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黄连素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4年3月,选择疗程大于8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试验、评价质量,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包括344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92人,对照组152人,质量等级均为C级,应用辨证论治的有1篇。单纯黄连素与二甲双胍比较,降低FBG、PBG、Hb A1c和升高HDL-C方面,疗效尚不明确,且并不优于二甲双胍组;降低TG、TC和LDL-C方面,黄连素组优于二甲双胍组。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在降低FBG、PBG、Hb A1c和调节TC、HDL-C、LDL-C方面,疗效优于二甲双胍组,降低TG两组疗效相当。结论:黄连素降糖疗效不确切,但调脂优于二甲双胍;黄连素与二甲双胍联用,在降糖和调脂方面优于单用二甲双胍。但因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不均,上述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设计严格的高质量RCT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肽(BNP)、血管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患儿病情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PPHN患儿95例作为观察组,并按肺动脉压力分为3组:轻度(32例)、中度(33例)、重度(30例),另选同期分娩足月正常新生儿95例为对照组。测定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BNP、VEGF、TGF-β1水平,分析其与PPHN的相关性。 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血清BNP、VEGF、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NP、VEGF、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重度组患儿血清BNP、VEGF、TGF-β1水平明显高于轻度与中度组(均P<0.05)。血清BNP和血清VEGF与PPHN病情严重程度呈高度正相关(r=0.908,P=0.013;r=0.835,P=0.001),血清TGF-β1与PPHN病情严重程度呈中度正相关(r=0.697,P=0.002)。血清BNP、VEGF、TGF-β1水平预测患儿不良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88.97%、85.52%、80.26%,特异性分别为91.13%、86.39%、82.52%,准确度分别为87.62%、84.36%、77.58%。 结论 血清BNP、VEGF及TGF-β1水平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患儿病情及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儿童ITP的临床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ITP患儿血清病毒抗体,包括EB病毒(EBV)及巨细胞病毒(CMV)等,比较病毒抗体检测在病毒感染组及非病毒感染组ITP患儿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病毒血清学检测:病毒感染36例,非病毒感染24例.病毒感染组与非病毒感染组比较:(1)皮肤黏膜出血点及瘀斑例数、鼻出血例数及消化道出血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2)2组Hb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3)治疗2个月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初始疗效较非病毒感染组治疗有效率低.(4)治疗6个月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病毒感染组无效13例,39.4%呈慢性倾向,明显高于非病毒感染组(10.0%).结论 多数ITP患儿伴有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相关的ITP疗效较非病毒感染的ITP疗效差,导致病程迁延.对并病毒感染的TTP患儿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调节障碍性疾患,具有潜在危险性。近年来研究证实OSAS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现阐述二者相关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机制以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妊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T)孕妇采用左甲状腺素钠(L-T4)治疗的达标剂量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围产期保健的不同孕期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120例,根据患者使用L-T4治疗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妊娠12、27、36周的妊娠期甲状腺素变化、L-T4饱和剂量达标情况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妊娠12周时,两组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27、36周时,两组TS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12、27、36周时,两组治疗后妊娠各期TSH水平均达到治疗目标。两组患者妊娠12、27、36周时,L-T4达到饱和剂量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12、27、36周时,两组患者L-T4饱和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HT患者的治疗需正确引导,及时监测,调整剂量,根据患者妊娠不同时期的自身需求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研究站领导群体结构,选择不同行为性格与气质人员配备卫生防疫站站长、副站长,利用各自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挥集体领导的放大效应。从行为科学的观点看一个最佳效能的领导群体,应具备综合组织型、内向实干型、外向鼓动型等不同气质的人员组成。  相似文献   
7.
支原体是引起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NGU)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泌尿道支原体包括解脲支原体 (UU)、人型支原体(Mh)、生殖道支原体 (Mg)。以UU和Mh为常见 ,可引起非特异性尿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前列腺炎、附睾炎 ,导致不育不孕、习惯性流产等。为了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有效控制支原体感染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并防止其流行 ,2 0 0 1年 3月— 2 0 0 3年 12月我们对 4 5 2例NGU患者进行了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检测对象  4 5 2例NGU患者均来自我院泌尿外科、皮肤性病科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东源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依照入院顺序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以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吗丁啉完成治疗,观察组以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70.00%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得到一定改善,但治疗后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铝碳酸镁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9.
陈彬  韩宇  帅彤  曾利  郝更生  刘素琼 《四川医学》2004,25(5):531-532
角膜疾病是眼部常见病,据统计约15%~20%的盲人是由角膜病引起的。随着眼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和眼科仪器的改良以及眼科免疫学,药理和角膜材料保存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穿透性角膜移植(PKP)已成为迄今为止人类在组织器官移植方面最成功的手术。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14例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其中5例联合白内障摘除,4例植入人工晶体,1例未植入人工晶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并发二重感染的细菌种类及耐药情况。方法采取常规鉴定方法对ICU送检感染患者的血、尿、痰、分泌物等219份标本进行培养鉴定,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表形确诊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分离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数据统计时将中敏归于耐药。结果219例ICU细菌感染患者二重感染的132例(60.3%),100例一般病房细菌二重感染只有11例(11.0%)(P<0.01);132例ICU感染患者中,两种细菌混合感染者109例,占二重感染82.6%,其中感染两种产ESBLs细菌16例,占12.1%;3种细菌混合感染者23例,占17.4%;ICU二重感染常见致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等;上述细菌均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其中大肠埃希菌产ESBLs 86.4%,肺炎克雷伯菌90.6%。结论ICU患者易出现二重感染、多重耐药,其感染的治疗应慎重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