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202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社区治疗管理情况,为进一步提高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获得较好治疗转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北京市丰台区4家结核病定点医院诊断、治疗,并由2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督导随访的228例已结案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患者开始督导、停止督导时间,定点医院记录的患者开始治疗、停止治疗时间,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定点医院记录的复诊、中断治疗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社区督导随访表和定点医院病历记录的以上信息的一致性。结果: 所有患者在社区接到督导通知后3个工作日内得到访视。患者的随访方式均为电话随访,督导人员均为家属。成功治疗203例(其中治愈60例,完成疗程143例),占89.0%。患者第1个月及第3~6个月的复诊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记录分别为100.0%(228/228)、99.5%(221/222)、99.1%(215/217)、99.1% (209/211)、100.0%(209/209),定点医院病历记录分别为96.9%(221/228)、96.4%(214/222)、94.9%(205/216)、95.2%(198/208)、95.7%(198/2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值分别为0.016、0.036、0.004、0.004、0.004)。社区卫生机构督导记录中中途断药者9例(3.5%),定点医院记录中中途断药者20例(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0.014)。社区卫生机构记录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者41例(18.0%),定点医院记录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者68例(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00,P=0.001)。70.2%(160/228)的患者在医院开始治疗5d内获得社区卫生机构督导服务,76.8%(175/228)的患者在定点医院停止治疗5d内社区卫生机构停止督导。结论: 肺结核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定点医院记录的复诊、断药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等信息不一致,应加强肺结核患者治疗和督导管理数据的信息化和双向传输,加强对结核病专科医院和定点医院信息录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患者随访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电子药盒和微信小程序的使用情况,为智能工具的推广工作提供经验。方法 利用“易督导”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平台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监测报告管理”中的数据及社区医生收集的数据,分析2021年丰台区2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的563例患者电子药盒和微信小程序的使用情况,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户籍、民族、学历、病原学结果之间电子药盒和微信小程序的使用率是否有差别,以及患者坚持打卡率。结果 563例肺结核患者两种智能工具的使用率为54.7%(308/563);电子药盒和微信小程序的使用率分别为12.8%(72/563)和41.9%(236/563)。单因素分析显示,大专及以上(11.1%,29/261)、高中/中专(20.5%,27/132)、初中及以下(9.4%,16/170),不同学历间电子药盒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52, P=0.0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中专学历患者电子药盒使用率是初中及以下的2.407倍(OR=2.407,95%CI:1.215~4.767)。微信小程序的使用率不受各种因素影响。电子药盒的坚持打卡率为22.2%(16/72),微信小程序的坚持打卡率为25.8%(61/236),两种智能工具的坚持打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387,P=0.534)。结论 两种智能工具在肺结核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患者更愿意选择微信小程序辅助服药,高中/中专学历患者电子药盒使用率更高;仍需进一步提高电子药盒和微信小程序的使用率及使用质量。  相似文献   
3.
我国二线抗结核药物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调查各级结防机构、结核病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二线抗结核药物(second-line anti-tuberculosis drugs, SLD)的使用情况,为国家进一步制定合理使用SLD的相关政策提供资料。 方法 采用分层目的 抽样,按照我国东、中、西的地理位置分布,东、中、西部各抽取4个省,共抽取12个省,各省所有地市和县都参与调查。对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结核病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下总称为“医疗、结防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调查4-782个机构,72.6%的机构使用了SLD。省市县乡各级医疗、结防机构,使用SLD的比例依次降低,分别为:省级87.0%,地市级83.4%,县区级72.0%,乡镇级70.3%。不同类型的机构使用SLD的比例也不相同,结核病防治所设在结核、胸、肺科医院以及定点医院(98.7%)、结核病医院和有结核病科的专科病院(100%)、综合医院(99.4%)较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CDC”)内设结核病防治所(科)较低(22.9%)。不同的SLD使用的比例也不相同,丁胺卡那霉素(49.6%)、氧氟沙星(42.3%)、 左氧氟沙星(66.2%)和 环丙沙星(39.5%)使用的比例较高。仅有92家(1.9%)医疗、结防机构做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影响SLD使用的因素有:地区、机构类型、是否有结核病门诊和病房、结核病床位数、是否做痰涂片、是否做痰培养(P均<0.001)和患者涂阳率(P<0.05)等。药物敏感性试验不是使用SLD的影响因素(P=0.771)。 结论 SLD在各级结防、医疗机构使用很普遍,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机构以及不同SLD的使用存在较大差异,而药物敏感性试验很少开展。国家应制定有关合理使用SLD的政策,促进SLD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结核病的诊断有两个世界。在一个世界,痰涂片镜检是唯一可用的方法。通常在病人支付的起的情况下,可能还有一些放射性的方法。在另一个世界,有所有可用的现代化技术,包括痰培养、核酸扩增、分子诊断和一些尖端的放射性技术,如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在这两个世界,结核病的诊断或误诊有很大的不同。本文概述了结核病的临床、影像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诊断,并着重介绍结核病诊断常见的困难和缺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