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蝮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AHV-PI)对体外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运用LPS(1 mg/L)诱导HUVECs炎症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AHV-PI组和AHV-PI+LPS组。MTT比色法检测HUVECs的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HUVECs的形态变化,筛选出AHV-PI最适浓度为5 mg/L。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观察胞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HUVECs上清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组织因子(TF)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胞核内NF-κB亚基p65激活转位情况。结果:LPS组细胞明显梭形化,长宽比增大,呈成纤维细胞状,胞浆出现颗粒样物质。AHV-PI浓度低于5 mg/L时对HUVECs的活性和形态没有明显影响,但可减轻LPS引起的HUVECs的活力抑制和形态改变。与对照组比较,LPS组上清液中TF和ICAM-1含量升高,胞内T-PA和PAI-1表达减少;与LPS组相比,AHV-PI+LPS组上清液中TF和ICAM-1的含量显著降低,细胞内T-PA和PAI-1表达增多,细胞核内NF-κB p65表达减少。结论:AHV-PI能减轻HUVECs损伤,其保护机制与抑制细胞因子分泌及NF-κB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柴胡注射液对内毒素大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损伤及磷酸化ERK 1/2(p-ERK 1/2)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内毒素(脂多糖,LPS)复制大鼠DIC多器官损伤模型,将大鼠按给药不同随机分为柴胡低、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0.2,0.4 g/kg柴胡注射液)、模型组和对照组。并于注射后5 h后取血,利用全自动血凝仪及生化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BUN)及肌酐(Cr)等指标,光镜下观察心肝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p-ERK 1/2在肝组织中的分布。结果模型组APTT、LDH、ALT、AST、BUN及Cr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或升高(P<0.01),FIB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并出现典型DIC的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显示肝组织阳性细胞明显增高。柴胡注射液处理后各生化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病理学可见各脏器损伤减轻,免疫组化显示肝组织阳性细胞密度减低。结论柴胡能够减轻内毒素DIC多器官损伤,其机制可能与ERK1/2信号通路的阻断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I( AAVC-I) 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的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AVC-I对A549细胞的24 h 与48 h 抑制率;应用HE染色、Hoechst33258荧光染色,从形态学观察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MTT显示,AAVC-I能抑制A549细胞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AVC-I处理24 h 后,镜下可见细胞核固缩,核深染及凋亡小体;免疫组化显示,随药物浓度增加,平均光密度值呈递增趋势,表明bax蛋白表达相应上调。结论: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I对人肺癌A549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与bax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Ⅰ(AHVAC-Ⅰ)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AHVAC-Ⅰ处理SGC-7901细胞。CCK-8法检测其生长抑制作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HVAC-Ⅰ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8.197μg/ml;镜下可见SGC-7901细胞悬浮、胞核固缩等典型凋亡形态学变化;TUNEL法显示凋亡指数随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AHVAC-Ⅰ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具有生长抑制作用,诱导凋亡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五步蛇咬伤后肢体肿胀与淋巴循环的关系。方法:复制蛇伤肿胀大鼠模型,记录肠系膜集合淋巴管的运动频率。行大鼠乳糜池插管获取淋巴液,经离心、超滤后,应用毛细管电泳对淋巴浆进行分析。结果:大鼠左后肢注射五步蛇毒30 min时明显肿胀,30 min后变化不明显,且大鼠在480 min内未死亡。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肠系膜集合淋巴管的运动频率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淋巴浆中出现了多种活性组分。结论:五步蛇咬伤后,淋巴循环功能障碍且推动了蛇伤肿胀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牛磺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血液流变学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家兔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牛磺酸预处理组,分别于缺血前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采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牛磺酸预处理组能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刚性指数的升高(P<0.05),并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结论 牛磺酸可以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红细胞流变学性状,从而为缺血再灌注心肌提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PCA)组分对败血症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取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PCA组、LPS组和LPS+PCA组四组,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PCA组尾静脉注射蝮蛇毒蛋白C激活物,LPS组腹腔注射LPS(10 mg/kg,4 h)的方法建立败血症休克的实验动物模型,在建立败血症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尾静脉注射PCA(0.4 mg/kg)为LPS+PCA组,每只大鼠均于药后30 min时运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左心室功能指标,并测定心肌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 NOS)活性及心肌病理切片。结果:PCA能明显减轻LPS诱导的心功能受损,并抑制心肌LDH的释放和i NOS活性的升高(P<0.05)。结论:PCA对败血症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稳定心肌酶活性和膜相结构等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观察二氧代哌嗪苯磺酰环己脲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以及刺激SMMC7721细胞对3H-2-脱氧葡萄糖吸收影响。方法:以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采用酶比色法测定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CHO)等相关生化指标;利用液闪计数法检测细胞对3H-2-脱氧葡萄糖的吸收。结果:二氧代哌嗪苯磺酰环己脲可明显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甘油三酯、胆固醇(P<0.01);与对照组比较,二氧代哌嗪苯磺酰环己脲可显著增加SMMC7721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P<0.01),3H-2-脱氧葡萄糖的吸收值增加近2倍,并且显著增强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吸收作用。结论:二氧代哌嗪苯磺酰环己脲有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的作用;并且具有刺激葡萄糖吸收以及增加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9.
银杏内酯A对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A (Ginkgolide A) 对大鼠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银杏内酯预处理组;以束缚水浸法建立应激性溃疡模型,通过胃窦部埋置电极记录应激状态下胃平滑肌自发电活动的变化,并测定血浆MDA 含量和SOD活性以及观察胃粘膜的病理学改变。 结果:银杏内酯A 5~20 mg/kg 腹腔注射预处理组,应激所致的胃肌电活动紊乱和血浆MDA 水平以及胃粘膜溃疡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而血浆SOD活性则高于对照(P<0.01),其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银杏内酯A 能明显减轻束缚水浸应激引起的大鼠胃粘膜溃疡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自由基产生和增加其清除,改善胃平滑肌动力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抑制剂PD98059对大鼠内毒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IC组及抑制剂组。DIC组通过腹腔注射6mg/kg脂多糖(LPS)建立内毒素DIC模型,抑制剂组腹腔注射6mg/kg LPS和10mg/kg PD98059。5h后取血,利用全自动血凝仪及生化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BUN)及肌酐(Cr)等指标;并留取心肝肾组织,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IC组APTT、LDH、ALP、ALT、AST、BUN及Cr均延长或升高(P<0.01),FIB较对照组降低(P<0.01),心、肝、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有明显的血管扩张充血;PD98059预防性用药后,除Cr外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心、肝、肾组织血管充血减轻。结论:ERK1/2抑制剂PD98059能够减轻内毒素DIC时的多器官损伤,其机制与ERK1/2信号通路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