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0例ACI患者辨证分型为5个证型组,测定血清甲状隙激素水平,并与50例健康体捡者相应指标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3、FT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气虚血瘀型及风痰瘀阻型、阴虚风动型患者血清T3水平低于肝阳上亢型、痰热腑实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肝阳上亢型、痰热腑实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瘀”、“虚”、“痰”为主证型的ACI患者血清T3、FT3水平较低.甲状腺水平的高低可作为临床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的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国内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提前,为了解温州地区脑卒中发病年龄变化趋势和中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温州地区8所医院(市级2所,县级4所,镇级2所)收集1990-01/2001-12脑卒中患者10563例,调查每例性别、发病年龄、脑卒中类型,对其中发病年龄≤50岁的1342例中的556例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关注发病年龄、性别,职业,是否伴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有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结果:共收治脑卒中10563例,其中发病年龄≤50岁的有1342例,占脑卒中住院患者总数的12.7%,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1998/2001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1.9岁,比1990/1993的64.3岁提前了2.4岁,≤50岁脑卒中患者比率呈上升趋势,为14.65%,比1990/1993的8.39%增加了6.26个百分点;反馈调查556例发病年龄≤50岁的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44.03±6.89)岁,男女比例为1.27∶1,男性占55.9%,40~50岁者占≤50岁的脑卒中患者总数的83.1%,职业为农民的占59.9%(339/556),伴有高血压者50.5%(281/556)、高血脂者8.8%(49/556)、心脏病者5.6%(31/556)、糖尿病者2.2%(12/556)、血液病0.7%(4/556),嗜酒患者占31.4%(175/556),吸烟患者占30%(167/556)。结论:温州地区脑卒中发病年龄呈  相似文献   
3.
不同剂量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乐球 《江西医药》2005,40(6):337-33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均在72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114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甲组予纳络酮针0.8~2.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治疗乙组予纳络酮针4.0~6.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甲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显效率及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乙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显效率及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治疗乙组与治疗甲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显效率及有效率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老年性癫癎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但其病因、临床特点不尽相同,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住院的老年性癫癎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老年性癫痫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但其病因、临床特点不尽相同,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住院的老年性癫痫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听力障碍人群与正常人群社会适应能力的不同及影响因素.方法:在乐清市3个实验点开展听力调查,并筛选出18岁以上听力障碍者162例,以90例普通听力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社会能力评定量表(RSSA)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比较听力障碍者与正常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听力障碍者社会适应能力标准分数低于正常人(P<0.01);(2)不同年龄、城乡、家庭经济状况、听力损失级别的听力障碍者社会适应能力差异都比较明显(P<0.05).结论:听力障碍者社会适应能力低于正常人,年龄、城乡、家庭经济状况、听力损失级别均是听力障碍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消化性溃疡患者开展心理社会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我们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他评量表一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7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评定并与75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分析。结果:(1)消化性溃疡患者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分值较对照组显著差异(P〈0.01);(2)消化性溃疡患者HAMD、HAMA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消化性溃疡伴发心理障碍并不少见,建议在生物学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同时合并心理干预,以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从而增强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减少复发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国内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提前,为了解温州地区脑卒中发病年龄变化趋势和中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温州地区8所医院(市级2所,县级4所,镇级2所)收集1990-01/2001-12脑卒中患者10563例,调查每例性别、发病年龄、脑卒中类型,对其中发病年龄≤50岁的1342例中的556例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关注发病年龄、性别,职业,是否伴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有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结果:共收治脑卒中10563例,其中发病年龄≤50岁的有1342例,占脑卒中住院患者总数的12.7%,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1998/2001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1.9岁,比1990/1993的64.3岁提前了2.4岁,≤50岁脑卒中患者比率呈上升趋势,为14.65%,比1990/1993的8.39%增加了6.26个百分点;反馈调查556例发病年龄≤50岁的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44.03&;#177;6.89)岁,男女比例为1.27:1,男性占55.9%,40~50岁者占≤50岁的脑卒中患者总数的83.1%,职业为农民的占59.9%(339/556),伴有高血压者50.5%(281/556)、高血脂者8.8%(49/556)、心脏病者5.6%(31/556)、糖尿病者2.2%(12/556)、血液病0.7%(4/556),嗜酒患者占31.4%(175/556),吸烟患者占30%(167/556)。结论:温州地区脑卒中发病年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高血压、吸烟、饮酒是本地区中青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社会参与因素对听力障碍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听力障碍人群与正常人群心理结构的不同及社会参与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WHO/PDH97.3推荐的耳聋残疾标准,用GVSLN-TC-GK2000型听觉评估仪测两耳听阈,对筛选出的154例18岁以上听力障碍者分别进行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测试,并以78例普通听力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SCL-90量表)和社会适应能力(SSRS量表),并分析社会参与因素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 154例听力障碍者SCL-90量表总分为161.95±48.75,多项因子分值高于听力正常者(P0.01);心理问题阳性项目数为39.45±15.28,检出率为57.6%,高于对照组(P0.05);社会支持总分为36.15±5.53,低于听力正常者(P0.05)。年龄(OR=2.21,2.66)、城乡(OR=1.96,1.78)、家庭经济状况(OR=4.52,3.22)、听力残疾级别(OR=3.77,2.74)是听力障碍者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共有危险因素。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听力障碍者社会参与与心理健康状况显著相关(P0.05)。结论听力障碍者心理健康状况比正常人差,社会参与与心理健康状况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疲劳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疲劳的控制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量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家庭关怀度指数(APGAR)、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合脑梗死部位对200名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通过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脑卒中后疲劳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0名脑梗死后遗症期疲劳的发生率为4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不正常婚姻(丧偶、离婚、分居)、脑力劳动者、睡眠质量指数、卒中部位、家庭功能障碍与脑卒中后疲劳有关(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疲劳发生与年龄较大(OR=2.612,95%CI=2.047~3.333)、婚姻状态(OR=1.754,95%CI=1.259~2.445)、脑力劳动者(OR=0.810,95%CI=0.698~0.939)、睡眠质量指数(OR=1.149,95%CI=1.262~2.515)、家庭功能障碍(OR=1.717,95%CI=1.396~2.111)、脑卒中的部位(OR=1.075,95%CI=1.693~2.310)有关。结论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疲劳的发生率高,与年龄、婚姻状态、脑力劳动者、睡眠质量指数、家庭功能障碍、卒中部位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