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田雅昕  王妙  李振军  刘志国  翟景波 《疾病监测》2022,37(11):1462-1466
  目的  对2004—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该地区人间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采用发病数、发病率和构成比等描述疫情。 采用AMOS-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对 2016年该地区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和基因分型。 基于MLVA-16分型方法对本研究的菌株与国际布鲁氏菌MLVA数据库的羊种布鲁氏菌进行比较,调查菌株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联。  结果  2004—2011年乌兰察布市人间布病呈现逐年增多态势,并在2011年到达流行顶峰, 2012—2108年显著下降,但2019—2021年再次反弹。 2004—2021年该地区共报告人间布病29 713例,年均报告1 650例,年均发病率为75.46/10万。 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的流行情况高于前山地区。 经AMOS-PCR和MLVA-8两种分子方法鉴定表明,22株菌均为羊种布鲁氏菌,且属于东地中海血统。 菌株间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80%~100%),提示菌株来自单一的共同祖先。 此外,来自本研究的20个株菌分别与先前该地区分离菌株和该地区之外的菌株形成完全相同的MLVA-16基因型,表明菌株持续在本地区传播扩散,且呈现跨地区或跨国界传播特点。  结论  乌兰察布市人间布病疫情得到一定控制,但流行形势仍较为严重,存在疫情输入和(或)输出风险,应加强传染源(疫羊)的管控,警惕再次反弹。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揭示2014-2016年乌兰察布市重点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评估布鲁氏菌病治疗和疫情控制状况,为有效控制全市布鲁氏菌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本市2014-2016年主动监测、筛查纵向可比性资料,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的有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本市重点调查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分别为161.3/10万、496.9/10万、2669.9/10万,同比上升幅度分别为208.06%(χ2=90.82,P﹤0.05)和437.31%(χ2=411.636,P﹤0.05)。同期患病率分别为570.81/10万、1358.16/10万,8024.88/10万。同比上升幅度分别为137.94%(χ2=166.866,P0.05)和490.86%(χ2=1352.948,P﹤0.05)。结论 2014-2016年,本市重点调查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明显上升,特别是2016年呈突发性增长,证明本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新发病人仍在逐年增加。同时在患者免费治疗政策全面实施、重点地区人群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大幅提升的情况下,仍然存在大量经过治疗仍未痊愈的慢性期布鲁氏菌病患者,并且在逐年增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患者治愈率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乌兰察布市当前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流行特点与规律的统计与分析,为有效控制布鲁氏菌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本市2015-2016年主动监测、筛查和全市布鲁氏菌病专业门诊被动监测资料,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的有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本市人间布病报告病例数1 339例,发病率70.72/10万,分别较2015年的(750例和39.88/10万)上升了78.53%和77.33%.结论 本市布病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出现由后山地区(畜牧业旗县)向前山地区(非畜牧业旗县)蔓延的新态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