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非气管插管和气管插管下胸腔镜手术对体液免疫影响的比较,了解非气管插管胸腔镜手术的免疫优势。 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5月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118例根据知情选择分成非气管插管麻醉组(48例)和气管插管麻醉组(70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3、C4和CRP水平的差异。分别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的清晨7时采集患者肘前外周血10 mL并即刻送检。通过免疫悬浊计测定IgG、IgM、IgA及补体C3、C4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所采用的试剂盒均由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术后,除CRP水平升高外,其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术后1、3、7 d,2组患者IgA、IgG、补体C3、C4比较,t值分别为1.746、 0.899、1.342、1.775、1.440、1.779、0.192、0.633、0.242、0.931、0.996、0.7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 d,非气管插管下胸腔镜组IgM水平显著高于气管插管下胸腔镜组,t值为2.868和2.930(P<0.05);术后1、3 d,非气管插管下胸腔镜组CRP水平显著低于气管插管下胸腔镜组,t值为4.952和3.271(P<0.05)。 结论 与气管插管下胸腔镜手术相比,非气管插管下胸腔镜手术更具有体液免疫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sIL-2R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28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sIL-2R进行检测,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食管癌患者外周围血中sIL-2R浓度(900±292μ/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73±105μ/ml)(P<0.05),且其术后(765±219μ/ml)较术前(900±292μ/ml)水平降低(P>0.05)。食管癌患者PBMC培养上清sIL-2R浓度(1216.25±189.32μ/ml)也高于正常对照(1053.66±237.14μ/ml)(P>0.05)。结论 检测外周血中sIL-2R水平有助于解食管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人脐血、脐带组织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扩增与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的方法与条件.比较相应实验的难易度。方法脐血采用沉降红细胞后密度梯度法及CD34^+免疫磁珠负选法分离单个核细胞+10%胎牛血清或Mesencuit^TM培养基培养传代,集落生长细胞向成骨、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脐带沿血管灌入胶原酶悬液,获取细胞培养、扩增,细胞呈集落生长后传代,定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结果脐血经沉降红细胞后分离的MNCs,使用Mesencult^TM培养基+10%胎牛血清培养成功率高,集落细胞能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脐带去除血管后灌注可获得贴壁生长的细胞,能扩增形成集落,并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定向分化。结论脐血中可分离出MSCs,并可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及分化,但难度较大。脐带组织存在间充质干细胞,并可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形成集落细胞传代,集落细胞能够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方法较脐血容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53)和nm23基因变化在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69例肺癌原发病灶及淋巴结转移病灶进行了p~(53)和nm23基因蛋白的检测。结果:在69例肺癌中,p~(53)免疫阳性率为63.8(44/69),p~(53)阳性者的淋巴结转移率(77.5%),明显高于p~(53)免疫阴性者的淋巴结转移率(27.6%,P<0.05)。nm23免疫阴性者占65.2%(45/69),nm23阴性者的淋巴结转移率(72.7%),明显高于nm23阳性者的淋巴结转移率(27.3%,P<0.05)。p~(53)(+)/nm23(-)组的淋巴结转移率(71.4%)明显高于p~(53)(-)/nm23(+)组的淋巴结转移率(16.7%,P<0.05)。结论:p~(53)和nm23在肺癌淋巴结转移中起一定作用,p~(53)高表达和nm23低表达共同提示着肺癌高转移及预后差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局限性切除术对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年龄≥70岁的Ⅰ期NSCLC患者235例,其中局限性切除术127例,肺叶切除手术108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肺叶切除组比较,局限性切除组手术时间短(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低(P<0.05),术后局部复发率高(P<0.05)。两组术后1年、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局限性切除组术后3年生存率低于肺叶切除组(P<0.05)。结论局限性切除能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近期生存率满意,高龄、肺功能差不能耐受肺叶切除的周围型Ⅰ期NSCLC比较适合该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sFas及sIL-2R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28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sFas及sIL-2R进行检测,并与2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sFas浓度高于正常对照,且术前高于术后,但无显著差异(P>0.05)。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sIL-2R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且其术后较术前水平降低。结论:外周血中sIL-2R和sFas可间接反映膜分子IL-2R和Fas表达的高低,检测外周血中sIL-2R和sFds有助于判断食管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扩张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慢性肺部化脓性疾病 ,其病理特征是支气管的不可逆性扩张 ,部分病例最终需要手术治疗。 1993年 10月~ 2 0 0 2年 9月 ,我院共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 5 2例。现将治疗结果和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2例中男 18例 ,女34例 ;年龄 5~ 5 6岁 ,平均 32岁。病程 0 .5~ 35年。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及间断咯血者 4 8例 ,咳嗽、脓痰 ,无咯血者 3例 ,仅表现为间断大咯血的干性支气管扩张 1例。 1995年以前的病例均经支气管造影确诊 ,1995年后以CT检查替代支气管造影。病变累及两肺而以一侧为重者 32例 ,累…  相似文献   
8.
47例老年肺炎性假瘤的临床分析贾育红1袁天柱2贾育军3由非特异性炎症所致肺内瘤样病变叫肺炎性假瘤。临床上多有呼吸道感染史,X线表现为肺内块状阴影,可长期静止,良恶性难以鉴别。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反应性差,肺炎症状常不典型,更易误诊。1987年5月至...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GSTs可能参与机体致癌物的解毒反应,如保护个体免受吸烟的损害,因此GSTs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个体是否患癌的易感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GSTT1基因多念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和PCR—RFLP方法检测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患者150例和健康对照者152例的GSTT1基因缺失型的频率,并评价其与吸烟和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①GSTT1(-)基因型在肺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4.7%(82/150)和38.2%(58/152).二者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OR=1.681,95%CI=1,009~2.803,P=0.046);②GSTT1(-)基因型患肺鳞癌(OR=2.969.95%CI=1.511~5.834。P=0.002)及肺腺癌(OR=2.095.95%CI=1.060~4.140,P=0.033)的风险性明显增加;③吸烟者中GSTT1(-)基因型者患肺癌的风险是GSTT1( )者的4.051倍;①GSTT1(-)基因型者中,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53.885倍;⑤吸烟≥20包年者中,GSTT1(-)基因型者患肺癌的风险是GSTT1( )者的4.296倍。结论①(GSTT1(-)基因型增加四川汉族人群患肺癌的风险性.特别是增加患肺鳞癌的风险;②GSTT1(-)基因型和吸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吸烟量越大且为GSTT1(-)基因型者则患肺癌的风险性越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气道重建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16例患者采用左或右胸侧胸壁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切口长约9~15cm。对照组21例患者采用左或右胸标准后外侧剖胸切口,长约25~35cm,并剪断一根后肋。比较两组开胸时间、关胸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开胸时间、关胸时间、术后住院日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对局部晚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行气道重建,能提供充分的手术暴露,不损伤肌肉,并发症少、恢复快,同时兼顾美观。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采用单手及加长器械操作并利用冷光源协助照明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