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时有机磷农药中毒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中毒3组及健康对照组。对各中毒组第1、3、5、7d分别采取静脉血作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动态观察。健康对照组门诊检测一次。结果:轻、中、重度中毒三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随中毒的严重程度而变化显著。中毒初期,红细胞数(RBc)、血小板(PLT)、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红细胞变性能力降低,随病情好转,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逐渐恢复。结论:动态观察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对病情判断、指导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3.
黄芪注射液治疗紫癜肾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维莲  郜小岳  田园青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0):1106-1106,1124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紫癜肾的疗效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58例确诊为紫癜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血液流变性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皮疹消失及尿常规恢复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下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提高紫癜肾疗效,并对血液流变性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能使肿瘤细胞缺血坏死、肿瘤缩小、症状缓解,部分病例因瘤体缩小明显而重新获得手术机会。但栓塞后在肿瘤的周边常有新生肿瘤血管形成和侧支循环建立,是造成肿瘤复发的重要因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肿瘤组织中最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不仅与肿瘤血管生成增殖有关,而且直  相似文献   
5.
化疗是白血病治疗的一个主要手段,但化疗药物一般都可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胃肠道反应,导致不能进食并严重影响化疗效果,甚至危及生命。故白血病化疗前都常规使用止吐药物。目前有一些效果较好的止吐药物用于临床,例如恩丹西酮、格拉司琼(康泉)。但这些药物价格高,病人经济负担重。甲氧  相似文献   
6.
白血病是人体造血干细胞及祖细胞恶性病变,血液中异常白细胞和幼稚细胞增生,出现贫血、出血、发热等临床症状.上述症状可合并骨痛.而以骨痛为唯一临床表现的白血病患者少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血液病患者细菌、真菌感染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的各类血液病患者91例共计感染117例次,取每次抗感染治疗前hsCRP最高值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hsCRP值与相对应的细菌或真菌感染的关系。结果血液病患者细菌感染hsCRP值明显高于真菌感染(P〈0.01),细菌感染中革兰阴性菌感染者hsCRP值又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P〈0.01),当细菌合并真菌感染时,其hsCRP值与革兰阳性菌感染相当,但明显高于单纯真菌感染(P〈0.01)。结论hsCRP可有效鉴别血液病患者治疗中出现的细菌和真菌感染,并对抗感染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临床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多数患者没有明确病因。初诊时激素首选,短期有效率为80%,但长期有效率仅为13%~15%[1]。大约有10%的儿童和80%的成人患者在减激素期间病情反复,病程迁延达1年以上,成为慢性ITP。慢性ITP的传统治疗主要包括脾切除、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抗D免疫球蛋白、达那唑、长春新碱、免疫抑制剂等。其中脾切除是激素无效或依赖患者的首选方法,持续有效率达66%[2],然而许多年轻患者主观上不能接受切脾,而老年患  相似文献   
9.
10.
B超引导下十二指肠镜肝外胆管取石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和探讨B超引导内镜肝外胆管取石的方法。方法:对B超引导下十二指肠镜肝外胆管取石患者26例(B超组)和X线引导下肝外胆管取石患者(X线组)38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超组的26位患者:术后2h和24h血清淀粉酶分别为179.68±94.45U和214.47±282.59U,其中仅有2例发生高淀粉酶血症(2/26,7.69%)。X线组的38位患者:胰管显影14例(14/38,36.84%),术后2h和24h血清淀粉酶分别为275.68±314.45U和354.47±482.59U,其中高淀粉酶血症9例(9/38,23.68%),注射性胰腺炎2例(2/38,5.26%)。内镜操作员在X线照射下平均工作时间为21.4min,而B超组内镜操作人员和患者可完全不受X线照射。结论:B超引导下十二指肠镜肝外胆管取石内镜操作人员可完全避免电离辐射危害;患者可避免注射性胰腺炎的发生,而且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