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报告1例短QT综合征经导管消融多频率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和心室颤动(简称室颤)的经验,描述一种Purkinje网络共用多分支折返模型.  相似文献   
2.
<正> 安装永久埋藏型心脏起搏器后行电转复有可能对起搏器功能产生损害。我院遇见一例成功地进行了直流电转复而未影响起搏器功能,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永久起搏器更换时电极导线参数的变化。方法1988年12月至2005年5月,143例患者因电池耗竭而更换起搏器时的起搏电极导线阈值与植入时的阈值比较。结果至更换时电极导线使用年限为6~18年,平均(9.66±2.67)年,心室电极导线起搏阈值由植入时的(0.64±0.21)V升至更换时的(1.99±1.13)V(P<0.01),阻抗和感知没有统计学差异。心房电极导线起搏阈值由植入时的(1.10±0.34)V升至更换时的(1.44±1.47)V,无统计学差异,阻抗和感知亦无统计学差异。原起搏电极导线的使用率为75.47%。结论大多数起搏器在首次更换时原电极导线阈值满意,可以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4.
对6例室上速怀疑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射频术前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病变。射频术前预先做好处置并补足液量,术中加强监护,射频治疗尽量从较小的能量开始,均取得成功。无1例术中和术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随访3~8个月,平均4.5±1.8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对怀疑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术前应行冠脉造影,射频前补足液量。射频从小能量开始,既可减少并发症,又可减少术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36岁。1988年4月28日下午2时5分因四肢、颜面肌肉抽搐,两眼上翻,持续约1分钟,昏睡来院急诊。患者1小时20分前服心律平50mg200片、心痛定10mg 50片和安定2.5mg 10片企图自杀。查体:谵妄,问话不答,瞳孔等圆、大小正常,对光及压眶反射存在,四肢间断躁动。血压0,心音低,两肺呼吸音粗。心电图于服药后1小时30分示窦性心律,Ⅰ度A-VB,PR间期0.24秒,窦性暂停,交接区性逸搏及心律,室内阻滞,QRS波群0.16秒,心  相似文献   
6.
窦缓致获得性LQTS相关的尖端扭转型室速的起搏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用起搏方法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导致的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 (LQTS)相关的尖端扭转型室速的疗效。方法 :对 7例确诊病窦伴有LQTS相关的尖端扭转型室速患者 (症状发作时经体表心电图或Holter证实存在尖端扭转型室速 (torsadedepoints,TDP)安装永久起搏器治疗。其中 2例安装单腔 (AAI)永久起搏器 ,5例安装双腔 (DDD)永久起搏器治疗 ,并随访其远期疗效。结果 :7例患者安装永久起搏器后 ,选择恰当的起搏参数 ,以AAI或DDD模式起搏心脏。平均随访 (16± 3 2 )个月 ,随访时间为 6~ 2 2个月 ,患者均无TDP发作。结论 :对于窦性心动过缓导致的获得性LQTS相关的尖端扭转型室速(TDP) ,通过安装永久起搏器 (AAI或DDD) ,并且程控为适当的起搏参数来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植入DDD起搏器412例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我院 4 2 1例安装DDD起搏器患者中 4 12例长期随访 (有 9例患者失访 )。方法 :将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4 3例发生并发症 ,其中起搏感知不良 31例 (占 72 1% ) ,电极导线脱位 3例 (占 6 9% ,其中微脱位 2例 ,全脱位 1例 ) ,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4例 (占 9 3% ) ,起搏器植入部位皮肤破溃 2例 (占 4 7% ) ,起搏器自身故障 2例 (占 4 7% ,其中电池提前耗竭 1例 ,电极导线折断 1例 ) ,肺栓塞 1例 (占 2 3% )。其中大部分并发症 (起搏感知功能不良和PMT)可通过体外程控 (起搏电压 ,感知灵敏度 ,延长心房不应期 )得以纠正。结论 :起搏器故障及电极导线断裂只能更换起搏器或重新植入电极导线。  相似文献   
8.
目的:单核细胞在整个动脉硬化进程中至关重要,根据细胞表面CD14和CD16的差异表达,单核细胞可分为CD14+CD16-和CD14+CD16+两种亚群,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97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无冠心病组(non-coronary artery disease,non-CAD)、单支病变组(single-vessel disease,SVD)及多支病变组(multiple-vessel disease,MVD),并对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两种单核细胞亚群数量。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CD16+亚群在MVD组的比例高于SVD组和non-CAD组(MVD:15.2±4.6;SVD:12.5±3.7,P0.001;non-CAD:7.5±2.5,P0.001),且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显示,CD14+CD16+亚群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外周血CD14+CD16+细胞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病变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随着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越来越多的应用,使某些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图象质量欠佳或鉴别诊断有困难的病例可获得清晰图象和明确诊断,有的甚至免除了不必要的外科手术。现报告4例。 仪器使用HP77020AK彩色超声显象仪,TTE探头频率2.5MHz,取心尖、剑下四腔及大动脉短轴显露下腔静脉切面。TEE探头频率5MHz,取双房及四腔切面。  相似文献   
10.
希氏束旁旁道低能量射频消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氏束旁旁道因其距希氏束很近,射频消融有一定难度和风险.我科自1998年1月至1999年5月试用低能量对6例希氏束旁旁道行射频消融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