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结肠癌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mRNA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和RT-PCR技术检测80例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mRNA。结果 8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未见甲基化,80例结肠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出现甲基化者58例,两者相比,P〈0.05。正常结肠组织均可检测到RASSF1A基因mRNA,结肠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者未检测到RASSF1A基因mRNA、未甲基化者可检测到RASSF1A基因mRNA。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结肠癌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均〈0.05)。RASSF1A基因mRNA的表达与结肠癌Dukes分期有关(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出现甲基化,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者RASSF1A基因mRNA表达缺失,这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开腹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A)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通过预期的随机双盲研究来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A)以及多临床外科中心资料的Meta分析(荟萃分析),在手术安全性与两种手术方式在各自优越性方面的比较。结果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近(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为18.5%,而开腹阑尾切除手术组为17.1%)。但腹腔镜术后的一些早期并发症需要再次手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时间较长(LA:80min,OA:60min,P=0.000)。而2周后两种手术方式术后的恢复情况开始有差异:在活动能力及伤口疼痛方面差异无显著性,而身体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比较(SF-36评分)方面,LA组显得比OA组要稍好一些。对于发生了急性期并发症(阑尾穿孔或阑尾周围脓肿形成)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相似(抛开技术因素,P=0.181)。多临床外科中心资料的Meta分析(荟萃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相近。但住院时间LA组明显短于0A组,切口感染率LA组少于OA组。结论与其他的微创手术过程不同,LA并没有表现出在各个方面都优于OA,除了在2周后的生活质量方面稍优于OA。同时LA组的手术时间相对长一些,而且费用较开腹阑尾切除组高。所以手术方式的选择还是基于外科医生对何种手术方式更熟练,及患者更喜爱选择何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开腹与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效果、围手术期恢复情况及预后,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远端胃癌根治术(远端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的216例患者其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n=104),対照组行开腹手术(n=112)。対比研究两组间的肿瘤生物学行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淋巴结切除数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3年无瘤生存率。结果:两组在肿瘤生物学行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按Clavien-Dindo法分级并进行対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无瘤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手术相比,在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恢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黏膜地址素细胞粘附分子-1(MAdCAM-1)在胰腺微血管内皮上的表达情况。方法首先建立胰腺血管内皮细胞(PMEC)系,即胰腺内皮细胞模型,然后用荧光染色,并观察其上MAdCAM-1的表达。同时观察在TNF—α的刺激下MAdCAM-1的表达情况。然后我们再利用蛙皮素诱导的老鼠急性胰腺炎模型观察胰腺组织中MAd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TNF-α可以明显增加PMEC上MAdCAM—1的表达,从而增加淋巴细胞粘附,而MAdCAM-1抗体则可以减少PMEC的淋巴细胞粘附,同时急性胰腺炎时MAdCAM-1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MAdCAM-1可能会成为胰腺炎的病理改变中胰腺淋巴细胞聚集新的决定因素。同时PMEC模型将成为研究急性和慢性胰腺炎的有用的动物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