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2.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早期偏瘫患者行镜像疗法对其上肢功能的促进以及大脑皮质运动区μ波抑制的影响。方法抽取该院精神科门诊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早期偏瘫患者纳为研究对象,依据康复方式采取随机法1∶1展开分组,各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镜像疗法,观察两组患者上肢功能以及大脑皮质运动区μ波。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第1个月和第2个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呈进行性上升趋势,研究组患者评分上升趋势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随访第1月和第2月手部Wolf运动功能测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虽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z、CPz、CP3、C3四区μ波抑制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早期偏瘫患者行镜像疗法可有效恢复上肢功能、手部功能和日常生活指数,可有效抑制大脑皮质运动区μ波活动,进而提升大脑神经功能重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方法 将78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按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低频脉冲电疗及药物治疗等传统方法;治疗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用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治疗周期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用视觉模拟评分和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和改良Oswestry指数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0.05).结论 悬吊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PNF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功能康复治疗的促进作用。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脑卒中伴有偏瘫下肢功能障碍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运动康复治疗手段,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PNF技术的使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均进行Fugl-Meyer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的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0.05),且观察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功能康复治疗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稳定肌训练对防治中青年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青年颈椎病患者纳入研究,指导进行颈椎稳定肌训练,疗程6个月。结果人选患者治疗后颈椎生理弧度、症状积分明显改善,稳定肌群横断面面积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肌训练防治中青年颈椎病安全、可靠,持续性疗效良好。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疗效及对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并给予失语症刺激疗法(Schuell刺激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tDCS,共治疗6周。治疗前后用语言功能评分(包括言语表达、听理解力、阅读能力和文字书写)、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量表(BDAE)、功能性言语沟通能力评分(CFCP)、失语患者抑郁量表(ADRS)和卒中后失语抑郁问卷量表(SADQ-H)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2组言语表达、听理解力、阅读能力、书写能力、CFCP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以上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ADRS、SADQ-H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均更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BDAE分级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DCS有利于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五禽戏对老年颈肩腰腿痛患者心境以及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颈肩腰腿痛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五禽戏运动疗法,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关节疼痛度、关节活动度以及关节功能方面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关节运动功能评分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关节疼痛度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禽戏对改善老年颈肩腰腿痛患者心境及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评分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运动贴布对脑卒中后足下垂的康复效果。方法: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2组均接受运动训练和姿势控制训练等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NMES组接受NMES治疗,联合组接受NMES联合运动贴布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踝关节背屈角度、足内翻角度、足下垂角度;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10m步行能力测试(10mWT)指标、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指标和生理耗能指数(PCI),胫前肌、腓肠肌最大积分肌电值(iMEG)、足背屈时肢体协同收缩率(CR)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踝关节背屈角度、10mWT及胫前肌iMEG均较治疗前增加(均P<0.01),足内翻角度、足下垂角度、TUGT时间、PCI及腓肠肌iMEG、足背屈CR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联合组踝关节背屈角度、10mWT及胫前肌iMEG均高于NMES组(均P<0.05),足内翻角度、足下垂角度、TUGT时间、PCI及腓肠肌iMEG、足背屈CR均低于NMES组(均P<0.01)。治疗后,联合组优良率明显高于NMES组(P<0.01)。结论:NMES联合运动贴布可改善胫前肌、腓肠肌的iMEG,降低足背屈时CR,增加踝关节活动度,减小足内翻、足下垂角度,提高患肢的步行功能,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电针结合物理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和常规理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电针穴位疗法,评估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表面肌电图测量治疗前后胫前肌及腓肠肌表面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m,i EMG)及踝背屈状态下的协同收缩率(CocontractionRatio,CR),并采用关节活动度评定量表(RangeofMotion,ROM)、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10米最大步行速度测试(Maximum Walking Speed,MWS)、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胫前肌和腓肠肌i EMG值和CR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胫前肌i EMG较治疗前升高,腓肠肌i EMG及CR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ROM、MAS 0~Ⅱ级患者所占比例、MWS及BB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OM、MWS及BBS均提高,MAS 0~Ⅱ级患者所占比例增加,观察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穴位结合物理疗法可提高脑卒中患者足背屈关节活动度,改善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在防治脑卒中后足下垂方面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