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4月~2020年4月入住广州市胸科医院重症结核科的肺炎、肺结核、肺结核合并肺炎、肺结核合并脓毒症的患者血清,检测血清中SAA、PCT、hs-CRP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AA、PCT、hs-CRP预测肺结核合并肺炎的效能;评估以SAA、PCT、hs-CRP鉴别肺结核合并肺炎与脓毒症的可能性。收集2020年5月~7月的肺结核、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的血清,检测SAA、PCT、hs-CRP水平,验证其联合预测肺结核并发肺炎的准确性。结果 与肺结核组患者相比,肺炎组患者血SAA、hs-CRP水平明显升高;肺结核合并肺炎组患者血SAA、PCT、hs-CRP水平均较肺结核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SAA与hs-CRP、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APTT水平存在正相关(P均<0.05)。ROC分析显示,血SAA、PCT、hs-CRP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2、0.781、0.800;三者联合后AUC值为0.849(P均<0.001)。验证结果显示,以SAA联合PCT预测肺结核患者发生肺炎的敏感度为53.85%,特异度为90.48%;与SAA、PCT、hs-CRP三者联合相同。肺结核合并肺炎与结核合并脓毒症患者的血SAA、PCT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检测血SAA、PCT水平对诊断肺结核患者合并肺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不能以血SAA或PCT水平来鉴别患者合并肺炎与脓毒症,可能与血SAA、PCT水平受凝血功能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2.
胸膜活检21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针刺胸膜活检在胸膜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和安全性。方法:对近3年诊断为胸膜疾病并行针刺胸膜活检的2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2例胸膜活检中提示慢性炎症89例(占41.98%),结核性胸膜炎43例(占20.28%),33例为少量横纹肌和纤维组织,其余为转移性腺癌(24例),少见的是恶性胸膜间皮瘤(11例)、良性间皮瘤(7例)、转移性鳞癌(5例)等。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气胸(10.84%)、出血(8.96%)、发热(4.72%)。结论:在胸膜疾病中,针刺胸膜活检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对良性或恶性胸膜疾病有价值,致命并发症极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床旁脑电图监测在量化镇静深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脑电指数与Ramsay镇静评分进行对照研究,分析两种镇静评分方法临床价值的异同。结果:36例患者脑电指数95%边缘频率、平均频率与Ramsay评分均有负相关性。δ频率与Ramsay评分有较好的正相关性。结论:联合使用Ramsay和脑电指数监测,能更好地反映镇静深度的动态变化,对临床镇静用药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并经过临床确诊的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利奈唑胺的疗效,以及比较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血肌酐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计数资料应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采用利奈唑胺治疗的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50例中,细菌消除率和临床总有效率均为82.0%(41/50),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在治疗前分别为(14.52±6.88)×109/L、(12.44±7.01)×109/L、(112.28±82.59)μg/L、(66.28±37.71)mm/1h;治疗后分别为(9.94±3.43)×109/L、 (7.64±3.46)×109/L、(57.19±59.23)μg/L、(50.56±27.15)mm/1h。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14、4.345、3.163、2.098,P值均<0.05。血小板治疗前为(306.54±150.94)×109/L,治疗后为(259.18±140.39)×109/L,治疗前后比较,t=1.625,P=0.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肌酐治疗前为(104.88±118.54)μmol/L,治疗后(118.15±122.18) μmol/L,t=-0.535,P=0.5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奈唑胺作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用药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5.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估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肺结核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NIPPV,动态观察NIPPV治疗后不同时段动脉血气。结果:NIPPV治疗后血气各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aO2明显升高(P<0.05),PaCO2明显下降(P<0.01);是否合并肺外器官损害对患者动脉血气无明显影响(P>0.05);治疗前PaO2与PaCO2同向升高(r=0.210,P>0.05),治疗后PaO2与PaCO2呈显著负相关(r=-0.327,P<0.05)。结论: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NIPPV有一定的临床效,且治疗前的基础状况对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 对 1998~ 2 0 0 3年收治的 85例结核性心包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其最常见症状有发热、胸痛、咳嗽及呼吸困难 ,大部分患者有心界扩大、心音遥远、窦性心动过速、双下肢浮肿等表现 ,血性心包积液占 80 % (8/ 10 ) ,大部分患者同时合并胸腔积液或多浆膜腔积液 ,2 3 5 % (2 0 / 85 )在治疗 4 5天内 ,心包积液可完全消失 ,4 7% (4/ 85 )左右病例因心包积液反复或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而行手术治疗。结论 中青年患者出现发热、胸痛、咳嗽及呼吸困难症状 ,结合其心包积液的性质、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X线、结核菌素试验的检查结果及合并其他部位结核等情况 ,可帮助诊断。特别要强调的应尽早联合、彻底抗痨治疗 ,短时间内发展成缩窄性心包炎或心功能不全持续加重的是手术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7.
腹腔结核41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穗华 《广东医学》1998,19(8):618-619
目的:探讨腹腔结核误诊的原因,提高腹腔结核的诊断率。方法:对41例误诊的腹腔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分别误诊为其他12种疾病,原因有病史资料不详,疾病本身病理改变多样性;该病临床表现多变,缺乏特异性,此外,本病发病率较低,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亦是误诊的原因之一。结论:对该病只有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全面分析,认真鉴别,方能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选取我院56例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对两组外周血进行T细胞亚群以及NK细胞活性检测.检测两组的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观察56例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中出院存活组(38例)和死亡组(18例)在出院或死亡当天的IL-6、IL-8、TNF-α的水平.结果 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CD+3、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而CD+8T淋巴细胞增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0.01).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组的IL-6、IL-8、TNF-α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中存活组的IL-6、IL-8、TNF-α的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结论 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影响患者的病情发展和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9.
10.
海舒必治疗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