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对送检的14961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标本检测,分析患儿母亲抗体筛查结果,查找患儿黄疸原因,为临床诊断治疗和输血提供实验室检测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7年2月收检疑似新生儿溶血病标本共计14961例,标本均由天津市各级医院新生儿科医师开具医嘱,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标本血型;盐水法和微住凝胶法进行意外抗体筛查和抗体特异性鉴定;溶血三项试验检测患儿由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病。结果 14961例标本中母亲抗体筛查阴性者共14692例,占98.2%,患儿溶血三项试验显示均为轻症ABO溶血或无溶血症;母亲抗体筛查阳性者共269例占1.8%,其中211例(78.4%)有ABO以外相对严重的溶血症,58例(21.6%)抗筛阳性者含有IgM或IgG的意外抗体,这些抗体或属于冷抗体37℃没有活性,或患儿红细胞没有相应的血型抗原,不造成患儿有相应的溶血病。抗筛阳性者中Rh系统的同种抗体比例最高占72.1%,其中52.4%含有抗D抗体,抗E(和抗c E)占16.4%,抗Ce少见占2.6%,除5例因患儿无相应抗原未发病外,其他者100%发生严重的溶血病。检出MNS系统抗M 17例、抗S 1例共占6.7%,其中7例为盐水抗体或患儿为NN表型不导致HDN的发生。Lewis系统抗Lea 5例占1.9%;P系统抗P1 2例(0.7%);Kell系统抗Kpb 1例(0.4%);冷抗体10例(3.7%);抗体特异性待定者34例(12.6%),其中19例引起不同程度的溶血病;自身抗体者3例(1.1%);Digo系统抗Dia 1例(0.4%)。269例抗筛阳性者中,患儿直抗阴性者有68例占25.2%;直抗阳性者高达74.8%,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提示,提高对ABO及Rh D以外新生儿溶血症的认识,加强孕妇,尤其是有输血史或多次妊娠史孕妇的抗体筛查十分必要,一方面保障产妇或患儿临床用血的安全有效,另一方面及早发现并提高溶血病患儿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分析1例多次输血者的弱抗E抗体产生过程,探讨弱抗体的检测及其对患者输血效果的影响。 方法:该患者15 d内输血12次,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微柱凝集法(MGT)、酶-MGT法、聚乙二醇-MGT法(PEG-MGT)进行每次输血前的抗体筛查,并检测每位供者的RhE抗原及患者直抗。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量,绘制其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结果:第9次输血前发现仅在酶-MGT弱凝集的抗E抗体,为IgM型。之后每次输血前酶-MGT的凝集强度增强,第12次输血前采用PEG-MGT开始检测到不规则抗体,盐水法、凝聚胺法、MGT结果均阴性,患者输注不含E抗原的血液后血红蛋白量提高,含E抗原的血液输注基本无效。 结论:本例IgM弱抗E抗体导致红细胞输注无效,检测时酶-MGT灵敏度更高。多次输血者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抗体筛查,并尽量输注RhE血型相容的血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研究一名献血者ABO血型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用血清学方法检测ABO和H抗原,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tion,PCR)检测其基因型,再对ABO基因第6,7外显子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该献血员血清学检测为AB亚型,PCR结果为A2/Bw12,直接测序结果为A205/Bw12。结论 该献血员血型是一例比较罕见的AB双侧亚型。为保障输血安全,在该献血员不含抗体的情况下,其血液可以输注给配血相合的AB型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6种不同的蛋白酶对Mur、S、Dia抗原检测的影响。方法采用2步酶法,Mur抗原阳性红细胞分别与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链酶蛋白酶混合,37℃孵育10min后3洗红细胞,加入IgG抗-Mur,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记录反应强度;对照组平行试验,将酶替换为等量生理盐水。含有S抗原或Dia抗原的红细胞也进行此试验,加入的抗体与抗原相对应。结果木瓜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糜蛋白酶、链酶蛋白酶减弱甚至破坏Mur抗原,而菠萝蛋白酶、胰蛋白酶不影响它。木瓜蛋白酶、糜蛋白酶、链酶蛋白酶破坏S抗原,而菠萝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胰蛋白酶不影响它。6种蛋白酶均不破坏Dia抗原。结论不同种类的蛋白酶对红细胞抗原检测的影响不同,在酶法试验中应注意区分。  相似文献   
5.
