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目前IgA肾病(IgAN)动物模型并无经典造模方法,本实验选择国内较常用方法建立大鼠IgAN模型,分两个时间点观察不同剂量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灌胃联合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四氯化碳(carbon terachloride,CCL4)方法建立IgA肾病模型效果。方法:将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平均体重200~240g)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低剂量组(A组):BSA400mg/kg(100g/L)隔天灌胃,持续12周;皮下注射蓖麻油0.3ml+CCL40.10ml,每周1次持续12周,第8周LPS0.05mg尾静脉注射。高剂量组(B组):BSA增加至600mg/kg(100g/L),余干预同低剂量组。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4ml/kg灌胃,0.4ml皮下注射。建模后第8周、12周每组各处死10只大鼠,留取血、尿、肾组织标本检测。观察指标:一般情况、蛋白尿、血尿、肝肾功能、肾组织病理。结果: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均明显增高(P<0.05),高剂量组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且肾组织病理8周后均出现轻中度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的增生,12周末显著伴肾间质轻度纤维化,高剂量组病变较重;12周末均有荧光出现,均强于第8周,低剂量组荧光表达不典型,高剂量组表达强于低剂量组(P<0.05)。电镜报告与病理表现一致。结论:运用BSA+LPS+CCL4联合造模方法在12周左右可建立快速IgA肾病动物模型,而且高剂量BSA(600mg/kg)组肾组织病变更显著,模型更典型。此模型的建立及运用可以为IgA肾病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良好动物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2.
3.
王丽娜  李静  刘健  桑晓红  张静 《口腔医学研究》2013,(11):995-998,1001
目的:研究大鼠慢性牙周炎与IgA肾病(IgAN)复合模型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水平,探讨慢性牙周炎与IgAN之间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慢性牙周炎组、IgAN组和慢性牙周炎+IgAN复合组。第12周末处死动物分别检测血清中MMP-3、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大鼠牙龈附着丧失(AL)及出血指数(SBI)结果,观察牙周和。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慢性牙周炎+IgAN复合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慢性牙周炎组、IgAN组相比,血清MMP-3、Scr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血清MMP-3与24h尿蛋白定量、AL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24h尿蛋白-1.822+0.206×MMP-3,R2—0.691(P〈0.05)AL-26.316+1.577×MMP-3,R2—0.549(P〈0.05)。结论:血清MMP-3的水平在慢性牙周炎与IgAN复合组中明显增加,可能与两种疾病存在一定的关系,为研究二者发病机制提供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的所有年龄≥20周岁的体检者资料,进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和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在资料完整的10 025例成年体检者中,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为495例,患病率为4.9%,其中男性高尿酸血症299例,患病率为4.7%;女性高尿酸血症196例,患病率为5.3%.以高尿酸血症为应变量(无=1,有=2)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年龄、少数民族(维吾尔、哈萨克族)、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高血压、肥胖、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和低密度脂蛋白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空腹血糖是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素.结论 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4.9%,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与国内及国外研究类似.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丙型肝炎(HCV)基因克隆,并建立了抗HCV实验检验方法以来,各国很多学者在不同人群中进行了抗HCV的凋查,现已发现多次受血者、静脉药瘾者、原因不明的肝硬化者、血友病和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者等的抗HCV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和分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大鼠慢性牙周炎(CP)和慢性肾衰竭(CRF)模型中的表达。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慢性牙周炎组,慢性肾衰竭组,牙周炎+慢性肾衰竭(复合组),各组接受相应的建模干预处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1β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肾组织中IL-1β的表达程度,检测肾功能及牙周指标。结果:复合组血清IL-1β水平及肾组织中IL-1β的表达较其他组高(P〈0.05,P〈0.01),慢性肾衰竭组、复合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高于对照组、慢性牙周炎组(P〈0.05)。慢性牙周炎组、复合组牙龈附着丧失(AL)高于对照组、慢性肾衰竭组(P〈0.05)。结论:CP与CRF之间可能具有相关性,IL-1β的表达可能与两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肾脏损害临床表现及预后与血清C3的关系。