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离子钙取样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离子钙取样方法的选择施秀琴,孙明艳,张凤君,杨华(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0)肖云(哈尔滨市公安医院)董蕴洁(嫩江县中医院)目前,离子钙测定较好的方法是离子选择电极法(ISE),但其测定值易受实验条件的影响。我们...  相似文献   
2.
正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是在符合GMP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物的配置,为临床药物治疗与合理用药服务。PIVAS作为一种将原来分散在各个病区配置的静脉滴注药物转为在药学监护下集中配置、混合、检查、分发的管理模式,可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是现代医院药学工作的新的亮点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我国汉族结核病易感性与HLA-I和Ⅲ类基因关系的研究任启新,曹峰林,王鹏飞,施秀琴,岳志国,孙明艳,王秉元,肖云结核病是以细胞免疫为主的传染病,近年来对结核病的免疫遗传学研究仅限于HLA-I类基因,而HLA-Ⅲ类基因(C_2、Bf、C4A和C4B)与...  相似文献   
4.
对100例汉族正常无血缘关系的个体和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的54名汉族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采用非放射性同位素地高辛标记的DR_3基因碱基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DRB10301,0302),进行斑点杂交(Dot,blot)。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DR_3基因(DRB10301)携带者为6%,而IDDM病人高达53.6%(P<0.001,RR=18.17)。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我国北方地区汉族儿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型别多态性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相关性。方法对32例ITP患者采用顺序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检测TNF基因型别的多态性变化,并与35名正常儿童采血者对照。结果ITP组TNF(308A)等位基因频率(40.63%),与对照组(11.43%)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该等位基因频率增高与ITP的发病相关。结论我国北方地区汉族儿童TNF(308A)基因位点的多态性与ITP的易感性相关联。  相似文献   
6.
HLA与结核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我国汉族人结核病易感性或抗性与HLA—I类抗原的关系。方法 应用HLA—A、B、C血清,对东北地区100例结核病患者和101例健康人做HLA—I类抗原分型。结果 TB组HLA—A31、A27、A35出现的频率,相对风险率(RR)分别为-9.92,3.6,25,其他等位基因在正常人和结核病人中的分布无明显差异。提示 HLA-B27,B35,尤其B35可能就是我国汉族人结核病的易感基因之一,HLA—A31可能就是该病抗性或称预防性基因。  相似文献   
7.
颅脑外科手术后伤口脑脊液渗漏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首先可引起伤口不愈合或延期愈合,进而导致颅内感染。其次,脑脊液长期,反复,大量自伤口渗出可导致低颅压,患者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再次,后颅窝术后脑脊液渗漏可导致假性脑膜膨出,既而形成梗阻性脑积水,无菌性脑炎等。一旦伤口脑脊液渗漏发生应积极处理。以前多采用局部漏口清创缝合,  相似文献   
8.
腔内注射顺铂结合全身化疗治疗恶性渗出液的体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晚期恶性肿瘤合并胸腹水、心包积液,过去多采用全身化疗,此疗法药物毒性大,疗效不甚满意。近年来有用顺铂(DDP)腹腔注射加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肿瘤合并恶性腹水有显效的报道。我院近2年来用顺铂给药于胸腹腔内、心包腔内结合全身化疗治疗恶性渗出液7例,疗效较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凝血机制、血小板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脏疾病与凝血机制、血小板功能有着极密切的关系。Deutsch统计至少有85%的肝脏病有一项以上的凝血试验异常,大约15%发生出血,肝脏疾病是引起继发性凝血障碍的常见疾病。肝硬化是常见慢性进行性肝病,主要是肝脏慢性弥漫性炎症、广泛的肝实质变性、坏死及大量纤维组织增生的疾病。肝脏是机体重要的凝血因子生成器官。肝硬化的肝细胞损害,常常可造成凝血因子的生成减少,当并发脾功能亢进时也可导致血小板量和质的改变,造成临床出凝血综合征,为了了解肝硬化所致的凝血障碍、血小板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我们在1985年系统研究了10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发高白细胞症的疗效,对21例APL在ATRA治疗中出现的高白细胞症进行观察,并用羟基脲或三尖杉酯碱治疗。结果显示:对白细胞上升较迟峰值较低的普通组高白细胞症患者用羟基脲治疗有效,而对白细胞上并迅速且峰值较高的严重组高白细胞症患者用三尖杉酯碱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