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系膜上动脉(SMA)出现狭窄或闭塞导致血液灌注不足,引起肠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可能导致肠黏膜损伤、肠缺血坏死。解除管腔狭窄、恢复血流是避免肠坏死的重要保障。腔内支架植入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技术,相对于开放性血运重建,具有住院时间短,降低住院并发症及死亡风险的优势,近年来已成为治疗SMA狭窄性病变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因该手术方式获得了良好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指南一致推荐。随着支架在临床上广泛开展使用,SMA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发生逐渐引起关注,且相关研究指出,接受支架治疗的SMA狭窄患者,相对于开放性血运重建出现ISR的概率更高。因此,SMA支架植入术后的管理显得特别重要,包括维持药物治疗以期获得支架的远期通畅性,ISR的超声及影像学检查等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再干预治疗时机选择等。双功能超声(DUS)和SM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查用于ISR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目前已替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成为术前诊断和筛查的首选。由于SMA缺血性病变造成的危害严重,若处理不及时可能造成肠管坏死,因此对因ISR出现相关临床症状的患者推荐尽快进行二次手术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机械血栓清除(PMT)或联合导管直接溶栓(CDT)与单纯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二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采用PMT和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PMT组94例采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系统,若血栓残留则联合CDT治疗;CDT组76例单纯行CDT治疗;两组血栓清除后若存在髂静脉狭窄则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评估并比较两组的血栓清除程度及安全性。结果: PMT组血栓清除程度达Ⅲ级86例(91.5%),Ⅱ级5例(5.3%),Ⅰ级3例(3.2%);CDT组血栓清除程度达Ⅲ级63例(82.9%),Ⅱ级7例(9.2%),Ⅰ级6例(7.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下肢肿胀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双下肢膝上15 cm周径差分别为(2.3±0.9)cm和(2.5±1.1)cm(P>0.05)。PMT组溶栓时间较CDT组缩短[(2.6±1.2)d与(5.3±1.5)d,P < 0.05],尿激酶用量减少[(15.0±5.0)×105U与(26.5±7.5)×105U,P < 0.05]。PMT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0.2±4.6)g/L,下降幅度较CDT组增加(P < 0.01)。随访期间,两组患者血栓复发及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MT与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均有很好的血栓清除效果,且PMT溶栓时间短、尿激酶用量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发病情况及治疗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血管外科2014年1月—2015年7月期间共收治228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上根据疾病缓急、病变部位及特点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股、腘动脉切开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股、腘动脉顺行置管溶栓术,病变段动脉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取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行动脉旁路移植术,截肢术,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的复合式手术等。 结果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共87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48例,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患者39例,经治疗有效79例(90.8%),无效8例(9.2%),截肢7例(8.0%),死亡1例(1.2%);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共14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05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36例,经治疗有效127例(90.1%),无效14例(9.9%),截肢12例(8.5%),死亡2例(1.4%)。 结论 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若治疗不及时致残、致死率较高,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为了降低致残、致死率,应根据疾病缓急、病变部位及特点结合患者自身状况综合考虑选择药物、腔内成形、开放手术或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5.