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8年1月确诊的304例AAV患者临床资料,从中选取20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分为低C3组(C30.79 g/L,n=85)和正常C3组(C3≥0.79 g/L,n=115),观察两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案及临床疗效,分析AAV患者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低C3组血清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性评分(BVAS)均高于正常C3组(P0.05);低C3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补体C4、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均低于正常C3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NCA类型、ANCA滴度、白细胞、白蛋白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肾脏受累表现(蛋白尿、SCr升高)的比较有显著性(P0.05);低C3组强化治疗、肾脏替代治疗及血浆置换疗法使用率高于正常C3组(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低C3组患者肾脏存活率低于正常C3组(Log-rank=14.131,P0.05)。发生终点事件组患者年龄、24h尿蛋白定量、SCr水平均高更于(P0.05),两组ANCA类型及性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终点事件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数、补体C3水平均低于非终点组(P0.05);COX分析提示年龄、SCr水平和24h尿蛋白水平升高是影响AAV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伴C3补体下降的AAV患者肾脏受累较正常补体C3者更为严重,疗效及预后差,年龄和SCr水平升高是影响AAV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伴低补体C3血症的AAV患者更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与临床指标及组织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IgA肾病患者213例,根据组织病理牛津分型分为轻度肾间质纤维化组(间质纤维化≤25%)患者134例,中度肾间质纤维化组(间质纤维化25%~50%)患者38例,重度肾间质纤维化组(间质纤维化50%)患者41例。比较3组临床和肾脏组织病理学资料,采用ROC曲线分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对肾间质纤维化的预测作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gA肾病患者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分析肾脏组织病理分型与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重度肾间质纤维化组24h尿蛋白定量、收缩压、舒张压、尿酸水平、24h尿蛋白定量≥3.5g发生率高于轻度肾间质纤维化组和中度肾间质纤维化组,中度肾间质纤维化组高于轻度肾间质纤维化组(P0.05);重度肾间质纤维化组总胆固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轻度肾间质纤维化组和中度肾间质纤维化组,中度肾间质纤维化组低于轻度肾间质纤维化组(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预测肾脏间质纤维化的AUC为0.910±0.023(95%CI:0.865~0.955,P0.001);重度肾间质纤维化组慢性肾脏病分期3、4、5期发生率(48.8%、26.8%、12.2%)和IgA+IgM+C3沉积比率(46.3%)高于中度肾间质纤维化组(15.8%、0、5.3%、39.5%)和轻度肾间质纤维化组(11.2%、0、0、17.9%),中度肾间质纤维化组高于轻度肾间质纤维化组(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24h尿蛋白定量增高是发生肾间质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57,95%CI:0.944~1.969,P0.001;OR=2.255,95%CI:1.595~3.189,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尿酸、总胆固醇等指标对肾间质纤维化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系膜细胞增生(r=0.386,P0.001)、内皮细胞增生(r=0.300,P0.001)、24h尿蛋白定量(r=0.348,P0.001)、慢性肾脏病分期(r=0.567,P0.001)与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肾小球囊粘连、血管壁增厚与肾脏间质纤维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与24h尿蛋白定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及系膜细胞增生、内皮细胞增生存在相关性,通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可判断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改善临床指标可改善IgA肾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住院患者的病因构成,分析CKD病因与民族、年龄、性别、分期等相关因素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住院并确诊为CKD的成年非肾移植患者(≥18岁)1514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族别、病因、血压、肾功能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CKD住院患者前三位病因分别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其病因构成分别为37.0%、25.5%、18.6%,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导致CKD住院患者最常见的病因;(2)CKD患者中汉族961例(63.9%)、维吾尔族364例(24.1%)、哈萨克族73例(4.9%)、回族61例(4.0%)、其他民族47例(3.1%),各民族之间CKD病因构成无差别(P〉0.05);(3)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年龄主要分布于21岁~40岁年龄段,高血压肾病多分布于41岁~60岁年龄段,糖尿病肾病患者主要分布于〉60岁年龄段;(4) CKD住院患者中CKD1~5期分别占28.6%、12.4%、12.4%、7.7%和38.9%,其中CKD5期所占比例最高;CKD5期患者主要分布于41岁~60岁年龄段,高血压是导致CKD5期的主要原因。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成年CKD住院患者最常见的病因,各民族之间病因构成无差别;CKD住院患者中以CKD5期居多,高血压是导致CKD5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