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对重度脑外伤患者实施阶段性护理评估,促进患者计划性拔除导管。  相似文献   
2.
正自1985年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由Baker等~([1])发明后,此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神经精神相关疾病的诊断、评估及治疗。应用半球内经颅磁刺激评定技术可以无创并实时地获取大脑皮层兴奋性,以及神经递质受体活性的变化。主要包括四个分别反映大脑皮层主要抑制性及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的指标:短时程皮质内抑制、长时程皮质内抑制、短时程皮质内易化、皮质内易化等。然而目前对于其机制的探讨及临床应用并未有一致的结论。本文主要探讨各项指标的具体参数及机制,以及其在康复医学科常见疾病中所反映的病理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非强直性低频超强神经电刺激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为完善脑卒中后外周神经电刺激治疗参数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比较脑卒中患者和健康人群在0.5Hz低频F波检测中最初5次和最终5次超强刺激下F波次数,潜伏期和F波幅/M波幅(F/M)的变化情况。F波检测通过刺激腓骨头下腓总神经完成,记录肌肉为胫骨前肌和腓骨肌。结果:在脑卒中患者和健康人群,超强低频腓总神经电刺激前后胫骨前肌和腓骨肌F波出现次数、F/M值、潜伏期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短时程非强直性低频超强周围神经电刺激不改变脑卒中患者和健康人群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在超强刺激强度下,不同刺激频率可能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产生差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