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353篇
  免费   19382篇
  国内免费   11557篇
耳鼻咽喉   1669篇
儿科学   2363篇
妇产科学   1998篇
基础医学   25695篇
口腔科学   3281篇
临床医学   22436篇
内科学   24315篇
皮肤病学   2012篇
神经病学   9016篇
特种医学   69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86篇
外科学   18967篇
综合类   34739篇
现状与发展   43篇
一般理论   15篇
预防医学   13731篇
眼科学   4462篇
药学   21783篇
  173篇
中国医学   11029篇
肿瘤学   14545篇
  2024年   278篇
  2023年   2650篇
  2022年   5037篇
  2021年   8550篇
  2020年   7070篇
  2019年   6011篇
  2018年   6480篇
  2017年   6170篇
  2016年   5750篇
  2015年   8692篇
  2014年   10771篇
  2013年   10642篇
  2012年   15103篇
  2011年   16148篇
  2010年   11525篇
  2009年   9440篇
  2008年   11113篇
  2007年   11026篇
  2006年   9956篇
  2005年   8949篇
  2004年   6628篇
  2003年   6204篇
  2002年   5151篇
  2001年   4260篇
  2000年   3674篇
  1999年   3166篇
  1998年   1957篇
  1997年   2061篇
  1996年   1445篇
  1995年   1429篇
  1994年   1238篇
  1993年   892篇
  1992年   1103篇
  1991年   1018篇
  1990年   896篇
  1989年   794篇
  1988年   734篇
  1987年   630篇
  1986年   583篇
  1985年   467篇
  1984年   400篇
  1983年   314篇
  1982年   281篇
  1981年   240篇
  1980年   201篇
  1979年   213篇
  1978年   201篇
  1977年   212篇
  1976年   192篇
  1974年   16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慢性疼痛是一种复杂的身心疾病,包括躯体痛觉异常、认知障碍、负性情绪等多个方面的改变,同时伴随着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结构的改变。本文将对慢性疼痛与下行疼痛调节通路、疼痛情感-认知调控网络以及中脑边缘奖赏网络的相关性,以及针刺镇痛的中枢机制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旨在探讨下行疼痛调节通路、疼痛情感-认知调控网络以及中脑边缘奖赏网络在慢痛发生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慢性疼痛类疾病提供更优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6.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Klebsiella pneumoniae bloodstream infection, KPBSI)临床特征及肺炎克雷伯 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KP)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儿童KPBSI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 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KPBSI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110例患儿,64例(58.2%)为院内感染,72例 (65.5%)有基础疾病,以血液系统肿瘤最多见。110例患儿PRISM Ⅲ评分为16.0(7.0~20.8),其中74例(67.3%)发生脓毒症,15例 (13.6%)发生脓毒性休克,18例(16.4%)发生呼吸衰竭,15例(13.6%)需有创机械通气,院内死亡共13例(11.8%)。KP菌株对阿米卡 星、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率>90%,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分别为58.3%、60.9%和70.9%,对头孢哌 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59.5%和82.7%。检出ESBLs+菌株39株(39/86,45.3%),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 伯菌(CRKP)菌株10株(10/110,9.1%),ESBLs+KP菌株和CRKP在各年龄组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儿童KPBSI多见于有基 础疾病的患儿,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呼吸衰竭发生率高;KP菌株对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可经验性治 疗轻症KPBSI患儿。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了解湘西州7~15岁苗族学生皮褶厚度及体成分发育特点,为增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10—11月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湘西州7~15岁苗族学生1 064名,测量身高、体重和肱三头肌皮褶(TS)、肩胛下皮褶(SS)、腹部皮褶(AS)厚度。根据长岭和Brozek公式估算体成分。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苗族学生皮褶均逐渐增厚,男生13岁、女生12岁后增幅明显;各年龄组女生TS、SS与AS均厚于男生,8岁(t=2.659、2.392、2.264)、11岁(t=3.317、3.251、3.179)、13岁(t=5.196、3.943、4.651)、14岁(t=5.941、4.630、3.228)和15岁(t=4.822、4.292、3.210)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脂率、脂肪质量及其指数均值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男女生瘦体质量及其指数年龄变化曲线逐渐上升并出现2次交叉;除男生体脂率外,体成分各指标与皮褶厚度均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8个族群比较,苗族男生肱三头肌皮褶厚度(9.22 mm)与内蒙达斡尔族、肩胛下皮褶厚度(7.33 mm)与怒江怒族较为接近,女生肱三头肌皮褶厚度(11.98 mm)与内蒙达斡尔族、肩胛下皮褶厚度(9.35 mm)与广东瑶族较为接近。结论 湘西州苗族农村学生皮褶厚度及体成分发育符合生长发育一般规律,皮下脂肪含量相对较少,并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