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双源64排CT对心外膜脂肪(EAT)进行三维立体重建,并测量其体积,探讨与冠心病发生、病变程度、斑块类型及早期心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临床疑诊冠心病(CAD)患者131例为研究对象,男性93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56±10)岁,收集所有病例一般临床资料,静脉取血行血脂、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明确左心功能情况。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64排双源CT血管成像检查,评价冠状动脉内斑块类型及稳定性,应用Vitrea FX(Vital Images)工作站的cardiac fat软件对EAT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其体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诊冠心病,并评价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病变部位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冠心病组(n=63)EAT体积明显大于非冠心病组(n=68,P=0.003);冠状动脉3支病变者EAT体积,较1支及2支病变者明显增多(P<0.05);冠状动脉单纯低密度斑块者EAT体积较无斑块和单纯钙化者明显增大(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AT体积与腰围成正相关(r=0.475,P<0.001),与BMI成正相关(r=0.38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体积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8,95%CI 1.004~1.033,P=0.011)。2组中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者EAT体积均明显增加(P<0.05),EAT体积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正相关(r=0.331,P<0.001),与室间隔厚度正相关(r=0.195,P=0.031)。结论:EAT含量的增多与冠心病的发生、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易损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参与了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损伤过程,可能是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将可能是评价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新的无创指标,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
脂肪组织可分泌众多的脂肪细胞因子.它们参与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肥胖、胰岛素抵抗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许多因子还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内脂素、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apelin、chemerin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研究发现它们与冠心病关系密切,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对这几种因子的深入研究将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小鼠、大鼠糖尿病模型对基础与临床防治研究十分重要,不同的研究目标对应不同的动物模型载体。本文就目前常用的2型糖尿病鼠类模型的构建、主要疾病特征及应用等进行评述,为研究者了解、选择适合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对中青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口服降糖药治疗不达标的中青年T2DM合并NAFLD患者40例,在维持原降糖方案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口服20周。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0周时行腹部定量CT检查,测量肝脏脂肪含量、腹部内脏和皮下脂肪面积,采用FIB-4指数评估肝纤维化,同时检测代谢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肝脏脂肪含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hs-CRP、IL-6、体质量、BMI、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OMA-IR、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显著下降,HOMA-β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 达格列净对中青年T2DM合并NAFLD有改善作用,其不仅可以降糖、减重、改善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代谢综合征,还能降低肝脏脂肪含量、肝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脂肪肝。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急性高血糖影响小鼠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功能及形态学变化特点。方法 给C57/BL 6J小鼠完成颈静脉插管后输注20%高糖溶液4 h,建立急性糖毒性小鼠模型,行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IPGTT)及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评价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分泌功能。HE染色及电镜观察胰岛形态变化及细胞内胰岛素分泌颗粒亚细胞结构变化。结果 IPGTT实验中急性糖毒性组15 min血糖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10.3±0.33) mmol/L vs (19.3±1.66) mmol/L],上升87%(P<0.05),OGTT实验中30 min血糖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9.8±0.31) mmol/L vs (18.16±1.01) mmol/L],升高85%(P<0.05),且早期胰岛素分泌高峰受损且分泌延迟。GSIS实验中急性糖毒性组在基础状态时(葡萄糖浓度2.8 mmol/L)和高糖(16.7 mmol/L)刺激后,胰岛素分泌较对照组显著降低[(0.481±0.003) ng/mL vs (0.702±0.121) ng/mL,(2.43±0.03) ng/mL vs (4.07±0.34) ng/mL],分别下降46%和67%(P<0.05);胰岛素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急性糖毒性组比对照组降低[(97.01±2.05) ng/mL vs (65.12±0.42) ng/mL,(121.40±0.58) ng/mL vs (62.7±0.48) ng/mL],下降49%和94%(P<0.05)。HE染色显示急性糖毒性胰岛边界不规则、内部细胞排列不整;透射电镜可见细胞内胰岛素分泌颗粒空泡,线粒体嵴断裂。结论 急性葡萄糖毒性使胰岛β细胞内胰岛素储备减少,导致第一时相分泌胰岛素峰值降低及延迟。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的体脂、脂肪肝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方法: 4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喂以高脂饮食8周,建立肥胖模型,随后进行6周的腹腔注射红花黄色素(100 mg·kg-1·d-1)干预。实验终点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及胰岛素糖耐量(ITT)试验,小鼠处死后,检测体脂、血脂等代谢参数,并采集附睾脂肪及肝脏组织,行HE染色,定量脂肪细胞面积、观察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结果: 红花黄色素可显著降低肥胖小鼠的体质量、体脂含量、脂肪细胞面积、肝脏重量及血脂水平(P<0.05),并且明显减轻肥胖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同时,IPGTT及ITT实验显示红花黄色素可显著改善肥胖小鼠的糖耐量异常,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可显著降低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的体脂含量,减轻脂肪肝,改善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高秀莹  周迎生  朱巍 《天津医药》2019,47(6):613-618
摘要: 目的 明确中度限食干预能否从形态和功能上逆转肥胖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方法 4周龄雄性C57BL/6 小鼠喂以高脂饮食8周, 建立饮食诱导的肥胖模型, 随后进行3周的高脂转普食 (HF→NC组) 或在此基础上40%限食干预 (HF→NC CR组), 同时设高脂对照组 (HF AL组) 和普食对照组 (NC AL组), 每组20只。实验终点取胰腺组织行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 定量β细胞面积, 并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耐量试验, 评估早时相和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及胰岛素敏感性。同时, 分离小鼠胰岛, 行静态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实验及胞浆胰岛素含量测定。结果 实验终点HF AL组表现为显著肥胖、 β细胞面积增加、 糖耐量受损、 早时相胰岛素分泌趋向降低及胰岛素抵抗, 同时离体胰岛实验显示胞浆胰岛素含量增加, 但胰岛素分泌缺陷: 基础胰岛素分泌升高了30.6%, 而16.7 mmol/L高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降低了52.1%。HF→NC组小鼠的糖耐量恢复正常, 体质量有所降低但未正常, 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及离体胰岛高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较HF AL组并无改善。经过3周的限食干预, HF→NC CR组体质量、 β细胞面积、糖耐量、 早时相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敏感性及离体胰岛基础和高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均恢复正常。结论 中度(40%) 限食干预至体质量正常, 可逆转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紊乱, 重建葡萄糖稳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急性肝衰竭相关A型肝性脑病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41例A型肝性脑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以同期56例无脑病的急性重症肝炎患者为对照,探索A型肝性脑病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异常,Logistic相关性分析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A型肝性脑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TSH明显下降(0. 17μIU/ml vs. 1. 08μIU/ml,P 0. 001),其T_3、T_4水平与无肝病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病为低TSH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 32,P 0. 001)。偏相关分析显示,血TSH水平与患者脑病程度呈负相关(r=-0. 795)。结论 A型肝性脑病患者会出现明显TSH降低,而且低TSH与患者脑病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在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的作用,及对患者体质量、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及脂肪肝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 口服降糖药治疗不达标的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在原降糖方案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对照组在原方案基础上加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干预时间3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腰围、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 (2hP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血脂(TG、TC、LDL C、HDL C)、肝功能指标 (ALT、AST、GGT), 及脂肪肝治疗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血糖控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BMI、腰围、HOMA IR、TG、ALT、AST、GGT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脂肪肝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艾塞那肽在有效降糖的基础上,可明显减低体质量、降低TG、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能降低肝酶并显著改善脂肪肝,有望成为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