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1.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多种间质细胞谱系分化的能力,且支架材料的性能对骨缺损的修复有重要影响。目的:观察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三维多孔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缺损。方法:对骨缺损模型兔分别采用空白植入、髂后上棘自体松质骨移植、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移植和复合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移植修复缺损部位。结果与结论:至移植12周,移植复合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的实验兔的缺损处有骨组织生成,支架材料降解,已完成缺损修复,其修复情况接近松质骨组;髂后上棘自体松质骨移植的实验兔的缺损修复完好,新形成的骨组织较规则;只植入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的实验兔有少量骨组织形成,材料部分降解;空白植入的实验兔缺损处无新生骨组织生成,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填充。说明新型的生物支架材料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三维多孔支架与来源于新西兰大白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后,植入同种异体兔股骨髁缺损处,使骨缺损的修复速度加快,表现为较好的体内诱导成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国内外关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查阅国内外文献未见有一致公认的调查问卷,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调查问卷可以用于临床上大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相关基础。目的:制定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调查问卷用于患病危险因素的分析,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方法: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制定统一的调查问卷,从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体格检查及X射线检查7个方面搜集整理共20个条目,初步建立调查问卷的条目框架,并运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与结论:制定的调查问卷共包含7个纬度,经过专家咨询、筛选修改后调整17个条目,本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显示总的Cronbach’s系数为0.974,内容效度分析显示问卷的测量的题目能够代表所测内容,内容效度较高。说明实验研究所设计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适于临床上大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观察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干预对急性期脊髓损伤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ytc和caspass-9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并探讨该药物促进脊髓功能修复的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单纯损伤组(c组)与MP治疗组(T组)各36只,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在损伤后8h、24h、3天、7天、14天和28天随机取各组6只动物处死,实时荧光定量PCR测量标本的ACt值并进行分析。结果T组bcl-2基因ACt值均小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基因在T组术后3天、14天和28天ACt值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8h、24h和7天三个时间点ACt值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T组cytc基因ACt值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caspass-9基因ACt值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强龙可以通过bcl-2、cytc及caspass-9的表达起到保护受伤节段脊髓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常用术式。但椎间融合使脊柱节段生物力学发生改变,加速临近节段退变。传统的颈后路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不需要融合手术节段,但需要广泛剥离软组织,出血较多、易导致颈椎不稳及轴性疼痛等并发症。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应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为骨科医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使用观察和操作2个通道,观察通道放置内镜的同时具备冲洗功能,操作通道则用于手术器械操作。相对于传统颈椎后路手术,该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但目前应用UBE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报道相对较少。2021年3月~2021年11月,我们应用UBE技术治疗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获取来源明确的髓核组织,结合组织块培养法高效分离培养人髓核间充质干细胞(human nucleus pulposus mesenchymal stem cells,hNP-MSCs),并鉴定其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6例腰间盘突出症手术摘除的髓核组织,利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取第3~6代生长良好的细胞用于实验,采用CCK-8检测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并分别向成骨、成脂和成软骨方向诱导分化,用油红O染色、茜素红染色及阿利新蓝染色对分化结果进行检测。结果:成功从椎间盘内镜摘除的髓核组织中分离培养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细胞高表达CD29、CD44、CD90、CD73和CD105等间充质干细胞抗原,不表达造血干细胞标志CD34和CD45。生长曲线显示符合正常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特征。茜素红染色、阿利新蓝染色及油红O染色均呈阳性,说明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向成骨、成软骨和成脂肪诱导分化的能力。结论:首次结合椎间盘内镜微创手术和组织块培养法,体外高效分离培养了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hNP-MSCs。