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及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资料。结果首发症状智能下降(MMSE评分〈20分)14例(100%),尿失禁11例(78%);有6例患者HCT升高较明显,均值0.503±0.027;磁共振改变分白质弥漫性病变、皮质改变和神经核团改变3类,多合并存在;14例予改善循环治疗,9例予激素等治疗,好转率85%,未使用激素的5例皆好转。结论HCT升高可能是引起脑微循环障碍导致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原因之一,治疗上应严密监测患者该值的变化,监测和治疗的时间应不少于3-6个月;除常规高压氧治疗外,还应实施改善脑循环和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DTI显示的FA值普遍减低,说明脑内长束纤维有脱髓鞘改变,激素的使用可能有一定作用,但治疗前最好进行DTI扫描,以便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与丹参粉针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05—2012-12收治的12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60例,A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B组给予丹参粉针剂治疗,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A组总有效率91.7%,B组68.6%,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63,P<0.01)。2组治疗前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B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轻微牙龈出血3例,给予减量后消失;B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氯吡格雷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效果更加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头晕是神经科的常见症状,但病因比较复杂,常见的有前庭病变、全身系统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其中,部分病因和发病机制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有一定关系,经颅多普勒(TCD)可以帮助观察这部分患者颅内、外相应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9年收治的12例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中,2例采用多支架叠放辅助弹簧圈栓塞,9例采用覆膜支架治疗,1例采用密网支架治疗。术后即刻造影均未见动脉瘤显影。术后7 d因再出血死亡1例,术后3个月复发1例再次介入治疗。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11例,死亡1例。结论 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复杂病变,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多样,需根据病人情况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预防再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疗效。方法:80例住院脑梗死患者按服用阿托伐他汀剂量分为常规组(20mg)及强化组(40mg),常规组48名,强化组32名,收集患者基线临床资料,进行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及mRS评分,随访3个月,再次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及血脂、肝功能指标复测,登记新发卒中事件。结果:2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病、糖尿病患病率、基线NIHss评分、mRS评分、基线LDL—C、肝功能异常率、以及相关治疗策略未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月随访,常规组与强化组在神经功能评估方面较治疗前有改善,但2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LDL—C达标率强化组明显优于常规组(53.1%VS27.1,P=0.018),新发缺血性卒中事件方面,强化组也呈现优势,但并未有明显统计学差异(0VS9.1%,P=0.099)。在并发症方面,包括颅内出血及肝功能异常方面,2组并未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40mg相比20mg预防再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疗效可能更好,且未增加肝功能损害或颅内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动脉僵硬度检测备受重视,但其与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文章对动脉僵硬度的检测方法及其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缺血性卒中(包括无症状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间脉搏波传导时间(cerebral arerio-venous pulse wave time,CAV-PWT)与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集40例LI患者和20例对照组人口学资料和相关危险因素。采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 ultransonograp,TCD)仪同步监测颈内动脉终末段(termin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TICA)与基底静脉(Rosenthal’s veins;venae basalis,BVR)的脉搏波,计算CAV-PWT,比较2组间CAV-PWT的差异,以及分析CAV-PWT与人口学资料和危险因素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的CAV-PWT(73.53±15.81 ms)与对照组(106.02±28.06 ms)比较明显缩短(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AV-PWT与体重指数X1和年龄X3负相关(rs=-0.697与-0.3258,P<0.05),与头围、性别、血糖、血脂和血压无明显相关性。回归方程Y=210.168-4.661X1-0.459X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X3、PWTX4和高血压X9是LI的危险因素(P<0.05),其回归方程logit P=-8.034-2.178X1+5.066X3+3.775X4+4.865X9(掊2=20.181,P<0.01)。结论LI患者CAV-PWT明显缩短,可能与脑小动脉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脑卒中教学中MDT-CBL-PBL模式的潜在价值。方法以20名在汕头市中心医院脑血管病区进行临床规培的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MDT-CBL-PBL教学模式)10名和对照组(LBL教学模式)10名,对比这两组规培学员出科时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以及学员的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入科前成绩分别为(87.00±4.20)分、(88.80±2.41)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出科考试成绩(91.60±2.7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3.05±2.11)分,P<0.05。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满意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DT-CBL-PBL模式在脑卒中教学中,能显著提升住院规培医师的理论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值得在神经外科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与炎症和免疫系统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炎症和机体免疫反应与冠心病(CH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设立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病例组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CHD的患者80例,包括心肌梗死(AMI)组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P)组24例,稳定型心绞痛(SP)组30例;正常对照组为30例体检健康者。分别测定所有研究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IgG、IgA、IgM等指标。结果 AMI组和UP组的CRP、IgG、Ig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MI组、UP组和SP组的IgM水平,SP组的CRP、Ig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与炎症和机体免疫系统的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急性颈内动脉T型闭血管内开通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血管内开通治疗的17例急性颈内动脉T型闭塞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均成功开通,其中采用逆向半回收-改良的Solumbra取栓术11例,采用双支架取栓术6例。开通后发生大面积脑梗死致脑疝6例,其中1例放弃治疗,5例行去骨瓣减压手术(2例死亡,3例重残)。其余11例康复出院,术后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8例,预后不良3例(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5分)。结论 急性颈内动脉T型闭塞血栓负荷量大,血管内开通闭塞血管时,需要根据不同情况结合多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