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心绞痛患者80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1例,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MMP-9水平。结果 UAP组血浆TNF-α、MMP-9水平为(26.95±6.02)ng/L、(23.79±4.67)mg/L,显著高于SAP组的(23.64±5.87)ng/L和(19.56±4.51)mg/L(P<0.05),两组TNF-α、MMP-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6.53±5.45)ng/L、(15.45±4.28)mg/L(P<0.05)]。结论炎症反应可能参与冠心病的发病过程,血浆TNF-α与MMP-9对预测冠心病心绞痛存在和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压氧治疗脑外伤精神障碍 8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外伤精神障碍是由直接或间接的脑外伤所致,其机制较为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因此治疗较为棘手。我院自1990年7月~1999年7月利用高压氧治疗脑外伤精神障碍82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82例,男35例,女47例;年龄12~63岁,平均29.1岁。致伤原因:车祸伤58例,跌伤10例,打伤8例,其它意外事故6例。全部病人均符合CCMD-2-R中关于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其中外伤后1d内出现精神障碍者42例,1~6个月出现者20例,6~12个月出现者12例,1~3年出现者8例。临床表现为入院后意识情况:Glasgow昏迷量表(GCS)…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心绞痛患者65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3例,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浆IL-6、MMP-9水平。结果 UAP组血浆IL-6、MMP-9水平为(17.94±2.62)pg/L、(23.76±4.65)mg/L,显著高于SAP组的(14.63±2.57)pg/L、(19.66±4.53)mg/L(P均<0.01),2组IL-6、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58±2.45)pg/L、(15.28±4.21)mg/L(P均<0.01)。结论炎症介质在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血浆IL-6与MMP-9在反映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案追踪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多重耐药菌阳性住院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由职能部门实施个案追踪,督导各项措施的落实,比较两组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结果实验组接触隔离、手卫生、防护用品使用、即时报告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个案追踪法督导可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部门协作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机制,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水平。方法成立多部门协作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小组,制定、完善制度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开展多重耐药菌目标监测;采用个案追踪法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就诊全过程进行追踪,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切入点按既定系统评价要素(阶段计划、培训教育、督导执行、项目监测、沟通反馈、改进论证)进行系统追踪;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系统运行优势、风险点,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潜在关注项目。结果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由实施前14.75%上升到22.47%(P<0.05),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由32.96%下降至26.63%(P<0.05)。结论以多重耐药菌目标监测为基础,采取多部门协作管理机制,跟踪检查系统运行的有效性、连贯性,降低了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提高了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分析临床紧急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制定合理的抢救流程,提高临床警惕性,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6年6月无痛分娩转剖宫产术发生氯普鲁卡因局麻药中毒1例,对其积极的对症及针对性治疗:立即停止给药;充分吸氧,维持呼吸道通畅,保证组织及胎儿充足的氧供;给予咪达唑仑充分镇静;快速有效的补充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 在科室人员的协同配合下,成功抢救患者.结论 严重局麻药中毒反应救治的关键在于准确判断,及早解除抽搐,保证通气与氧供,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孕妇由于其特殊生理状况更应及时解除痉挛,保证胎儿氧需.此外,在抢救复苏过程中,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紧张有序也是抢救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