉及本国沿海常见的类型[1,2].而我国有关棘毒鱼的种类及致病机制未见系统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单味中药苦参对大鼠Ⅰ型变态反应的影响。方法以卵蛋白为变应原致敏大鼠,制备抗卵蛋白的抗血清(含IgE)。采用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实验法,将抗血清注射到正常动物皮内,建立Ⅰ型变态反应的实验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模型组(NS)、苦参高剂量(2.8×103 g/L)组、苦参低剂量(1.4×103 g/L)组、脱敏组方(2.8×103 g/L)组及酮替酚(0.4g/L)组,分别灌胃给药,然后以卵蛋白及伊文思蓝染料进行抗原攻击,测量蓝斑直径,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量致敏部位染料的渗出量。以抗卵蛋白血清被动致敏的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为观察对象,从形态学角度观察苦参对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结果给予高、低剂量的苦参均可抑制大鼠同种PCA,明显减少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高剂量苦参对致敏局部皮肤染料渗出和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低剂量苦参(F=370.254、56.326,q=10.737、5.569,P0.05);高剂量苦参的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与酮替酚相似(q=2.820、1.313,P0.05),但次于脱敏组方(q=3.755、2.671,P0.05)。结论单味中药苦参具有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苦参的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次于中药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探讨在离体条件下日本鬼鲉毒腺提取物对大鼠红细胞结构和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浓度(浓度为lμg/ml、10μg/ml、100μg/m1)的日本鬼鲉毒腺提取物对大鼠红细胞结构的影响;MTT法测定毒腺提取液对大鼠血液单个核细胞、胸腺细胞和脾细胞活力的影响;用LDH释放法检测血液和脾脏中NK细胞的活性;用大吞噬法检测毒腺提取物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力的影响。结果:三种浓度的毒腺提取液均可使大鼠红细胞发生棘突样变,10分钟内红细胞棘变率随毒素的浓度增加而增多,5-30分钟时间内较大剂量的毒液可使80%的红细胞发生棘突样变,但未见红细胞溶血现象。毒腺提取液可明显降低血液单个核细胞、胸腺细胞、脾细胞的活力;明显降低NK活性;并且降低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结论:鬼鲉蛰伤后造成的胸闷、憋气甚至休克、蛰伤局部容易感染和难愈合与其毒液导致红细胞变形及其免疫细胞活力下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患者文,32岁。1997年9月就诊。l年半前,因双上肢起小红丘疹、痒,口服扑尔敏1片,第2天面部肿胀、疡痒c停药后3天面部消肿。随之全头出现散在脱发,以顶、枕部较显著。l个月后眉毛、睫毛、腋毛开始脱落,2-3月后,毛发全部脱光一至第4个月,先从头顶部出现黄豆大乳白色斑片,渐扩展至枕部,出现大片白斑,形状不规则。伴有双侧手足指、趾甲有凹点不规则变形,甲的颜色无变化。曾用“101生发精”及中药治疗无效。发病前后身体健康,月经正常,无明显精神刺激。无同样发病的家族史。体检:营养、发育正常。各部位长、短、委毛全部脱光,头…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所以有必要深入研究其对肥大细胞的作用。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诱发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炎性递质的影响。 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和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收集培养第3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获取干细胞分泌因子。分离培养大鼠腹腔肥大细胞,分别以大鼠抗卵蛋白血清特异性被动致敏腹腔肥大细胞和用Compound48/80非特异性致敏肥大细胞。 结果与结论:干细胞因子、酮替芬均能抑制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诱发肥大细胞脱颗粒和释放类胰蛋白酶,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干细胞因子抑制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诱发肥大细胞脱颗粒和释放类胰蛋白酶的效果均不如酮替芬组(P < 0.05)。结果表明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具有稳定肥大细胞膜,减轻其脱颗粒、释放炎症递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扇贝多肽保护中波紫外线损伤HeLa上皮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扇贝多肽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下HeLa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UVB(辐照强度为7.15×10-5J/cm2)对HeLa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HeLa上皮细胞随机分为6组,未辐射对照组、辐射损伤组[损伤对照组、0.5%扇贝多肽(PCF)组、1%PCF组、2%PCF组、1%维生素C组]。四唑盐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的凋亡率、死亡率和胞内游离Ca++的含量;酶法测定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丙二醛)的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结果 离体条件下扇贝多肽:①显着增强HeLa上皮细胞的活性;②降低HeLa上皮细胞的凋亡率和死亡率;③显着提高HeLa上皮细胞内游离Ca++的含量;④提高细胞上清液中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且呈量效正比关系。结论 扇贝多肽在体外有抗UVB氧化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扇贝多肽通过提高抗氧化酶含量、清除自由基等,以减轻细胞凋亡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放射免疫和原子吸收方法.检测雌二醇诱发高血压过程中大鼠血浆和部分组织中P物质和微量元素锌含量的改变。结果表明雌二醇诱发高血压大鼠下丘脑、延脑中P物质含量显著升高.脑垂体、肾上腺和血浆中P物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0.01)。延脑、肾上腺和血浆中锌离子升高,肾脏锌离子显著降低(P<0.05~0.01)。提示P物质参与雌二醇诱发高血压过程;雌二醇可能通过影响心血管中枢、肾上腺、肾脏及血浆中依赖于锌离子的酶的活性而使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9.
结节、囊肿性痤疮至今尚缺乏特效疗法。1988年以来,我们以中药治疗29例,疗效较为满意。 1.临床资料:随机取47例,其中男41例,女6例;年龄16~35岁(18~35岁者39例);病期3个月至5年。47例皆有典型的花生米大小的厚壁给节性或囊肿性痤疮,个别合并少量丘疹、脓疱。38例服过四环素或灭滴灵并外用硫磺霜等治疗,个别肌注过青霉素、服中药,均未显效;另9例未用过上述治疗,直接接受本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患儿女,6岁。3日前因“感冒”服用速效感冒胶囊等药。服药1日后面部发生红斑、咽痛,发热40℃。给予青霉素、安痛定、消炎痛对症处理。6h后暗红色斑疹迅速漫延至躯干、双上肢,间有蚕豆大小水疱,口腔、眼内糜烂、渗出。初诊为“药疹”,入院前6h给予地塞米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