分析1例怀疑由抗-Dib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FN)。患儿出生两天,诊断为贫血,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父母均为O型,RhD阳性,排除ABO、RhD溶血。患儿母亲抗体鉴定实验结果怀疑为抗-Dib抗体引起的HDFN,由于市面上缺乏检测Dib抗原的试剂,导致抗-Dib抗体引起的HDFN不易被发现,使用序列特异引物引导的PCR反应及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检测患儿及父母Dia、Dib抗原。结果显示该患儿血型为Di(a+b+),患儿母亲血型为Di(a+b-),患儿父亲血型为Di(a-b+),该患儿所患HDFN为罕见抗体抗-Dib抗体所致。  相似文献   
6.
<正>抗-N抗体是MN血型系统常见的抗体,但类抗-N抗体在我国汉族人群中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1例健康MN血型的产妇由于类抗-N抗体导致交叉配血不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简介患者,女,45岁,健康,自然流产1次,人工流产1次,生育1个孩子,本次为第4胎孕38周待产,申请备血。医院输血科发现抗体筛查阳性,送至天津市血液中心进行疑难配血。实验室检测最  相似文献   
7.
供、受体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的不匹配是导致移植后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移植前进行HLA配型是最根本的预防移植后排斥的手段.然而,在HLA配型一致的器官移植中仍有部分病例出现轻重不等的排斥反应,这一现象提示仅对经典的HLA配型并不是影响移植物排斥反应和慢性移植物失功的唯一原因.1994年,Bahram等[1]首次报道,在人类HLA-Ⅲ类基因区,发现了一种MHC-Ⅰ相关基因家族,将其命名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链相关基因,即MIC基因.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器官移植中受体内MICA抗体与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具有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卵泡发育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泡作为卵巢的基本功能单位,在一系列高度协调的作用下由原始卵泡最终发育为高度分化的排卵前的窦状卵泡。现已公认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对卵泡的成熟具有重要作用,而其他肽类物质和甾类激素能够增强或减弱FSH和LH对卵泡的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  相似文献   
9.
四种中药对大鼠黄体细胞分泌雌、孕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蜈蚣、紫草、莪术、水蛭的乙醇提取物对大鼠卵巢妊娠黄体细胞分泌孕酮(P)与雌二醇(E2)的影响。方法在大鼠妊娠第4天取卵巢,收集黄体细胞体外培养2 h后,分别加入3个浓度(0.01、0.1及1 mg/ml)的蜈蚣、紫草、莪术、水蛭乙醇提取物,乙醇的总浓度<5%;对照则代之以5%的乙醇生理盐水。在药物作用4 h后,收集部分上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P与E2的含量,继续培养4 h,用MTT比色法反映活细胞数量。结果在四种中药作用下,各浓度的吸光度值均有增加。其中莪术、水蛭、蜈蚣均有增加黄体细胞分泌的趋势,尤以水蛭刺激黄体细胞分泌E2的作用最为显著,3个浓度与对照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P<0.01),E2/P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P<0.001);而紫草则有降低黄体细胞分泌E2的作用,随着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5,P<0.05,P<0.01)。结论提示莪术、水蛭和蜈蚣刺激黄体细胞分泌E2与P,增加E2/P比值,紫草则抑制黄体细胞分泌E2与P,降低E2/P比值,其中紫草与水蛭的作用较强,主要表现在对E2分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红细胞B抗原弱表达的分子生物学原因。方法:应用血清学方法进行血型鉴定,包括正反定型检测,抗-A1,抗-H检测,并进行吸收放散试验以检测弱B抗原。应用直接测序对第1-7外显子进行分析,并对其中1例进行克隆后测序。结果:血清学检测的23例患者红细胞均含有弱B抗原。DNA测序确定这些B亚型的等位基因,包括2例B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