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调查外周血血小板参数、抗凝血酶-Ⅲ(AT-Ⅲ)表达水平在急性肺栓塞(a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连续247例AP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的血流动力学和右心室功能障碍情况,确定了高风险APE(n=120)和低、中风险APE(n=127)。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血小板参数和凝血相关因素。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确定了与高风险APE相关的独立变量。结果高风险组患者的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评分、RV/LV比值和心力衰竭显著高于低、中风险组患者(分别为1.3倍、1.3倍、1.3倍和2.0倍,P <0.05)。与低、中风险组相比,高风险组患者总蛋白C、总蛋白S、AT-Ⅲ显著降低(P <0.05),而血小板体积(MPV)显著升高(P <0.05)。多变量分析显示,AT-Ⅲ(OR=0.96,95%CI:0.94~0.98,P=0.024)和MPV(OR=3.26,95%CI:1.40~7.41,P=0.003)是引起高风险APE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AT-Ⅲ降低和MPV升高是高风险APE的重要因素,应注意高风险APE患者外周血AT-Ⅲ、MPV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 S)与胱抑素C(Cys C)表达水平与动脉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3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斑块性质及血管狭窄程度分为:稳定斑块组与不稳定斑块组及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3个亚组;11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检测血清Cat S和Cys C,脑梗死患者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价。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Cat S及Cat S/Cys C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Cys C水平降低,Cat S分别为(63.07±20.81)pg/ml、(50.49±10.54)pg/ml,Cat S/Cys C分别为(78.83±6.88)、(47.18±3.32),Cys C分别为(0.80±0.11)mg/L、(1.07±0.83)m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Cat S及Cat S/Cys C较稳定斑块组增高,而血清Cys C水平较稳定斑块组降低,Cat S分别为(75.34±15.45)pg/ml、(60.12±18.53)pg/ml,Cat S/Cys C分别为(103.68±2.52)、(64.64±9.24),Cys C分别为(0.73±0.62)mg/L、(0.93±0.53)m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亚组间(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比较,Cat S、Cys C水平及Cat S/Cys C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血管狭窄程度越重,Cat S及Cat S/Cys C增高越明显、Cys C降低越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越差、血管狭窄程度越重,血清Cat S水平就越高,呈正相关;血清Cat S及Cat S/Cys C增高和血清Cys C水平降低,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miR-155(microRNA-155)、miR-126 对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收集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129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NIHS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评分将患者分为重度卒中、中度卒中、轻度卒中三组.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对比三组的基线资料.分析入院后第 1 d患者miRNA-155 和miRNA-126 的表达水平,miRNA-155 和miRNA-126 与血肿量、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神经纤维丝轻链(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NfL)、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入院后第 14 d患者miRNA-155、miRNA-126与NSE、NfL、APACHE II(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评分、mRS(ModifiedRankin Scale)评分、NIHSS评分相关性.绘制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曲线分析miRNA-155、miRNA-126 单独及联合用于检测判断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重度卒中组中血肿量、合并糖尿病比例、miRNA-155、miRNA-126、NSE、NfL表达水平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155 与血肿量、NSE、NfL表达呈反比,miRNA-126 反之(P<0.05).miRNA-155 与NSE、NfL、APACHE II评分呈负相关,miRNA-126 反之(P<0.05).入院 14 d联合miRNA-155 与miRNA-126 对预后预测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 95.6%、93.2%.结论:入院 14 d脑脊液中miRNA-155、miRNA-126 在一定程度上反应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程度,并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发作与体内血清铁浓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03—2013-08在开封市中心医院住院的热性惊厥患儿123例为研究组,对照组为同期发热(无惊厥)就诊的患儿112例,检测2组受试血清铁蛋白(SF)、血红蛋白(HB)、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水平差异。结果研究组平均28.7μg/L,对照组为32.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HB 102g/L,对照组11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游离PEF 48.8μg/dL,对照组46.7μg/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性惊厥发作患儿存在SF、HB浓度降低,提示低铁状态可能是小儿热性惊厥发作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临床医护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为有效控制幽门螺杆菌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医院2012年采用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1 250名体检人员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统计不同组别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1 250名体检人员中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62.16%,按性别分组,男性阳性率为64.88%、女性为60.73%,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年龄分组,青年组感染阳性率为61.17%、中年组为63.66%、老年组为58.73%,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不同岗位分组,医疗组阳性率为63.81%、护理组为62.15%、后勤组为26.31%,医疗组和护理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医护组和后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罹患不同上消化道疾病医护人员Hp感染阳性率为72.88%,3种疾病间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及罹患上消化道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应用A组链球菌菌壁多糖抗体(ASP)对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风湿活动的判断价值。方法入选2008年6月至2012年5月间住院的92例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入院时进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常规检测,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人院时患者血清ASP,根据临床综合判断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有无风湿活动,计算并比较ASP及ASO/ESR/CRP串联试验对风湿活动的判断价值。结果对于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活动的诊断:(1)ASO/ESR/CRP串联试验对诊断的敏感性68.0%,特异性50.0%,假阳性率50.0%,假阴性率32.0%,阳性预测值61.8%,阴性预测值56.8%,准确度59.8%,阳性似然比1.36。(2)ASP对诊断的敏感性83.3%,特异性73.7%,阳性预测值81.8%,阴性预测值75.7%,准确度79.3%,阳性似然比3.17;经Kappa检验,ASP检测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K=0.572,阳=0.087,P〈0.01。(3)ASP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高于ASO/ESR/CRP串联试验。结论ASP是判断风湿性心脏病的风湿活动的较可靠指标,优于ASO/ESR/CRP串联试验。  相似文献   
8.
9.
1病例介绍患者,女,78岁,于8年前在本市某医院经相关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长期使用羟基脲进行治疗,依据血常规结果调整剂量,维持在0.5~1.5g/d至今。2009-02-02因“发热”来我院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19.22×10^9/L,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478×10^9/L,涂片镜检,中性粒细胞0.82、淋巴细胞0.16、单核细胞0.02,红细胞形态未见异常,门诊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肌梗死与肺炎衣原体(C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对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183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9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90例)患者和对照组9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CP抗体(CPIg M、CPIg G)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CP抗体(Ig M+Ig G)总阳性率为62.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1%,P<0.01);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患者CP抗体总阳性率为67.8%,高于正常对照组(3.1%,P<0.01);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抗体总阳性率相当(P>0.05);男女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CP抗体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存在持续的CP感染,提示CP感染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疾病过程有相关性,同时未发现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