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探讨1种改良体表测量法在超低出生体重儿下肢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长期静脉治疗的适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需置入PICC的超低出生体重儿83例,按所采用的下肢PICC体表测量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试验组采用改良方法,对照组测量方法从穿刺点直线拉至剑突的长度,试验组测量方法从穿刺点直线拉至左右肋弓形成的夹角下缘的长度,测量时均伸直下肢与躯干呈15~30°。置管成功后,根据胸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比较两组测量方法的到位情况、PICC使用1个月后两组管端位置下移椎体情况。[结果]以胸部X线片定位管端到达最佳位置胸8(T8)~胸10(T10)为标准,对照组到位率为64.6%,试验组到位率为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使用1个月后两组管端位置下移椎体情况,以胸部X线片定位下肢PICC尖端在T11以上位置为安全范围,试验组60%1个月后尖端在T11以上,对照组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低出生体重儿采用改良体表测量方法,使下肢长期留置PICC导管1个月后仍在安全使用范围,减少再次置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入院即刻核心温度与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2016年2月28日在我院NICU收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依据入院核心温度分为3组:≤35.9℃为中重度低体温组,36.0℃~36.4℃为轻度低体温组,36.5℃~37.5℃为正常体温组,比较3组间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245例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纳入研究,低体温发生率为86.1%,体温35.80℃±0.66℃;3组间颅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入院即刻核心温度对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穿刺滴血法在早产儿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将300例需要采集血标本的早产儿随机分为3组(外周浅静脉组、股静脉组、桡动脉组),每组100例,比较3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操作时的疼痛评分。[结果]外周浅静脉组、股静脉组和桡动脉组一次采血成功率分别为89%、78%和7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5,P=0.015);外周浅静脉组局部瘀斑及皮下血肿的发生率低于股静脉组和桡动脉组,3组标本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浅静脉组、股静脉组和桡动脉组操作时疼痛评分分别为14.30分±1.30分、15.04分±1.41分和15.24分±1.42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47,P=0.002)。[结论]外周浅静脉穿刺滴血法采血成功率高,对患儿的刺激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与比较新生儿上、下肢PICC置管效果、不良情况及疼痛刺激程度。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本院PICC置管新生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置管部位的不同将其等分为A组(上肢静脉置管组)和B组(下肢静脉置管组)。比较两组的一次操作成功率、出血量、操作时间、留置时间、不良情况发生率及疼痛刺激程度。结果 B组的一次操作成功率高于A组(P 0. 05),出血量小于A组(P 0. 05),操作时间短于A组(P 0. 05),留置时间长于A组(P 0. 05),导管异位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A组(P 0. 05),疼痛刺激程度优于A组(P 0. 05)。结论新生儿下肢PICC置管效果优于上肢置管,且不良情况及疼痛刺激程度控制效果也更好,因此下肢PICC置管在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在新生儿监护病房中(NICU)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住NICU的220例患儿经大隐静脉置入PICC导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j220例患儿中成功置管于下腔静脉217例,3例因导管末端异位于腹壁下静脉拔管;一次穿刺成功196例,成功率89.1%;留置时间4d~98d(23.94d±13.73d);置管期间导管堵塞13例次,发生静脉炎19例次,导管因渗液脱出l例,导管体外断裂1例;206例拔管后行导管末端培养,结果导管末端细菌培养阳性2例。[结论]经大隐静脉置入PICC导管技术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异位率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新生儿肘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体表测量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72例需PICC置管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新生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以预穿刺点→胸骨上切迹→第三肋间隙的长度为导管置入长度,B组以预穿刺点至右侧胸锁关节的长度为导管置入长度,比较两组导管末端的上腔静脉到位情况。结果 A组导管异位发生率为72.22%,B组导管异位发生率为30.56%,两组导管末端的上腔静脉到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1,P〈0.01)。结论从预穿刺点量至右侧胸锁关节的体表测量方法可以显著提高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导管异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开塞露纳肛在早产儿灌肠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需灌肠的早产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小剂量开塞露纳肛,B组采用3mL开塞露+3mL生理盐水灌肠,比较两组的灌肠效果。[结果]A、B两组患儿灌肠后均排出大便,排便量分别为12.97g±8.79g、15.77g±11.99g,两组排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6,P〉0.05)。[结论]小剂量开塞露纳肛所用灌肠液的量少,不需要使用肛管,操作简单,并能达到与传统方法同等的灌肠效果,是早产儿较为安全、有效的灌肠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52例新生儿(观察组)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75例(对照组)经肘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比较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及上(下)腔静脉一次到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到位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液体外渗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有效,可作为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备选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引起鼻损伤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法,对30例使用Hudons鼻塞及新的固定方法与30例应用老式鼻塞及旧的固定方法引起的鼻损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式固定方法鼻损伤为40%,新的固定方法鼻损伤为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适的鼻塞、固定方法及合理的操作,可以减少鼻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及身长增长与经下肢置入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位置改变的关系,以此确定导管尖端再次定位的时间。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经下肢置入PICC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记录首次置管与置管期间最后1次X线导管尖端位置以及相对应时间的体重及身长。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及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及身长增长与经下肢置入PICC导管尖端位置移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18例患儿,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体重与身长增长与导管尖端移位呈负相关(r值为-0.432,-0.669)。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及身长增长与导管尖端位置变化相关(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及身长增长与PICC导管尖端位置移动相关。当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每增加100 g,经下肢置入的PICC导管尖端位置远离心脏0.33个椎体;极低出生体重儿身长每增加1 cm,经下肢置入的PICC导管尖端位置远离心脏0.55个椎体,若极低出生体重儿身长和体重增长速度过快,需要增加定位的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