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把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诱导成的软骨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nano-HA/CSscaffold)通过特殊的穿"靴"结构复合构建而成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的可行性,并观察此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原位复合和冷冻干燥相结合的方法制备nano-HA/CS支架,用聚四氟乙烯制作成圆柱形"靴"结构。把BMSCs经软骨诱导液诱导成软骨细胞后,接种于穿"靴"的nano-HA/CS支架底部,把细胞-支架复合物置入成软骨条件培养液中培养2周。扫描电镜观察nano-HA/CS支架结构及细胞-支架复合体结构。30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股骨髁制造直径4 mm、深8 mm的骨软骨缺损,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于缺损处分别植入经穿"靴"结构复合的软骨支架复合体、不经穿"靴"结构复合的软骨支架复合体,空白组仅造缺损,4、12周后取材初步观察修复情况。【结果】BMSCs经软骨诱导液诱导后转化成软骨细胞;制备的nano-HA/CS支架支架孔隙率为92%,平均孔径为125μm,与软骨细胞有较好的粘附性。大体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缺损均有类软骨样组织生长,空白组缺损明显,见纤维组织生长。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观察实验组软骨缺损部分软骨细胞修复,成骨区部分骨样细胞修复,两者耦合处部分交叉,修复缺损程度及成骨区和成软骨区界面耦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3组的大体评分和软骨组织学评分统计分析,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结论】BMSCs具有成软骨潜能,nano-HA/CS支架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软骨细胞与nano-HA/CS支架经过穿"靴"结构可成为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并初步证实有修复兔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多种间质细胞谱系分化的能力,且支架材料的性能对骨缺损的修复有重要影响。 目的:观察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三维多孔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缺损。 方法:对骨缺损模型兔分别采用空白植入、髂后上棘自体松质骨移植、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移植和复合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移植修复缺损部位。 结果与结论:至移植12周,移植复合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的实验兔的缺损处有骨组织生成,支架材料降解,已完成缺损修复,其修复情况接近松质骨组;髂后上棘自体松质骨移植的实验兔的缺损修复完好,新形成的骨组织较规则;只植入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的实验兔有少量骨组织形成,材料部分降解;空白植入的实验兔缺损处无新生骨组织生成,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填充。说明新型的生物支架材料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三维多孔支架与来源于新西兰大白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后,植入同种异体兔股骨髁缺损处,使骨缺损的修复速度加快,表现为较好的体内诱导成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聚合物/液晶细胞模型,探究其表面弹性对大鼠骨髓干细胞黏附情况的影响。方法:溶剂挥发致相分离方法构建聚合物/液晶细胞模型,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观察细胞模型的表面特征。全骨髓细胞贴壁培养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通过表面因子检测和诱导其成骨成脂分化进行鉴定。培养3代后分4组:纯PU空白对照组,10%膜组,30%膜组和50%膜组。接种细胞密度为5×107/L,待细胞贴壁24h后作细胞骨架染色处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附着在材料上的情况并拍照。结果:溶剂挥发致相分离方法成功构建3种不同硬度的聚合物/液晶细胞模型;表面因子检测显示CD29、CD44、CD90呈阳性表达,而CD34和CD45呈阴性表达;经过茜素红S染色和油红O染色,成骨成脂分化形成的钙结节和脂滴都显而易见;细胞骨架染色拍摄结果显示,纯PU对照组、10%膜组和30%膜组上的细胞铺展面积较广,肌动蛋白微丝和细胞核清晰明显;而50%膜组的细胞铺展面积较小,细胞核虽较清晰,但是肌动蛋白微丝却模糊不清。结论:合适液晶含量的聚合物/液晶生物膜能支持大鼠骨髓干细胞的贴壁生长,而液晶含量过高则抑制细胞的贴壁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即刻甲基强的松龙干预治疗对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该药物促进脊髓神经功能修复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SCI)兔动物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36只,单纯损伤组(C组)与MP治疗组(T组)各36只,分别于损伤后8h、24h、72h、7d、14d和28d时随机取6只动物灌注固定取材,HE染色观察损伤区脊髓组织的病理改变,TUNEL法检测各组脊髓标本细胞凋亡情况;分别于损伤后1d、3d、7d、14d及28d观察各组动物运动神经功能情况,包括Rivlin斜板试验和BBB评分。结果:术后C组和T组斜板试验临界角度值和BBB评分值随时间点延长均逐渐升高,损伤7d及之后各时间点,T组均高于C组,但小于S组(P<0.05)。HE染色S组脊髓组织在各时间点未见明显异常;T组及C组损伤后8h、24h及72h时脊髓组织结构紊乱,可见不同程度出血、神经细胞水肿、坏死,灰质中空泡形成,炎症细胞浸润,两组无明显区别;损伤后7d、14d及28d,T组脊髓组织较C组恢复较好,整体损伤程度轻,血肿逐渐吸收,空泡减少,灰质和白质坏死吸收并胶原纤维组织增生,胶质细胞减少,可见较多神经细胞。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S组未发现阳性细胞,C组及T组在损伤后8h可见阳性细胞,24h达到高峰,3d时仍较多,术后7d渐渐减少,14d及28d时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两组对比,在损伤后8h、24h、3d及7d四个时间点,T组阳性细胞明显少于C组(P<0.05),14d及28d时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在脊髓损伤急性期干预治疗,有利于损伤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可能通过抗细胞凋亡机制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