焦翠莉  尹孝亮 《安徽医药》2016,37(11):1371-137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在急性中央型血栓诊断中的价值及在介入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2例急性中央型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先行下肢CDUS检查,DSA进一步明确诊断后,在滤器保护下借助超声引导穿刺腘静脉为入路行深静脉置管溶栓术,观察下肢肿胀消退情况并复查CDUS,评估血管再通情况。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入院超声检查与DSA结果一致,均诊断为急性中央型血栓,经溶栓治疗,下肢肿胀均较治疗前显著缓解,平均管腔直径狭窄率(38.28±2.37)%较术前(90.19±2.5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 CDUS在急性中央型血栓诊断中敏感性高,同时具有无创、可反复的优点,可作为诊断该疾病的首选方法之一,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行置管溶栓及疗效评价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导管溶栓联合腔内成形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患者45例,采用股动脉顺行置管溶栓,溶栓后管腔明显狭窄段予以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同时辅以应用抗凝、祛聚、扩血管药物。结果 45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27例,无效3例,一期截肢1例,总有效率93.3%。4例溶栓过程中小便带血,3例穿刺点局部形成血肿。4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36例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4例支架内血栓形成,二次行溶栓治疗获得再通。结论导管溶栓联合腔内成形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创伤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焦翠莉  尹孝亮 《安徽医学》2016,37(11):1371-137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在急性中央型血栓诊断中的价值及在介入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2例急性中央型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先行下肢CDUS检查,DSA进一步明确诊断后,在滤器保护下借助超声引导穿刺腘静脉为入路行深静脉置管溶栓术,观察下肢肿胀消退情况并复查CDUS,评估血管再通情况。结果 本组32例患者入院超声检查与DSA结果一致,均诊断为急性中央型血栓,经溶栓治疗,下肢肿胀均较治疗前显著缓解,平均管腔直径狭窄率(38.28±2.37)%较术前(90.19±2.5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 CDUS在急性中央型血栓诊断中敏感性高,同时具有无创、可反复的优点,可作为诊断该疾病的首选方法之一,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行置管溶栓及疗效评价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已经成为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首选术式。然而,此术式要求支架近端安全锚定区至少为15 mm,对于锚定区不足者,则通常需重建弓部分支血管以确保手术安全。在目前各种重建技术中,原位开窗技术因其较大程度的保留分支血管以及较低的内漏风险而应用最多。因此,本研究探讨Ankura主动脉覆膜支架进行原位开窗重建弓上分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0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收治的47例近端锚定区不足的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胸主动脉夹层38例,胸主动脉瘤6例,胸主动脉溃疡3例。根据术前CTA影像资料决定患者的开窗数目、开窗支架规格,术中利用穿刺针对Ankura主动脉覆膜支架进行原位开窗重建弓部分支,术后定期行主动脉CTA复查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手术成功,共植入Ankura胸主动脉覆膜支架47枚,Gore Viabahn覆膜支架51枚,Cordis Smart裸支架20枚。4例术中转烟囱支架植入,原位开窗成功率91.5%(43/47),包括左锁骨下动脉(LSA)开窗29例,左颈总动脉(LCCA)开窗+LSA栓塞1例,LSA开窗+左椎动脉烟囱1例,LSA开窗+左LCCA烟囱9例,LCCA+LSA开窗+无名动脉(IA)烟囱1例,LCCA开窗+IA烟囱+LSA栓塞2例。全组患者手术时间160~300 min,平均(200±20)min,术中开窗时间18~45 min,平均(30±8)min;术后内漏(1型)3例,逆撕2例(1例行升主动脉置换后好转,1例死亡),脑梗死2例,截瘫0例。平均随访时间(28.4±14.7)个月,期间2例内漏在随访中消失,1例内漏未进一步增大予以观察随访中,未见开窗分支血管闭塞。结论 利用穿刺破膜技术对Ankura主动脉覆膜支架进行原位开窗重建分支血管是一种切实可行且有效的治疗方式,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治疗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48例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上包括对基础病因的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术、溃疡周围环扎术,对溃疡面积较大的(≥48.0 cm~2)患者联合行游离皮瓣植皮术;溃疡愈合后长期穿医用弹力袜以促进静脉回流。结果:经治疗溃疡面一期痊愈12例(25.0%),其中5例溃疡面积较大的植皮患者皮瓣全部存活;溃疡愈合面积达70%以上27例(56.3%),另外9例(18.7%)溃疡愈合面积亦达50%以上。平均住院时间17.8 d,残余溃疡面门诊定期清洁换药。随访3~12个月,溃疡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5个月。结论:在治疗原发基础病因的基础上,选择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的复合式手术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效果满意,溃疡愈合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