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66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介绍治疗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特殊表面植骨方法--"包裹式自体髂骨移植"的手术技术,探讨其促进假关节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在采用髓内棒固定、Ilizarov环形外固定装置固定和自体髂骨移植的联合手术方法中,采用包裹式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51例,手术...  相似文献   
2.
儿童脑瘫性髋关节疾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预防性、重建性和补救性手术三种。手术的目的是防止股骨头向外侧移位,重建半脱位及脱位髋关节的稳定,消除不可重建髋关节脱位导致的持续性疼痛,进而改善患儿行走功能,方便不具站立及行走能力患儿的会阴部护理。本文通过系统复习新近相关文献,重点阐述儿童脑瘫性髋关节疾病各种手术方式的适应证、操作要点以及临床与X线评价结果、远期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3.
骨肉瘤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肉瘤系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20%。近十年来,骨肉瘤的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二年无瘤存活率已由30%提高到80%。这是由于普遍地应用手术前后的辅助化疗和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Enneking建立了骨肿瘤外科分级系统,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了依据。一些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骨盆截骨的手术操作方法,即髋臼坐骨切迹周围骨盆截骨术。方法对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97例(112髋)行此手术,回顾性分析随访2年以上的31例(39髋)DDH患儿资料,术前髋臼指数平均41°(34°~53°),其骨盆截骨方法为:骨盆截骨线起自髂前上下棘之间中点,与髋臼后上缘相平行,向髋臼后下方止于距离坐骨切迹骨皮质前方3~5mm处,撑开截骨间隙时产生坐骨切迹皮质不完全骨折,获得髋臼向前外方向的旋转,用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楔形骨块嵌入截骨间隙,达到改变髋臼方向、增加髋臼对股骨头覆盖的目的。结果31例39髋获2年以上随访,术后髋臼指数平均为16°(-5°~23°) 术后CE角恢复至28°(23°~41°)。术后有2例出现髋臼指数过度矫正、股骨头轻度不规则、髋关节活动受限。按照McKay髋关节评定标准和Severin放射学分类评价标准评价疗效:优37髋,良2髋。结论髋臼坐骨切迹周围骨盆截骨,兼有Salter和Pemberton骨盆截骨的优点,但手术操作更为安全、简便,适应证也较宽。  相似文献   
5.
持续被动活动下自体骨膜移植防治髋关节僵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持续被动活动条件下,自体骨膜移植修复髋臼关节面软骨缺损防治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关节僵硬。方法5例7个髋关节,年龄10~14岁。其中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关节僵硬2个,采取髋关节粘连松解;先天性髋脱位5个,行切开复位、改良Chiari骨盆截骨。以上7个髋臼的关节面软骨缺损采用髋臼加深及自体胫骨骨膜移植修复其缺损。术后持续被动活动每天6h,连用6周。结果经1~4年随诊,原来僵硬的2个髋关节屈髋活动分别为90°、30°,先天性髋脱位的5个髋分别为70°、80°、80°、90°、90°,X线片显示髋关节间隙5个清晰,2个狭窄。结论持续被动活动下自体骨膜移植修复髋臼关节面软骨缺损可有效地防治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关节僵硬。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旋转成形术治疗儿童股骨骨肉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介绍并讨论膝关节旋转成形术治疗股骨骨肉瘤的方法和随访结果。材料和方法,对4例股骨远端的骨肉瘤患儿施行了肿瘤广泛局部切除,膝关节旋转成形术,其中女1例,男3例,平均年龄10岁,平均随访3年。结果:目前所有病例均成活,肿瘤局部无复发,术后佩戴义肢,下肢的负重和运动功能好。结论:踝关节代替膝关节旋转成形术对于膝关节周围的原发恶性肿瘤、肿瘤术后局部复发等也是另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Ilizarov技术矫正儿童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矫正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作者在2000年3月~2005年3月间,使用Ilizarov技术矫正9例11足重度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将连接于胫骨、跟骨、跖骨的外固定环互相连接、组合成复杂的三维外固定架,通过逐渐调整外固定架矫正畸形,从而使患足达到或接近正常足的外形和功能。[结果]按Garceau标准评定疗效,优6足,良4足,差1足。[结论]Ilizarov外固定架三维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效果确实,尤其适用于大年龄儿童之僵硬、复发或难治性马蹄内翻足,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是脊柱侧凸后路器械矫形手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导致患者终生残废。1985年到1989年,我科应用哈氏棒36例,鲁氏器械7例。2例术后并发脊髓损伤。本文扼要介绍其临床经过。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例1 女性,11岁。1985年11月诊断特发性脊柱侧凸入院。X片示胸4~9椎体向右侧凸,Cobb角42°。同年12月在全麻下行鲁氏器械加椎板下钢丝矫形术,在胸3~11椎板下穿过钢丝。术后双足趾活动正常。24小时后双足趾活动减弱,36小时胸4以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例,男4例,女1例,最小年龄7岁,最大年龄12岁,平均年龄9岁6个月,病变位于股骨颈,股骨近端不同程度受累,平均范围(X线片测量)6cm×3.5cm。其中纤维结构不良2例,孤立性骨囊肿2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手术方法(病变处理):取大腿近端外侧大粗隆下方纵行皮肤切口,长度约6~8cm。骨膜下显露股骨近端外侧,大粗隆下方1cm用电锯开窗,约1cm×1.5cm,用刮匙彻底刮除股骨颈部及股骨近端病变直至出血。1.2 带缝匠肌蒂髂骨瓣切取 取髂部至腹股沟斜行Bikini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复发性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29例45足复发性僵硬型CCF,依据Dimeglio分型,均为Ⅲ、Ⅳ型,将连接于胫骨、跟骨,跖骨的Ilizarov外固定环互相连接、组合成复杂的三维外固定器,通过四维调节(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逐渐矫正畸形,从而使患足达到或接近正常足的外形和功能。其中,31足单纯安装Ilizarov外固定牵伸器,9足结合经皮跟腱延长,7足结合中跗骨截骨,3足结合后足的V形截骨。术后7天开始矫正,速度1 mm/d,分4次完成,踝关节矫正至背伸约10°,后足轻度外翻后,停止矫形。矫正位带外固定器负重或保护下行走4周,拆除外固定器短腿管型石膏固定6~8周,拆石膏后夜间支具维持矫形3年。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个月至6年,平均39个月。根据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会(ICFSG)的评分系统,优23足,良18足,可3足,差1足,优良率91%。差的1足为DimeglioⅣ型,单纯应用Ilizarov外固定牵伸器治疗,矫形后步态改善,但遗留部分跟骨内翻畸形,2年后畸形明显复发,行三关节融合术治愈。结论应用llizarov外固定器三维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安全、微创、疗效确实,尤其适用于大年龄儿童之复发性僵硬型马蹄内翻足,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